APP下载

在“复活”历史人物中还原历史

2020-05-09张兆金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复活

关键词 复活人物,新文化运动,历史中的人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7-0054-06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进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中学历史课堂中天然的主角。抓住并“复活”历史中的人是还原历史本相的关键。当下,历史人物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已受到一定的关注,但主要集中在教学片断的运用等方面。对此,笔者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探讨历史人物在一节课中的整体实施策略。

一、为什么要“复活”历史人物

“新文化运动”一直以来都是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场运动所要解决的是观念意识和文化心理问题,其思想主张并不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特定历史情境下“人为”的产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情境的意义和重要性。①其实,“复活”历史人物是情境还原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只有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才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历史。因此,要理解深邃的思想主张,“复活”历史人物是教学的基本点,也是串联教学内容的重要线索。

教材往往采用“以事为主”的呈现方式,其关注点在事,而轻忽叙人。事实上,从教学实践效果来看,“以人系事”的呈现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也更能体现课程的内在逻辑,这是讲好历史的关键。“历史讲人事,人事该以人为主,事为副。非有人生,何来人事?”②为此,教学要关注人事,尤其是当时人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在“复活”历史人物的同时,“以人系事”,将其思想主张、影响渐次呈现,更符合历史本来的逻辑,亦有助于学生的历史思维生发。那么,就本课而言,要“复活”哪些历史人物呢?

新文化运动是由新兴知识精英发起的,在知识界开展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新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将抽象的思想主张具象化是教学的重点,基于此,方可进一步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对此,教学应关照两个方面,一是这场运动主体的形成;二是新文化的来源。③袁世凯尊孔复古、专制复辟,与新式教育、留学潮流下新文化的输入之间产生了剧烈的碰撞。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各种主义被输入中国,成为取代旧文化的武器,甚至相互攻辩。文化碰撞的背后折射的仍然是人的思想活动轨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是教学的原点。事件纷繁、头绪万端,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一条能串联多数史事的教学主线。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体现的是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中华民国建立后,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外部压力也没那么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黄金时代,尊孔复古、专制复辟的逆流与民主共和的观念激烈碰撞。此时,精英知识阶层为深化社会转型,从革新思想文化层面入手,继续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的努力,新文化运动就是其中之一。那么,精英人物的活动轨迹,是否能串联关键史事呢?笔者发现,这是可行的。通过“复活”历史人物,感悟和还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过程,将高举“人权”、提倡新文学、高喊“民主”与“科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等思想主张串联其中,是可以勾勒出一场生动鲜活的思想跃动的。

二、如何在“复活”历史人物中还原历史

“复活”历史人物是还原历史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原则性。对此,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即选择典型人物引出叙事,围绕问题解决“以人系事”,抓住史料和史实的基本特征升华史识,从而实现还原历史的初衷。

(一)选择典型人物引出叙事

选择人物需科学且慎重,具有典型性和较强叙事性的人物,方能贯穿整个教学。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其思想深受彼时德国大学普遍提倡的思想自由等精神的影响,且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新青年》和北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蔡元培切入并引出其他主要参与者,有助于把新文化运动讲“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

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联合镇压而失败。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破产。

1898年,改良派发起的维新变法以失败告终。

1900年,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失败。

1901年,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清政府实施了“新政”。

尽管具有欺骗性,但新政改革的走向却背离了决策者的初衷。如废除了科举制度,鼓励新式教育的发展,全国新式学堂和留学人数与日俱增,晚清进士蔡元培就是其中一员。1907年至1911年间,他远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

问题:新式教育的出现和留学人数的增加,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意图:课的导入采用“以时系事”的方式,直接呈现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呈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问题指向新式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因为教育的变革是思想跃动的前提。本课选择以蔡元培为中心,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蔡元培作为精英知识分子,是学生熟知的人物,其人生履历和活动轨迹很大程度上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程相融合。二是蔡元培深度参与了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和北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都是选“人”的影响因素。用蔡元培串线,可以引出相关人事,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三是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新兴精英知识阶层,逐步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对新文化有了更直接的感触和认识,成为输入和传播西方文化的主体。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二)围绕问题解决“以人系事”

“以人系事”是以人物生平为线索,通过记载人物的活动、经历等事迹,反映不同人物参与过的重大事件或事实。但历史人物不会自然带出史事,只有通過问题设置才能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围绕问题解决还原历史,活化史实,才能驱动高阶思维,提升能力。

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精英知识阶层崭露头角,成为深化社会转型的主力。回到国内的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仅过了半年,掌握权力的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蔡元培愤而辞职。次年,他远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

1915年,由于袁世凯尊孔复古、专制复辟,引发新旧之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顽固势力,不断掀起尊孔读经、宣扬专制的逆流,为袁世凯称帝宣传造势。

61岁的严复被聘为宪法起草员,支持袁世凯称帝。严复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曾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两年。他翻译的《天演论》,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问题:原本力主变法维新的严复,怎么会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呢?

意图:袁世凯尊孔复辟是阻碍民主共和实现的重要因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心态,有着深厚而复杂的社会基础。正如康德所言:“革命可能废除专制和牟利。但它本身却不能革新思维方式。”这是理解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思想前提。

1.高举“人权”

此时,社会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声音。1915年9月,36岁的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向青年们提出了“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和“科学”六大标准,要求抛弃旧的伦理道德,矛头直指三纲五常,由此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问题:陈独秀为何要把矛头指向三纲五常?

意图: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精英知识阶层挺身而出,继续为实现民主共和而努力。陈独秀认为政治与伦理的关系密切,三纲五常是旧道德和儒学的核心,是阻碍民主共和的根源,希望对中国的旧伦理、旧道德来一次彻底的革命。这一思想源头来自法国启蒙思想,与他的留学经历有关。

1897年,秀才出身的陈独秀入杭州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反清言論被开除。

1901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卢梭猛烈批评不平等和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提出“人民主权”的理念,这对年轻的陈独秀触动很大。

1903年7月,回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

1909年,回国到浙江陆军学堂任教。

1913年,陈独秀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被捕入狱。出狱后再次来到日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

1915年,回国并创办《青年杂志》,最初每期只印一千本。

1916年,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尽管草草收场,但陈独秀仍深感忧虑:

现在袁世凯虽然死了,袁世凯所利用的倾向君主专制的旧思想依然如故。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我看比登天还难。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因为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全然相反。一个是重在平等精神,一个是重在尊卑阶级,万万不能调和的。①

问题:何为旧思想?该如何洗刷国民脑子里的旧思想呢?

意图:这里的旧思想主要指儒家思想,也包括旧道德。陈独秀以法国启蒙思想为武器,高举“人权”,旗帜鲜明地反对专制统治及其背后的旧思想。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颂扬法兰西文明的人权。他敬告青年,要追求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珍惜属于自己的一份人权,就是要冲破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思想解放。陈独秀特别强调个体人权意识的觉醒,这就是新道德的深刻内涵,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2.提倡新文学

1916年11月,就在更名为《新青年》的两个月后,48岁的蔡元培乘船从法国马赛回国。12月,北京政府任命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月薪600元。

蔡元培的到来,给彷徨中的北大带来了新的气息。他推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提倡学术民主,聘请一大批新旧人物到北大任教,一时间北大成为新思潮的基地。为了突出办学新理念,他的好友鲁迅设计了校徽。

展示:1917年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问题:仔细观察这个校徽,体现了什么办学新理念?

意图:“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意在突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象征着北大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

在读过《新青年》后,蔡元培深感震撼,决心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但又担心陈独秀的资历和学历不够,怕教育部通不过,于是编造了一个“日本大学毕业”的假学历,和“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的假履历。1917年初,陈独秀到北大赴任,月薪300元。《新青年》编辑部也随即迁到了北京。陈独秀拉了一批北大教授撰稿,《新青年》由一个地方性刊物,转变为以北大教授为主体的全国性刊物。

此时,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哲学的胡适,在紧张的毕业季,得知《新青年》征稿,便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文章首次提出“文学革命”,并对改良文学提出看法: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①

此文在排版期间被蔡元培看到,他认为这篇文章一定会引发中国知识界的大震荡,求贤若渴,立刻给远在纽约的胡适发去聘书。1917年9月,26岁的胡适到北大任教,月薪260元。他写信告诉母亲:“此为教授最高级之薪俸。”

受胡适文章的启发,陈独秀也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他们一同扛起了中国文学语言改革的大旗,推动了文学革命。从1918年起,《新青年》改用白话,这推动其在全国广泛传播。当然,讲到文学革命,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鲁迅。

1902年,21岁的周树人赴日本留学,后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1906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

1912年,应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1917年初,初到北京的陈独秀赠送了10本《新青年》给鲁迅。

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创作了第一篇现代体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鲁迅的小说将新文化的理念形象化,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

1920年,蔡元培聘请鲁迅为北大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把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民间文学搬上了大学讲堂,对传统文化并没有完全否定。

问题:为何此时会兴起文学革命?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意图:随着对旧思想、旧道德批判的深入,作为旧思想文化载体和工具的旧文学成为被批判的对象。选择胡适和鲁迅串联史事,意在凸显精英知识阶层为继续实现民主共和所作的努力。中国的文学革命深受美国的影响,这与胡适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分不开。文学革命所提倡的国语白话文,在全国迅速普及开来。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白话文学与思想解放融为一体,批判吃人的礼教,这不仅是书面语言的重建,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是实现民主共和的重要载体。

3.高喊“民主”与“科学”

1919年初,《新青年》销量大增,最多一个月可以印一万五六千本。销量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对待新思想、新文化上的社会心理变化。然而,树大招风,守旧派对《新青年》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问题:守旧派为什么要攻击《新青年》?他们攻击的焦点是什么?

意图:《新青年》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批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儒家文化的文章,还大力提倡国语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思想观念非常激进。如此,遭到一批守旧知识分子的攻击,其焦点有二,一是白话文运动,二是反对孔教。

问题:陈独秀又是如何回应守旧派攻击的?有何反响?

1919年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①

意图:“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其主要依据就是《本志罪案之答辩书》。②此时高喊“民主”与“科学”,体现了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也反映了陈独秀政治斗争意识的增强。陈独秀提倡“民主”,强调的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在呼唤人权意识,建立现代价值体系。“科学”主要指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不要盲从权威、迷信圣人等观念,其目的是用“科学”将人们从三纲五常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引导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

4.传播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精英知识阶层为进一步深化社会转型,关注的对象由向西方转向苏俄,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也发生新的转变。之前的文章、小说、新旧之争都专注于解放国民思想,提高国民觉悟,之后知识群体则转向宣传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学说的社会主义特别受关注。当然,李大钊功不可没。

问题: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回国,受蔡元培之邀,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李大钊是经济学教授,却对马克思主义情有独钟,这又是为什么呢?

1913年至1916年,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的是经济学,但却沉迷于河上肇解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著。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

1919年,在“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又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0年,李大钊与陈独秀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发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积極筹建中国共产党。

意图:通过陈述李大钊的人生经历,引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抓住史料和史实的基本特征升华史识

“复活”历史人物并非简单铺陈史实,而是要在细微处着力,激发深度思考。因为单纯的讲述,呈现的主要是教师对知识、问题理解的结果,难以实现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学习目标。有学者提出,要把原来关注知识传递目标,转换为深度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分析与评价等目标。③对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史料和史实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把思想主张建立在人物经历和思想变化上,进而升华史识,还原历史。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对于这场运动的发展方向,陈独秀有自己的思考。

1920年4月1日,他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道:

新文化运动……另外还有应该注意的三件事:一、新文化运动要注意团体活动。……二、新文化运动要注意创造精神。……三、新文化运动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影响到政治上,要创造新的政治理想……④

1920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劳动节纪念专号”上,陈独秀发表《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

1920年9月,发表《谈政治》一文,对国家、对改造社会的手段、对未来社会的制度等问题的看法不同于五四运动之前,把推翻现存的国家及其法律制度,建立劳动阶级的新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1年6月,发表《告劳动》一文,进一步概括为“两条大义”:第一条是阶级觉悟;第二条是革命手段。

问题:从上述史料和史实来看,陈独秀的关注点有何变化?这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意图:史料和史实是创设情境,活化历史人物的重要载体,抓住其特征至关重要。高中历史课应依托史实,教学重心应从讲授史实转移到“使用”史实,适当引入史料,以便培养更深层的理解力。如李帆教授所言,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是为史实服务的,但运用史料要更多地从历史思维与历史解释的角度考虑。①上述史料和史实呈现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陈独秀逐渐成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此时,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文化运动逐渐转向政治运动,再由学生运动转向阶级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这一过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即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和革命面貌。

三、“复活”历史人物还应关注什么

教材通过宏大叙事,将人物、事件和意义按照时空序列渐次展开,但在通史范式下很多教师深感历史课很难上出彩。通过“复活”历史人物还原历史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是创新教学样式的重要尝试。在宏大叙事与微观细描中娓娓道来,不断丰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画面,这是应对通史教学的应有之义。对此,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抓住历史人物的年龄结构。如介绍他们的履历和年龄,年龄尽管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年龄与思想成熟与否密切相关,这更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心理。如先讲48岁的蔡元培、36岁的陈独秀等,再讲他们的奋斗事迹和成长历程,将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體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这样处理更有层次感和历史感,教学效果更佳。

其二,要正确认识“复活”的教学意义。除了在技术层面上要掌握“复活”人物的方法和技巧外,还要需要进一步反思“复活”的教学意义。如是否真正“复活”了人物?要“复活”到何种程度?其实,“复活”历史人物的目的,重在用人物带出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时代特点,探究他们与所处时代的相互关系,化简单理解为生动理解,而不是指单纯“复活”人物本身。

本课“复活”的难点在于,涉及的历史人物是群像,容易散,在主题引领下,选择恰当的中心人物和教学主线不可或缺。基于对主要参与者人生履历和思想变化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置于严密的叙事结构之中。

【作者简介】张兆金,中学高级教师,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复活
巨人复活传
巨人复活转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小熊当当找复活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复活的苍蝇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浅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探索与实践
木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