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导向的初高中教学衔接
2020-05-09谈娟
关键词 历史思维能力,核心素养,抗日战争,初高中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7-0019-06
初高中教学衔接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开始使用的背景下,这一课题又遇到了新的挑战。高中新教材知识容量大、内容覆盖面广,要做到既避免对初中教学简单重复,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又避免难度过高,造成初高中教学脱节,就必须把握住一定的导向,做到有的放矢。新课标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①可见,培育历史思维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笔者尝试以提升思维能力为导向,寻求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新路径。下面以统编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抗日战争史部分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以就教于同仁。
一、分散到联系:拓展思维的广度
历史思维的广度是指对历史事物大局整体的认知,能够从不同角度、方向,全面、发展、联系地看问题,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联系,从而加深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强调知识的结构化、整合化,防止知识的孤立化、片面化,是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②统编初中教材抗日战争专题共计五课时内容,而统编高中教材抗日战争专题只有两课时,其课程标准要求分别如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2)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3)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4)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5)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6)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2)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3)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①
通过比对可知,初中课标的表述比较具体,侧重于对基础史实的掌握,但不求深入,要求大致把握历史发展的时序线索。高中课标的要求表述更为概括,把具体史实进一步归纳整合,线索更清晰,要求总体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可见学生应形成从长时段、大视野的宏观角度把握历史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跳出单个历史事件的狭小视域,在大的时空范围内进行考察,寻找到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架构起融會贯通的知识体系。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等史实已有较详尽的了解,但仍把这些历史事件当做按照时序出现的彼此孤立的事物。高中教学要对整个抗日战争史的过程作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联系,建构抗日战争史专题内容的知识框架。
新课标的第一个层面“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从其残忍程度来看,属于反人类的种族灭绝行为。初中已了解的南京大屠杀、生化武器试验与应用、“三光”作战、大轰炸等行为,都可被列入种族屠杀之列。②这些都是日军侵华表现在军事、政治、经济乃至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行为,其中思想上日军对占领区进行奴化教育,教材未涉及,教师可适当补充。
关于全民族如何团结抗战,应先明确“全民族抗战”的具体内涵。教材“东方主战场”部分指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海外华侨也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抗战,回国参战。③国共合作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也是抗日战争能坚持14年并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因此,“了解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主要抗战”史实是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心内容,但这并非课程标准的最终目的,其意义在于通过这些史实“真正理解和体会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意义,知道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口号下,实现两党第二次合作,对于推动全国各界走向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的意义”。④
把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史的坐标上来看,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日本把对外扩张作为解决其国内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也给日本侵华制造了机会,致使日军侵华越发嚣张。从“九一八”事变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一直在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日本的势力扩张最终影响到了英美等国的根本利益,使英美及国际势力最终走向援华抑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融合起来,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统一部署下,与英美苏盟军配合作战,加快了抗战胜利的步伐。因此,教学中须引导学生把抗战史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以便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
二、接受到理解:提升思维的梯度
历史思维的梯度秉承的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的历史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为此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引领学生思维梯度发展的教学情境,尤其是要设计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受到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初中历史课堂往往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灵活多样教学活动的组织,有趣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知历史,但对于教材的结论,大多是机械记忆,缺乏深刻理解。进入高中后,学生的理性思维快速发展,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意识逐渐增强,简单浅显的图片、形式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已不能满足思维进一步拓展和能力提高的需要。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和初中进行衔接并加以优化。
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战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两党为何必须结束内战和对峙的状态?全民族合作抗战如何实现?在初中阶段,通常是在教师讲述下接受教材现成的结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就你的了解,日本侵华的野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日本侵华的野心有多大?
2.国共两党从1927年开始内战,为什么在1937年能够捐弃前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上述问题应有一定认识,可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然后适时出示补充的相关典型史料。通过师生有效对话,老师应及时地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线索或提示,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或替代学生完成,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材料1:丰臣秀吉早在1590年就狂妄地提出了“征韩侵华”计划,明治维新后日本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逐渐成熟——首先吞并朝鲜、台湾,然后占领中国东北,次之征服全中国,最后称霸亚洲和全世界。此后的60多年里,“日本一直处心积虑地执行这个计划”,先后发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挑起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偷袭珍珠港、进兵东南亚。①
材料2:
教材只在第23课导言部分提到了1927年的东方会议,教师可补充相关知识,尤其是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通过材料1,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大陆政策”具有明目张胆的侵略性,且设定了明确的长期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因此日本是这一时期中国所面临的最凶险的敌人。联想到“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局势,学生就会意识到国共两党的内战,以及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际上是给日军实施侵略计划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通过材料2的数据对比,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即使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中日两国综合国力仍差距悬殊,进而深刻理解在蓄谋已久、野蛮凶狠的敌人面前,无论当时中国最大的政治力量国民党,或是正在发展的共产党,都不可能单独打败日本,也不可能速胜日本。因此国共两党必须尽快停止内战、抛弃前嫌,联合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的抗战在战略上始终是相互配合的,究竟是如何配合的呢?新教材沿用旧教材对国共两党抗战采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二分法模式,分别叙述台儿庄大捷等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典型战役,百团大战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但并未明确叙述国共两党军队协同作战的具体战役。那么国共之间有没有协同作战的典型呢?教材第24课导言部分描述的平型关大捷,是在国民党组织的太原会战期间,由八路军115师指挥取得的对日作战的重大胜利,它究竟属于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的抗战呢?教师补充相关材料,进行引导和启发。
材料3:平型关战役由阎锡山、周恩来等为首的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部统一部署,投入总兵力约10万人,八路军4个团共12000人参战,约为中国方面投入平型关会战总兵力的1/8,国民党军队主力负责正面阻敌,八路军第115师抄袭敌后。“(平型关战役)是在国共两党达成军事互信、战役上协同御侮、默契配合的情况下展开实施的”,共产党领导人“大力赞助閻锡山制定平型关作战方略,主动提出八路军用运动战、游击战来配合围歼日军的作战计划”。
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忻口战役,“不仅有战役上的密切配合,而且有战斗上的紧密协同,还出现了共同制定作战计划,两党军队相互指挥的团结局面……是国共两党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典范”。①
通过材料3可知,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为配合国民党友军而进行的,是属于太原会战的一个组成部分,平型关战役以及随后的忻口战役乃至整个太原会战都是国共协同作战的典型。事实上,自1937年8月中共中央接受国民政府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后,便陆续派遣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平型关战役是国共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方面对日的第一战。八路军全程参与了太原会战,主要担任侧翼配合,始终与国民党军队密切合作。以上国共两党军队协同作战的典型战役的问题解决过程,既有助于学生对“全民族抗战”的准确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史料证据思维能力的提升。
实际上,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以敌后战场抗日为主,但也参加过正面战场作战,如上述太原会战。国民党以正面战场抗战为主,但在敌后也有游击队,不过收效甚微。总体来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正规战与游击战始终在战略上相互配合,从而带动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能坚持14年之久并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三、感性到理性:挖掘思维的深度
历史思维的深度集中体现在善于深入思考历史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历史事物的规律上。初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以基于历史表象的感性思维为主。高中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渐提升基于历史概念、判断和推理的理性思维水平。
从初中课程标准的表述来看,能力水平要求主要是“知道”“了解”“简述”“列举”“体会”,主要是通过直观的史料、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历史事物产生形象思维,从而构建一定的历史认识,但这种认知主要是在感性层面,比较浅表。如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侵华日军的凶残、灭绝人性,这是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征的。
高中生能力水平要求的表述以“认识”“理解”为主,这意味着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要不断深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新课程强调“深度学习”,主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讨论和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②对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理性分析,应当由其现象入手,深入把握其发生、发展的演变脉络,经过分析、综合,归纳出事件的基本特征,界定事件的本质,最终完成对历史事件认知的构建。
高中新教材容量大而课时少,并非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时间深入剖析,因此必须精选一些关键知识,突出重点,深入挖掘。相较于旧课标,新课标突出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但统编教材对此的叙述只有“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一句话;而国民党作为当时中国的执政党,从形式上领导和组织了全国抗战,教材中有大量篇幅叙述了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战役。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如何利用好这个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机会,需要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
一方面,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并始终坚持全民族抗战的大旗,积极倡导、促成、维护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团结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即便在抗战相持阶段,面对国民党的反共企图和摩擦,共产党始终坚持国共合作,努力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还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思想保障,在政治上起到了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①自武汉失守至1940年底,敌后解放区军民共毙伤俘日伪军近40万人,在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建立与扩大了拥有1亿人口的较大抗日根据地,主力军发展到50余万人,这势必引起侵华日军的高度重视。所以,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后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重心。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不仅配合了正面战场抗战,而且迫使日军将原先用于进攻的大量兵力转为防守,从而对停止日军的战略进攻,稳定全国战局,使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起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提供史料,展现共产党坚持团结和斗争,反对分裂和投降的坚定立场,呈现敌后战场在相持阶段进行的战役、歼敌人数、战斗成果等数据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抗日主战场,担负起抗击大部分侵华日军主力的作战任务。②
材料4: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攻克日伪军据点2993个,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此役给了日军以沉重打击,“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持久抗战的信心,对于抑制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都起了重要作用”。③
材料5:1941年至1942年,日军更加强调集中力量打击共产党,使用其侵华兵力的70%左右约40余万人(不含东北),对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实施“扫荡”“清乡”,日军两年间进行了数千人兵力的“扫荡”共132次,1万人至7万人兵力的“扫荡”27次。1943年冬,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转入战略反攻时,敌后解放区战场还抗击侵华日军58%的兵力,约35万人,同时抗击伪军90%的兵力,约73.5万人。1945年春,侵华日军69%和伪军95%的兵力,仍为敌后解放区战场所抗击,而国民党正面战场所担负的不过是日军31%和伪军5%的兵力而已。在全面抗战的8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敌后解放区人民对日伪军作战共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0多万,也付出伤亡近60万人的代价。④
材料6:日本历史学家指出:“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共部队以及它所领导的民兵游击队,已经代替国民党军而成长为抗战的主力了。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国民党军几乎是退出了抗日战线而主要从事反共,同时还相继出现了投降者,因此,日军的作战完全以消灭解放区和‘扫荡共产军为目标了。”⑤
材料:7:杜鲁门在回忆录中曾写道:中国抗战后期,“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连“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末整个中国就将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⑥
材料8: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同时“中共领导的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的高潮,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中共促成建立各种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首先与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等实现西北联合抗日,同时努力争取国民党当局和地方实力派联合抗日。到1936年12月前,中国共产党与晋、绥、察、冀、滇、桂、川、新、甘、陕等地方实力派初步建立联系。”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全国团结抗战创造了条件。1937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和推动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并发展起来”。①
事实证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从相持阶段的1941年之后便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台柱子,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军的主力军。另外,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敌后民主政权,使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武装力量迅速崛起壮大,成为抗战中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所有这些都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由于敌后解放区军民积极对日作战,至1945年春夏,根据地发展到19个,人口9550余万人,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发展到91万余人,民兵发展到220余万人,为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创造了坚实的条件。
在提供丰富史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有哪些重要的贡献?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视具体情况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不足和偏差进行指导点拨,如仅从形式上来看谁是中央政府,或单纯地比较双方的抗敌战绩等。经过不断交流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层层深入的分析,学生最终认识到“中流砥柱”一词的内涵需要准确把握,不能单纯从出兵数量、战斗规模等传统意义来衡量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表现,而是要在综合考虑政治主张、战略思想、作战效率、守土为民等基础上来理解。事实上,多数学者认为这一用词比较理性,并没有否认国民党的抗战,而是科学地表达了中國共产党在抗战中的突出贡献。②通过引导,学生由感性地认识事件、机械记忆意义等,在以史料为基础的步步推导下,深化为理性认识,真正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的内涵,家国情怀发自内心,油然而生。
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优秀的设计师。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精致的设计课程和学习体验活动,以满足特定的教学需求”。③教学中以提升思维能力为导向,进行有效的初高中衔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优化完善。同时,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教学中也有很特殊的地位,这从统编初中教材共设立五课时来进行教学就可得见。如何在精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深入、准确、理性地把握这段历史,不仅关乎在统编新教材教学中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和强化历史思维能力,更关乎学生能否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理性的时代精神去看待历史,迎接未来。
【作者简介】谈娟,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