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外思维:探寻历史之根
2020-05-09郭子其
关键词 里外思维,深层思维,价值涵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7-0025-07
认识事物的视角有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其中,里外思维方式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单纯认识历史事物的表象就会流于肤浅,而且,很多事物存在诸多假象,一些事物的表象与就里之间是貌合神离的。人们只有认识到历史事物的就里,才会发觉历史的内在联系,逼近历史真实,进而促成历史解释得以理性地进行。正如布克哈特所说:“我们认为某个时代的人或者某个国家的人民幸运,其实,这可能是我们视觉上的一种错误……这就好比我们想象自己处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一个舒适的居室,好比看到傍晚时分遥远的小屋烟筒中冒出炊烟的时候,我们就联想到小屋的主人所享受的天伦之乐。”①由此可思,由表及里地解释历史,才会让解释者从中获得价值判断与意义感。本文以“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人民版)为例,探索里外思维教学,力图引导学生探源明变,求因思义。
一、坚持里外思维的意蕴
中国古代史学十分注重里外思维,传统史学的材料审定注重“以内外考证为主”,穷源毕流。里外思维是历史学科的独特性思维,重视里外思维有利于培养涵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史学素养。
海德格尔在其1927年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将空间首先理解为一种生存论上的现象,这意味着必须将作为生存论性质的“在之中”与作为范畴的现成东西的“在之内”从存在论上区分开,亦即与现代广延空间观念区分开来:“‘在之中意指此在的一种存在建构,它是一种生存论性质。但却不可由此以为是一个身体物在一个现成存在者‘之中现成存在。”②这就揭示出人们要认识历史中的人与事,通过“在之中”找到属于历史自身的活动空间,让各种现象显现出来,并与各种主体关联起来,发觉历史的彼此关联和相互影响,以及时时刻刻产生的运动状态,并在观察运动状态中体悟历史的内在意义,通过“在之中”观察历史,不是简单地将“物的真理与空间和时间关联在一起”(海德格尔),而是发觉各种历史因素相互交织而生成自我的认识性意义;还应通过“在之内”,找到各种因素构成的历史范畴,通过历史范畴内各种因素的彼此关联,更为广阔而深刻地理解历史的相互运动。因此,坚持里外思维,就应将历史置于当时的历史境遇中去审视历史的外在现象与内在活动,从中发觉历史的内在联系与真实价值。只有坚持里外思维,才会发觉历史的实存、关联与意义;这种意义发觉,才有坚实的根基,并给人切实的智慧与启迪。
坚持里外思维,就是要做到“创造表象”和“生成意义”,前者关注物的存在,后者关注它们之间的关系、概念和价值的存在。“创造表象”就是要构成蕴含复杂现象的历史图像,通过具象性认识,感知历史面貌,触摸历史原本如此的展现过程,进而发觉历史的真相,为获得历史意义性认识提供基础;“生成意义”就是要让历史认识不应止于历史表象性感知,而应深入历史内部去探寻历史的复杂关系,凭借认识者所建构的历史概念,深入历史的价值层面,以此获得历史价值性认识,反过来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真相,通过探寻真相与生成意义的往复,切实加深历史理解,激发人们的能动性思维,给人提供更多的精神养料,让人体悟历史精神的丰厚熏陶,这样的历史认识活动才是感悟历史生命的活动,才是认识者将自我生命代入并促进自我生命成长的活动,才能有效避免形式化思维带来的“智力性游戏”的弊端。简言之,坚持里外思维,就是将“道”与“术”紧密结合,通过真切感悟历史与切实凭靠历史而生长智慧,并利用思维活动发展学生情智,融通历史思维与家国情怀,充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注重内在思维
教学“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其思维的“里”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将康托洛维茨《国王的两个身体》提到的“国王永远不死”作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逐层展开。
(一)形成历史发展脉络
《西游记》中有诗云: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要引导学生形成历史发展脉络,就要让其知道历史的源头,這样才容易理解历史的本质与意义,也容易发现历史现象之间复杂的联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与经验来理解英国代议制。教师提出问题1:代议制是在近代才出现的吗?古希腊民主与近代民主的区别在哪里?教学可以沿着这个问题探寻英国的民主传统。
材料1:在英国传统历史的影响下,中世纪的英国很早就形成了具有独立性政府职能的国家机构,如议会和财政署等。自盎格鲁-撒克逊以来,英国就存在“王在法下”的传统,国王的各种行为和举措都要受到习惯法的约束。以1215年为例,当时贵族迫使约翰王在大宪章上签字,《大宪章》规定非经“大委员会”的同意不得征税,这里的“大委员会”就取代了之前的御前会议,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也是近代英国议会的萌芽。在经过《牛津条例》之后,议会逐渐发展成国家统治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爱德华一世时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越来越被赋予多种权力,议会逐渐制度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议会逐渐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主要由教俗贵族组成,下院主要是骑士、市民,上下院的分离就标志着英国的议会已脱胎换骨,走向成熟。而议会的另一发展阶段是在都铎王朝时期,因国王实行的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教会贵族的权力,将许多权力让渡于议会,这样就提高了议会的政治地位,不仅如此,议会在这次改革中,两院的成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上院的地位逐渐衰落而下院的地位开始上升。这点主要表现在上下两院之间人数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4—15世纪末,贵族院和平民院的议员很少达到1比2,可在伊丽莎白女王晚年的议会中,能出席上院会议的成年贵族通常不到80名,而同时对下院议员却高达460余名,两院议员的比例超过1比5”;此外“三读”法程序的应用也说明了议会工作程序也逐渐规范化和秩序化。①
材料1的相关内容揭示英国存在“王在法下”的传统,受到习惯法的约束,有较为成型的议会机构与运作程序,骑士、市民等在议会中的力量上升,也可以看到议会权力逐渐加强的趋势。
材料2:1215年6月,英格兰一批反叛王权的封建贵族,以武力相威胁迫使英王约翰签订了载有其多项要求的著名文件《大宪章》。当时存在“封建法”的观念,随着封君封臣制的建立,有关占有、继承、支助、服军役、监护、婚姻的一整套封建习惯也逐渐约定成俗,被视为古已有之的与永恒的习惯,并与日耳曼的“法律”统治观念融合在一起。强调英国的“集体立法”传统,但也试图将之与罗马法的“君权至上”原则结合起来。粗略统计可见,在《大宪章》的六十三条条款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有明确要求保障贵族(包括威尔士边区英国贵族)及教会权益的条文约有二十六条,占全部条款的41%以上,其内容涉及保证贵族财产、司法和政治各至关重要领域的特权与教会自主选举高级教职与处理教务的特权。①
通过材料2可以看出英国形成了“一整套封建习惯”,有“集体立法”的传统,保障贵族的特权等。
材料3:马克垚针对中世纪欧洲国王的权力说道:“他的司法行政主权利只限于自己的直领地之内,而其他封建主在其领地内也具有与国王几乎同样的权力,所以当时国家的特征是主权分散,无政府状态。”②
通过材料3可以看出地方分权、主权分散的特征。综合三则材料信息(可视具体情况呈现这些材料),可以看出英国代议制受到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或左右,以此认识英国何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我独特的代议制,让学生感受到制度“无意中逐步形成”和“有意建构”两种类型,这样才会“走向‘活的制度”,发觉制度动态的、灵活多变的实施方式与功能效用,有利于将制度与文化氛围、社会群体乃至思想活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③
首先让学生利用历史背景因素自主梳理代议制的发展进程(见图1),认识每一重大事件承载着怎样的历史意义,众多事件又是如何关联并向前迈进的,以此形成英国代议制发展的内在基本脉络,便于观察历史演进趋势。
要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脉络,不能停留在依据时间进行事件排列,并单个理解历史事件意义的层面,因为这样难以发觉多个历史事件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与意义。要让学生深入历史思维,应深入事件内部加以追问。教师提出问题2:英国代议制是如何形成的?哪几件大事最为关键,理由为何?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意在引导学生依据历史脉络进行意义性认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材料4、5,来引导学生分析议会是如何因英国力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材料4:1688年政变,主要是由包括新贵族在内的大地产者发动的,政变后,还是由他们控制国家政权。威廉三世和安娜女王时期,议会和政府中的头面人物,诸如里子公爵(丹比)、桑德兰伯爵、诺丁汉伯爵、哈里法克斯侯爵、莫尔巴罗公爵,戈多尔芬伯爵和奥福德伯爵(哈利),全是著名的大地产者,他们的父辈多是几十年前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保王党分子。
从1832年溯至“光荣革命”,英国政治制度变化甚微,以至于英国史学家称之为“未经改革的政治制度”,1832年后,情况不同了,议会选举制度经历了一次次改革,责任内阁制迅速确立。
美国著名史学家海斯颇有见地地指出:“英国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他又是最后建立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④
材料5:在1770年至1782年诺思任首相时,支持他的三个党派团体不过60多人,而反对派中由罗金厄姆派领导的一个辉格党团体就有70人。
1830年格雷首相组阁时,所有13名阁员中有9名是领有爵号的贵族,其余4人中仍有3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但在五年后墨尔本领导内阁时,贵族阁员下降为5人。又过了数十年,当德比伯爵任首相时,内阁中的“平民”比贵族阁员多了一倍。下院中议员成份的变化颇为类似。从1832到1865年,代表地产利益的议员由占议员总数的66%下降为44%;而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表者的数额则由34%上升到56%。①
通过材料4、5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十分关键,可以看出英国代议制的重大变化,贵族力量削弱,工业资产阶级占据了重要地位,议会代表力量的此消彼长,其阶级属性发生了明显变化,进而看出,英国由于受到传统贵族势力的影响,总是在新旧力量的博弈中渐进变革。所以,英国是“最后建立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如此,学生才会深刻体悟到各国制度如何因国情而演进,如何因国情而独特,从而理解制度是如何“无意中逐步形成”和“有意建构”的,制度的意蕴灵动了起来。
要形成歷史发展脉络,除了梳理历史事件,透视关键事件的意义外,还需拉长时间,更为久远宏观地发觉历史演进脉络。如果回溯到中世纪,可以看出英国经历了“以基督为中心的王权”“以法律为中心的王权”和“以政治体为中心的王权:奥秘之体”(康托洛维茨)。这样看待历史,学生就多了一份凝重与敬畏,发觉英国代议制的演进殊为不易,创造出来的每一步历史都弥足珍贵,增加了学生创造历史的生命冲动与历史责任感。从教育而言,历史思维活动孕育着情感培养,情感培养发育着学生的历史思维,只有这样培养历史思维,学生的思维才是有根的,才是灵动而有创造活力的。
王鸣盛强调:“学问之道,当观其会通。知今不知古,俗儒之陋也;知古不知今,迂儒之癖也。心存稽古,用乃随时,并行而不相悖,是谓通儒。”②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就是要做到古今会通,避免俗见与浅见。
(二)注重集体共相与个体殊相
瑟诺博司认为,社会中各类不同的活动(艺术、宗教、政治、经济)的共同特征与关联性,孟德斯鸠曾经将其间所想象的一致性抽象地称之为人民的“整体精神”(esprit général),而德国历史学派也以玄思的方式称之为“民族精神”,当代实证主义传统下的德国年轻学者兰普瑞希特称之为“社会灵魂”。瑟诺博司的历史解释方法学中的关键是将历史事实与活动区分为集体性行为和个别性行为。前者的活动人人都做,具有普遍性,活动方式、内容也都彼此类似而且不断重复,那是所谓习俗制度性及规范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语言、宗教仪式、风俗、伦常等。研究者必须先把那些同类重复的普遍性行为整理出来,“确定这类事实的特性、范围和持续的时间”,也就是呈现出它们的集体性。他以“公式”(laformule)称呼集体性,因为集体性行为是以一定的“格式”不断地重复着。至于个别性行为,它们各有其独特性,研究者无法替它们建立公式。③解释历史应关注集体共相与个体殊相,认识英国代议制,就需要理解内阁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英国政治体制框架(见图2),然后顺势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由图2可知,英国同样坚持权力制约与平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普遍性特征,与共和制殊途同归。此时还要探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独特性:国王“统而不治”;“议会至上”(立法權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即议会为权力核心,议会对选民负责);内阁对议会负责(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等。这说明英国代议制适应了自身的国情,那就是“国王不死”而已。问题的关键是,英国构建的独特制度会有怎样的历史价值,明白“(现在的社会制度)与在它之前的社会制度相似或不同;并且要确定,通过如此剧变,损失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④正如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评论道:“一个国家的伟大和力量只是其行政机构的产物,持这样的信念可以说至少是目光短浅的;无论这种机构多么完美,背后驱动它运作的动力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们只要看看英格兰,那里的宪政制度比现在法国的更为复杂、笨拙和古怪。然而,还有没有其他欧洲国家,其国家财力要比英国更强?私有制更广泛,其采取的形式多样却非常安全?个人的成功与稳定的社会体系又是如此完美地联合在一起?这并不是因为任何特殊法律具有的优点,而是使英国宪法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勃勃生机的精神。当政治实体的生命力具有这样的活力时,那些机构可能很少犯错。”①英国民主制度促进了社会稳定,带来了活力。由思考英国代议制的独特性得出扎根国情的制度才是好制度,由此“带入”我们的制度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制度自信,这样的精神滋养自然而然,有利于彰显深层的历史思维价值。
此处还有深究的空间,那就是英国保有国王,国王的政治意义何在?笔者在教学导入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在公众场合,您能否用手扶英国女王?这一提问就关注了英国的实存。有学者强调,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真实的实在”或“现实”(即Wirklichkeit)。②本问题涉及英国皇家礼仪与英国女王的国家象征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探寻历史内在动因。正如有学者论述道:中世纪思想家将国王的位格分解为“自然身体”与“政治身体”两部分,分别代表国王的自然属性与政治属性。英格兰法学家埃德蒙·普洛登在1550年向国王法庭提交的法律报告中,解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国王的自然身体属于国王本人,政治身体属于共同体,属于“一切服从国王权位之人”;政治身体的重要性高于自然身体,因而“不可以将政治身体纳入自然身体之中”。这样的理念将王朝社稷视为公共权力的范畴,国王权位成为王国主权的象征,而王朝社稷不再是家族的私产,国王必须以维护共同体的利益为己任。③
(三)注重内在文化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在世界历史的长剧中,属于英国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着实不多见。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在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中,走互相融合的道路,这是英国文化模式的显著特色。”④英国政治民主制度的特点有原发性、自发性、首创性,渐进性、连续性、复杂性,曲折性、缓慢性、滞后性,灵活性、稳定性、权威性等。这与英国民主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如不列颠式的“岛国心态”“重法轻权”的国民精神和国民性格,及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英国市民社会新秩序的确立是英国特定历史文化的核心,市民社会的基本特质是社会结构多元化、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观念多元化。较之于欧洲大陆僵化、封闭、超强控制的双极式社会,多元化的英国社会更富开放性、流动性、灵活性和竞争性,门阀之见和阶级偏见较小,具有很强的亲和趋向。⑤这也与英国的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有关:保守主义对变革的进程和方式持稳重态度,自由主义强调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不仅要受到人民的监督,也要受到政府内部各机构的制约,由此形成了英国的“议会主权”和分权制度。所以,通过思想、文化透析制度,才会更好地展现历史之所是,历史之联系,历史之渊源。
三、注重外在思维
(一)坚持考察背景
梁启超说:“苟离却社会与时代,而凭空以观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之思想动作,则必多不可了解者。未了解而轻下批评,未有不错误也。故作史如作画,必先设构背景;读史如读画,最要注察背景。”①胡适则言:“凡对于一种事物的态度,总想寻出他的前因后果,不把他当作一种来无踪去无影的孤立东西。”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中强调哲学史的作法主要包括“述学”“明变”“求因”和“评判”四方面。②“求因”是认识历史的目的,在理解代议制普遍性特征后,还应进一步深问英国代议制的独特性原因。教师提出问题3:英国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代议制?可以得出以下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与市民力量的壮大,贵族势力的衰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深化了自由、民主思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近代民族国家发展。传统因素的影响:温和变革;议会制传统;上层阶级富于统治经验,善于调整内部矛盾(托克维尔就认为“英国贵族较之于其他贵族,一向更谨慎、更灵活、更开放”③)。世界因素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走下坡路。这样才会加深个体殊相的认识。
(二)坚持关联比较
章太炎说:“草昧初启,东西同状,文化既进,黄白殊形,必将同异,然后优劣自明,原委始见,是虽希腊、罗马、印度诸史,不得谓无与域中矣。”④章太炎强调中外历史比较的重要性,如要深入理解历史,就得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围绕问题3还需进一步思考英国代议制的内涵:从古希腊民主制看,以英国代议制为例,他们有什么区别?美国三权制衡,英国是否是权利制衡?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审视英国代议制的独特性,也可发觉英国代议制与古希腊民主制、美国三权制衡的联系与区别,着力拓展认知范围,开阔视野,扩展历史知识的意义,进而活络历史。
同时,利用世界之比较,启发心智,进一步深究历史的内在动因与价值。海登·怀特认为,“在美国,民主的理想仅仅是确定了,而在欧洲这种理想必須确立自身以应对贵族制的反抗,以及抵制中央集权政府,它是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共同敌人。这种反抗使得贵族制文化的某些片断利用民主制的理想,它导致平等原则和革命性动力融为一体,并因此创造出那种民主革命的传统。有了这种传统,欧洲就被赋予了一种进步性变革的潜能,这是美国的民主所没有的。这样,对于理解美国历史而言,只要考虑两个因素(令人鼓舞的社会理想和它赖以发展的自然环境),理解欧洲历史却有四个因素需要研究,它们是贵族制社会理想、民主制社会理想、集权国家和革命的传统。并且,在最后的分析中,由于美国的剧情将它自身表现为人类只是为了确立平等原则而与自然的斗争,欧洲的剧情则令人同情,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政治斗争,牵涉到社会观念的冲突、凌驾和反对这些观念并用它们为自身服务的国家力量,以及一种革命传统,它反过来对抗国家权力,并且在忠于自由理想的过程中周期性地消解它。这也就是说欧洲与美国比起来,是一部包含了一切真正的悲剧成分的戏剧。”⑤海登·怀特在分析欧洲民主制的现实基础上,进一步从历史因素分析道,“托克维尔将美国和欧洲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则追溯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那里。但他指出,在欧洲,独立判断与批判精神从路德经由笛卡尔到伏尔泰得到继续发展,而在美国,这种精神堕落为对公共观点的接受。这样在欧洲有这种民主的哲学传统,它在文化、政治和宗教中支持并援助了革命传统;与此同时,在美国,哲学传统几乎完全不存在,甚至对哲学毫无兴趣。美国社会是宗教虔信的产物,它‘从不怀疑地接受那些信念,并且‘不得不同样接受其中产生的大量道德真理,并使它们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在欧洲,通过抵抗贵族阶级和国家集权的平等原则而促进了哲学和革命的发展。相应地,思辨的自我批判传统和通过革命行动进行批判的传统在此都鲜活地保存下来了。它们提供了创造一种新社会的可能,这个社会在原则上平等的同时,在思想和行动上仍然倡导一种个体性,这是美国所没有的”。①
从海登·怀特的分析和材料5相关内容里,我们发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英国贵族势力对代议制的巨大影响,正如托克维尔所说:“在欧洲大陆每一个确立了封建制度的地方,贵族最终都变成种姓;唯有在英国又重为掌权阶级。有一个事实使得英国在现代国家中显得独特,并且唯有它才能使人们理解英国法律、英国精神以及英国历史的特殊性。”②抓住事物之根或核心才会引发深层次分析代议制的内部动因,感悟制度发展的走势,从而更为深刻地体悟到英国代议制的内在价值,进而扩展开来认识民主制度对整个英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包括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所以,从外部入手,理解历史的内在脉络,才会活跃学生的深层思维,促进学生不断生成历史认识。
四、注重融通里外思维
狄尔泰在《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中说,“对一个时代的某一个社会的法律做出历史理解,在于从外在的机构回溯到由集体意志促成和贯彻的‘法律命令的精神系统,这个外在的机构就是此系统的外在存在”。“这种理解乃是要追溯一个具有自己的结构、并且有法可寻的精神产物”。③坚持里外思维,实际上就是让思维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彼此融通,从而形成历史的建构物与精神产品。
因此,需要关注里外思维的关系,通过从历史内部思考历史的内在含义及其原因,同时促进学生从内部打开历史,引发学生更为开阔地认识外部原因;通过历史外部思维,促进学生关联诸多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内部之合成,透视出更多的内在意义,这样由表及里,由里及表,据实而推(据史而推),让静态的、孤立的历史知识彼此关联,形成富有整体面貌、富有层次结构的立体化的历史图像,引发人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历史的价值,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汇通历史。1940年,钱穆在《改革大学制度议》中,就提出“智识贵能汇通”的观点。④坚持里外思维就是要做到纵通、横通、理通、汇通历史,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的源流与情势,发觉历史的特征与因缘。
教育容易有知识缺思维,有思维缺思想,有知识世界缺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坚持里外思维,就是从历史的内外激活大脑的内外思维。神经科学揭示,人脑凭借外激(stimulus -based)或内生(en-dogenous)两种途径,会生成源源不断的各种意向,其中有行动性的,就是意向行动。⑤坚持里外思维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能动思考知识的内在含义,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通过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积极关联文化,可以有力地发育思想,这一过程浸润着情感、思维与创造能量,能够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有机融通。所以,发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
【作者简介】郭子其,四川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成都树德中学历史教师。
【实习编辑: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