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的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创新科普宣传机制探究
2020-05-09张馨怡兰思萱杨顺达王宁
张馨怡 兰思萱 杨顺达 王宁
摘要: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问题引起了公众对于减灾科普宣传的新思考。文章以防震减灾为例,通过阐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机制的现状以及问题,探究新媒体视角下突发灾难事件报道工作可采取的相关措施和潜在风险,以期为这一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可研究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 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 防震减灾 创新科普宣传
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媒体宣传报道的重点内容。其中,新媒体以其传播高效性、即时性、广泛性成为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突发性灾难事件频发,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强化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科普宣传工作尤为重要。以防震减灾为例,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人们对于防震减灾的工作上升到了新的重视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的要求,也意味着防震减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需要一个系统的有效的工作方案。而如何使大众认识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科普宣传显得尤其重要。虽然近来年不少学者对宣传机制的意义和现存问题做出了一定的探究,但笔者认为,在当下互联网兴起的时代,新媒体无疑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宣传渠道加以利用。本文在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基础上,重点探讨新媒体在防震减灾报道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探究可能的创新宣传方式,为今后的地震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更全面的可行性意见。
突发性灾难事件科普宣传机制现状——以防震减灾为例
科普宣传,即科学技术的普及宣传。科学知识的传播通常是一些科学团体利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对大众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开始得并不算太晚,自1996年北京市首先成立了防震减灾教育中心后,全国有25家隶属于中国地震局管辖的单位先后成立防震减灾知识科普中心。参阅文献可知,我国防震减灾的科普工作已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其中包括各个省市科普基地的建立和学术界相关科普作品的大量产生,与防震减灾相关的科普活动在2017年举办近19000场,2018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约96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全国科普图书出版量达到约8600万册。
尽管近年来政府对于这一工作大力支持,也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比如民众的防震意识依然淡薄,防灾知识和应急能力有待提高;科普作品形式相对单一,无法吸引大众主动去了解相关的宣传知识;科普人才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学习培训,缺少新的科学方法和知识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科普宣传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普宣传的形式也开始出现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新媒体的宣传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也引发了一定的思考。
新媒体视角下的突发性灾难事件科普宣传——以防震减灾为例
简单来说,新媒体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一种新的宣传方式。在万物皆可作为傳播媒介的大环境中,新媒体的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数字电视等等,人们了解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方式开始有了新的渠道。通过新媒体,突发性灾难事件预防的科普宣传工作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以下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为例,根据新媒体的几个显著特点,分析在21世纪能被人广泛接受的科普宣传手段。
即时性传播。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通信已发展到了第5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5G。这也意味着移动信号开始遍布各个地方,只要是会用手机的人,就可以通过手机瞬间接收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在信息更新步伐日渐加快的时代,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
这也意味着,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新媒体即时发布,让民众快速了解到相关的信息,同步更新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看法。在灾害发生时,通过新媒体即时发布灾情,也有助于大众对灾区提供帮助,一同将灾害的损失减到最小。
比如,一篇质量较高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一经发布便可以获得几十万甚至几千万的阅读量。据统计,微信每月的活跃用户达5.5亿,超过70%的用户会关注微信公众号,数目庞大的用户量推动着微信社交平台的完善。还有大量用户使用的微博等,官方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经常发表一些防震减灾知识或最新科研成果,那么在灾害发生时,公众就能在在这些平台上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的信息并作出及时反应。
双向性传播。新媒体时代,几乎各个年龄层的人都会使用手机,而每个手机都代表一个终端。人们在进行传播活动时,依靠这些独立又互相关联的终端,可以实现高效快捷的信息传播;人们在接收到信息的同时,也可对这些信息给予实时性的反馈,即增强在信息交流中的互动。
防震减灾不是简单的科研工作,而是一种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民众有权利及时知道预防地质灾害突发的方法,也有权利提出意见和质疑。在新媒体上进行双向性的良性互动,对于科普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可以建立相关的网上平台,给大众提供咨询留言的空间。还有各个城市建立的“智慧”系列网站,如“智慧潍坊”,目的就在于政府不仅局限于线下的为人民服务,而且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提高政府为民服务的效率。
成本较低。工作和生活都处在一个快速节奏的时代,时间成本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新媒体的兴起方便了大众在工作学习之余去了解最新消息,大大节省了大众对于时间成本的付出。
与此同时,关于防震减灾的科普作品也可以减少相应的宣传成本,传统的纸质传媒为了达到宣传手册的外观精美、内容精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采用新媒体的方式例如手机新闻实时推送,过程简短方便,内容上更具有多样化特点,大大减少了科普宣传工作的成本付出。人们不需要花费时间去找相关的纸质媒体,在手机客户端就能学习图文并茂的防震减灾知识。对于地震局等权威知识分享者来说,也节省了一定的时间和成本。
受众人群广。新媒体的出现,不仅让大众接收知识的方式方法更加立体化,知识的表现形态趋于多样化,而且由于新媒体客户端的简单易操作也让受众人群越来越广泛,接受度比纸质媒体更高,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更容易从青少年阶段抓起。
根据有关报道,2015年,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就曾利用互联网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地震科普知识竞赛,利用当时先进的流媒体技术分设几个核心模块供网民参加竞赛,内容设计有趣,受众人群广,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显著。如今,智能手机普及,运用新媒体组织类似的知识竞赛,可以确保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都能够参与。
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只要熟悉了解新媒体这一传播媒介所具有的特点,对防震减灾的工作就会产生良性的推动作用。
新媒体对科普宣传带来的潜在风险
新媒体在为突发性灾难事件预防科普工作创新宣传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可忽略。信息通过新媒体客户端传递的即时性也说明万一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人们也会第一时间收到,给大众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信息出现了真假错乱时,如何去澄清谣言力证真相又会花费时间,这与新媒体创新的出发点是相反的。比如2020年2月3日,搜狗输入法端向其用户推送了一条“河北兴隆发生12级地震”的错误预警,影响了近5000名用户。虽然当事人及時在微博上致歉澄清,但是这种错误依然无法做到完全避免。一些人在社交平台为了博眼球求热点,无端造谣出关于地震发生的不负责言论也会影响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开展。所以,以新媒体为主导的创新科普宣传工作,在利用好其优点的同时,也要做好规避风险的工作。
如果一篇新闻报道想要在电视节目中播出,就必须做好前期联系工作,向被采访者或者新闻当事人进行提前沟通,明确采访意向。而新媒体只需要通过一条微信、一条微博就能够将消息快速传播,其传播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新闻传播理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必须要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决策进行解读,帮助社会公众对政策进行深入了解,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能够为公众提供在线交流、沟通、答疑解惑等渠道,方便社会公众参与讨论。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新闻事件的发布者、传播者,这样就难免造成谣言满天飞,很容易引起社会群体性事件。例如今年春节期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同时,各种谣言充斥社交平台,医用口罩价格飞涨、双黄连口服液销售一空,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传统媒体在面对这种突发性事件时,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辟谣,即便辟谣之后也依然无法完全消除公众的恐慌情绪,给防疫工作开展造成阻碍。
结语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兴起对突发性灾难事件预防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科普工作的创新宣传可以通过新媒体具有的即时性、双向性、成本低和受众人群较广的特点来开展,但是依然要重视新媒体会带来一些信息混乱的缺点。因此,新媒体的创新宣传工作还需要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帮助大众了解突发性灾难事件预防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社会大众的科学知识素养,共同构建新时代科学减灾体系。 (作者单位:山西省地震局)
参考文献:
1.王 铮,张小东,吴婧:《新媒体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考》,《国际地震动态》,2016(5)。
2.周 琳:《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8)。
3.王璐琪:《新时期突发灾难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失衡》,《新闻研究导刊》,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