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背景下定县文艺大众化实验
2020-05-09曾宪章张亚玲
曾宪章 张亚玲
摘 要:1910至192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日益衰败,以上层精英和下层志士为代表的社会改革家关心国家民族前途,抱着“民族再造”改良思想,实施自己的农村改造计划,掀起乡村建设运动的高潮。乡村建设是较为系统的农村现代化模式创新,包涵多维思想主张和具体实施路径。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1926年,晏阳初带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成员赴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实验和乡村建设,在实施文艺大众化上成效显著,尤其是熊佛西主持的农民戏剧实验取得突出成绩,还有其它知名学者专家也为定县平民文艺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乡村建设;定县;文艺大众化实验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9.013
乡村建设是在近代屈辱多难的历史进程中,民族英杰从中外比较的视角中重新反思、审视民族现代化时所探求的一条自我变革的道路和模式。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江恒源在《两个名词的解释》中认为:“乡村建设(‘农村改进)是就一个农村或数个农村,划成一个适当的区域,依照理想的能实现的预定计划,用最完善的最经济的方法技术以化导训练本区以内的一切农民,使全区农民整个生活逐步改进,由自给自立以达于自治,完成农村的整个建设。”江恒源指出乡村建设包含文化、经济和政治三个大的方面,以此构成农村建设的整体。乡村建设的主要表征是一些从事乡村教育的机构、学术团体、大专院校以及个人纷纷进入农村开设实(试)验区,把重心放到农村,将乡村建设理论付诸于积极的社会实践。当时在乡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活动家有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以及其他一些高校团体和个人,他们纷纷创办乡村建设实(试)验区,取得了突出成绩。据统计, 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全国从事乡村建设的团体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试)验区有1000多处。晏阳初是享誉国内外的平民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近代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成立社团,创办平民学校,1923年,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 (以下简称平教会)。平教会起初在城市以平民、士兵和妇女识字教育为主要内容进行活动,后来因为意识到中国绝大多数的文盲在农村,为推进平民教育,1926年,他率领平教会总机关全体成员和家属迁往河北定县农村,开展平民教育实验和乡村建设。定县文艺大众化实验即在此背景下展开。
1 乡村建设大构架下的文艺大众化实验
晏阳初秉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针对民族衰老、堕落和涣散的沉痛现实,强调“民族再造”,提倡“除文盲,做新民”。深入农村进行乡村建设的时候,他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农民身上普遍存在“愚、穷、弱、私”四大病害,这四大病害互为因果,以致愈愚愈穷,愈弱愈私,于是晏阳初积极主张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彻底铲除农民身上的痼疾。为此,实施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以此使广大农民成为具备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的“四力”新民。为了完成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使命,晏阳初始终注重其工作的实验性质,他指出“我们今天以定县为一个大的活的实验室,……是来在人民生活上研究实验,将以研究的得失经验,得出一个方案,贡献于国家社会。”平教会在河北定县开展的文艺教育的工作,就是要解决愚的问题。从文字和艺术教育入手,首先使人民认识基本的文字,得到求得知识的工具,以为其他一切乡村建设事物作准备。属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宽泛,具体包括文字研究、學校开办、教材编制、教法研究,以及乡村教育制度的建立。为此,平教会以常用字编印了《平民千字课》《高级农民课本》《平民字典》,内容是专门针对农民围绕平教会所提倡的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展开,为平教会所倡导的“除文盲、作新民”的总目标服务。这方面平教会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较快地扫除了文盲,增强了农民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为以后进一步的组织、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推进文艺教育,平教会在组织系统上专门设立了艺术教育部,平民文学部,戏剧研究委员会等学术性较强的研究委员会,从组织上给予平民教育以保证。艺术教育是文艺教育的一部分,它包括图画、音乐、广播无线电三个部分。都能结合民间文艺、乡风民俗、寓教于乐,培养了农民的审美情趣,提升了艺术鉴赏水平,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很好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平民文学研究是文艺教育的重要内容,平教会的平民文学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通俗文学的采集和整理上。的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通俗文学作品,忠实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是通俗文学的创作主体,而且还是其主要的欣赏观众。平教会平民文学部编印了数量巨大的《平民读物》,内容仍基于平教会的宗旨目标,但是题材丰富,体裁多样,通俗易懂,既贴近农民生活与时事,又宣传了科学、爱国思想,被称为平民的百科全书。“九一八”事变以后,平教会特意编辑了《国难教育丛书》,其中有的就国难期间政治、经济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也有一部分关于抗敌救国的历史或现实故事。此外,还不遗余力地普及科学知识,除了生计、卫生方面的外,编入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常识,如《谈天》《说地》之类,深受农民欢迎。平教会的平民文学研究中值得一提的是采集和整理了大量的秧歌、鼓词和其他民间文艺作品。结集为《定县秧歌选》出版,选集真实地记载了农民的现实生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农民的喜怒哀乐,是具有民族形式、地方特色、为农民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作品。另外,采集鼓词并印成平民读物的有《小姑贤》《鲁达拳打镇关西》等,连同改编秧歌共有20余种。还采集了散落在民间的大量的歌谣、歇后语、谜语、谚语、故事笑话等,共计7万字。
晏阳初非常重视戏剧在平民教育中的作用,他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中借鉴熊佛西的戏剧思想总结道:戏剧在平民教育上至少有五种力量,它能焕发农民意识向上;能抒发农民情感;介绍一般常识;施行公民训练;提高农民的语言。实验表明,农民不仅能够接受话剧,而且能够表演话剧。并且进一步提出了“戏剧教育化,教育戏剧化”的主张。平教会在河北定县进行文艺教育,最具有文学性、创新性,影响最著的应该是熊佛西从事的农民戏剧研究与实验。熊佛西从1932年到1936年在定县进行了持续5年的农民戏剧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今天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个大知识分子,投足田间,献身艺术,全身心倾注于农民戏剧运动,赢得赞誉:“熊佛西在农民戏剧运动的目的对象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上都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在开展农民戏剧教育农村戏剧活动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2 中国话剧艺术的先驱和领头人
熊佛西是我国话剧艺术的拓荒者和奠基人,现代著名的戏剧家,他不仅在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导演等方面成绩斐然,而且在戏剧活动特别是在戏剧教育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是老一辈戏剧家中建树卓著、影响广泛,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人士。从1920年代在戏剧界风云突起,一直到1960年代中期因病去世,熊佛西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戏剧事业,虽历尽种种挫折和困厄也矢志不渝。著名戏剧史专家田本相指出,“在各种文学样式中,戏剧因其自身的特性而与社会的关系有着得天独厚的直接性和广泛性。……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洪流冲垮那座横阻中外文化交流的堤坝以后,戏剧在世界文坛上的显要地位,及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作用,便立即引起中国戏剧界的注意和向往。”从中学时代起,熊佛西就对别于旧戏的话剧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北平燕京大学读书期间,专业学习之余,他几乎把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戏剧上,出演过多个戏剧角色,编写了以《青春的悲哀》为代表的同名剧本集子,创办了《燕大周刊》并成为第一任总编辑,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组织“民众戏剧社”,宣扬“爱美剧”,后又加入文学研究会。“五四”时期,熊佛西因戏剧创作而崭露头角,到1930年代在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戏剧教育方面取得全面丰收,步入其戏剧生涯的成熟期。早在1920年代,他就与田汉齐名,赢得了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的赞誉:“与其说田汉是南方戏剧的权威,则熊佛西氏便是北方剧坛的泰斗了”。是之谓“南田北熊”,声名大噪。在近半个世纪的时期内,熊佛西一直在话剧园地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一生创作了二十七部多幕剧和十六部独幕剧,生前就有七种之多的戏剧集子出版,单从戏剧创作来看,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多产的剧作家。在戏剧理论上,他于1920、1930年代写过《佛西论剧》《写剧原理》《农村戏剧大众化之实验》等专著,广泛地从戏剧社会学、美学和戏剧艺术的本质等方面较为明确地阐明其戏剧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最为辉煌的是他在戏剧教育方面的成就。在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实践和推广他的戏剧理论,他的努力使他成为中国戏剧界独树一帜的戏剧教育家,用“桃李满天下”来概括他一生的戏剧教育活动绝非夸张。在旧中国,他为戏剧事业的开风气之先立下汗马功劳,起了筚路蓝缕开荆辟棘的作用;入新中国,他紧跟时代步伐,在戏剧事业的新天地里辛勤劳作,大展宏图。从1920年代最早的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主任教授(后改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到1960年代的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从课堂教学到演剧指导,从各处讲学到外聘教授,从理论阐发到各种戏剧活动,熊佛西恪守了一个戏剧教育家的职责,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戏剧人才,成为同人和后学景仰的楷模。总之,熊佛西的戏剧活动构成了我国话剧史上辉煌的篇章,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熊佛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主任后,承担了教学管理双重任务,一心把戏剧系办成“训练各方面人才的大本营”和“新兴戏剧的实验中心”,对普及话剧艺术、培养话剧人才功不可没,在当时就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也赢得了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和欢迎,其流泽披于今天。值得指出的是,熊佛西以戏剧系学生为核心,同余上沅一起成立北平小剧院,公演中外话剧,虽然活跃了冷寂的北方剧坛,也使熊佛西陷入受众面少,戏剧形式创新突破不够的困境,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去河北定县农村搞戏剧大众化实验的非凡举动。定县时期,熊佛西秉承一贯的教育思想,将戏剧理论和表演实践结合起来,甚至根据农村和农民的现实情况,更加注重戏剧演出活动,以教促演,以演促教,新成立了定县农民实验剧院,以平教会礼堂为主公演,有时也到农村巡回演出,后来又组建了十多个农民剧团,还建造了几座规模相当大的实验露天剧场,极大地方便了演出,以致定县农村的演剧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他招收过两届练习生,每期训练时限为两年,结合排戏、制景,讲解、讨论各种戏剧知识,还教授导演原则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培养出一批戏剧骨干。并且在东不落岗村和西建阳村重点组建了两个农民剧团,由戏剧研究委员会负责团务及指导公演,借助演出又训练了一大批农民演员。有了准专业和业余相搭配的戏剧人才,以及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农民剧团,就给进一步的戏剧实验打下了良好的组织、人力基础。为了适合农民演剧需要,熊佛西还自己创作了多部反映农村现实,贴近农民生活的戏剧作品。比较重要的有三幕剧《屠户》,揭露了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活画出他们丑恶的嘴脸。另作三幕剧《牛》,以一个善良的农民在苛捐杂税重压下的悲惨境遇,真实地揭示出农村经济的破产,反动统治的苛酷。《过渡》则表现了农村阶级的对立和农民的反抗。这些新创作的农民戏剧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情感需求,符合农民审美眼光,暴露了农村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一定的认识性,深受农民喜爱。因为是自觉的农民戏剧大众化实验,熊佛西凭借扎实的戏剧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戏剧创作经验,结合自己在定县的实际体验,先后撰写出许多理论文章,主要就农村题材剧本的创作和农村演剧等问题总结出独特的艺术经验,后结集为《农村戏剧大众化之实验》,将零散的经验上升到系统的理论。许多新的艺术探索廓清了人们在戏剧大众化方面的模糊认识及错误思想,给人们以新的启发和借鉴,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都具有難以替代的重要价值。
3 烛焰映照下的美丽光圈
文艺教育在平教会所推行的四大教育中占据首要位置,发挥着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除了熊佛西领导的农民戏剧实验因为经历时间持久,成果众多、影响很大而在定县文艺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外,还有其它许多知识分子也为定县平民文艺教育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其中不乏当时颇有声名的大知识分子和富有热情、才华与活力的年轻人:如陈筑山、瞿世英(菊农)、陈治策、孙伏园、汤茂如、杨村彬等人。定县的文艺教育由平教总会平民文学部主任陈筑山具体负责实施,陈筑山留学日美十余年,曾担任国立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因有感于晏阳初的鼓动,为造新民,建设民主中国,慨然参加平教会,尽心尽力作好管理工作,还参与平民文学读物的创作及审定。比如平教会曾编印过一整套以杰出历史人物重要生平为内容的《历史图说》,将生动的历史故事和相应的图画展示结合起来,以册页形式石印而成,采用图文一体、视唱结合、总分互应的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成为农民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作品。当时《历史图说》共选定30多位历史人物,编成约37套,有《廉蔺之交》《荆轲刺秦王》《精忠报国的岳飞》《杀身成仁的文天祥》《周处除三害》等农民朋友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有现实针对性地宏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农民爱国、做人等优良品质。平教会社会调查部李景汉是留美社会学硕士,主持定县全县社会调查时,把定县的秧歌剧搜集起来,编为《定县秧歌选》结集出版。平教会平民文学部干事席征庸利用半年时间,对定县流行的大鼓书进行了辛苦搜集,共约60多万字。平教总会平民文学部干事瞿世英(菊农),是中国学生在美国哈佛大学荣膺教育学博士第一人,在美国时就曾和熊佛西、梁实秋、余上沅等人搞中华戏剧改进运动,回国后志愿参加平教总会,成为在平教总会工作时间最久的人。平教总会视听教育部主任郑锦(耿裳),曾经创办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凭一腔热血和才能为平民教育服务。曾经留学法国的孙伏园,是当时著名的编辑和学者,办刊经验丰富,社会效果显著。他于1931年暑期到定县主持平民文学部工作后,主编《农民报》,根据乡建实验的总体要求,几乎每一期,他都结合大的形势或报纸内容写一篇近于“社论”一类的短文。报纸除了主要讲解农业知识、服务生计教育之外,还刊登了大量带有文学性、趣味性的小说、故事、谜语、歇后语、漫画等内容,版面活泼,内容充实,成为农民获取文化知识,怡情悦性,表达心声的有效平台。
定县戏剧工作委员会干事陈治策也是著名的戏剧教育家和导演。定县时期,陈治策编写了《鸟国》等话剧,还和戏剧研究会同人先后指导西建阳村和东不落岗村两个大的实验农民剧团公演,反响很好。杨村彬是熊佛西的学生,32年暑期毕业,在熊佛西的帮助和支持下,积极协助熊佛西、陈治策从事定县农民戏剧工作。熊佛西给予精心指导、热情鼓励,从编剧、导演到表演和舞台诸工作,都放手让他去闯,大胆尝试,在创作和导演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作的作品有《龙王渠》,执导的《过渡》取得极大成功,引起全国反响。
总之,定县的文艺教育,细分起来有三方面的成绩:一是文化识字教育;二是通俗文学知识的修养;三是农民戏剧实验。三个方面渗透、包容又相互促进,其中尤以熊佛西主持的农民戏剧大众化实验最为独特、影响至大。文艺教育及农民戏剧大众化实验所取得的成绩,既是乡村建设成就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以熊佛西为核心和灵魂的团队集体努力的产物,是由十分的热情和一流的人才组成的团队同心协力、紧密配合之下集体汗水与智慧的结晶,集体成员相互启发,共同创新,才结出了令人可感可叹的硕果。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烛焰般的熊佛西时,也不应忘记其周围众多骨干和普通成员构成的光圈,甚至热情参与、积极配合实验的定县农民剧团演员以及一般群众都值得我们加以关注,重新予以审视。
参考文献
[1]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李济东编.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4]陈多,袁化甘,丁罗男,等编选.现代戏剧家熊佛西[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5]熊佛西.熊佛西戏剧文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