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微生态差异性及其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

2020-05-09张娟徐少勇赵晓宏黄雪张根生周庆元

肝脏 2020年4期
关键词:糖脂单纯性脂肪肝

张娟 徐少勇 赵晓宏 黄雪 张根生 周庆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酒精性肝炎病理相似但无饮酒史的综合征[1-2]。目前临床上对NAFLD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但大量研究认为在多种致病原因中,肠道内细菌过度繁殖、移位、肠道通透性变化等所致的肠道疾病,是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3]。有研究表明,NAFLD的发展与机体糖脂代谢异常相关,糖脂代谢异常可增加肝脏与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4]。本研究探讨NAFLD患者肠道内微生态差异性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经三二〇一医院诊治的NAFLD患者121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10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66.35±5.34)岁;观察组男60例,女61例,年龄(64.23±5.1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将观察组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单纯性脂肪肝组(n=50),NASH组(n=40)和肝硬化组(n=31)。单纯性脂肪肝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65.91±4.23)岁;NASH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66.54±5.41)岁;肝硬化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66.32±5.51)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标准[5];②未合并显著血管病变;③未合并甲状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④无长期饮酒史或乙醇量≤139 g/周。排除标准:①病毒性、药物性肝炎;②近期服用微生态调节剂或(和)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其他糖脂代谢紊乱病症,如糖尿病。

二、方法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资料。采集全部研究者5 mL手肘处空腹清晨静脉血,使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化学发光法,通过Autobio A2000 plus仪器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新鲜粪便标本2份,分别装于无氧瓶和无菌瓶中。称取0.5 g粪便置入4.5 mL灭菌注射用水(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2021265)中作为肠道菌群检测。分别置于10-1、-3、-5、-7、-950 μL稀释液于培养基上,选取肠杆、球菌、双歧、乳酸杆菌,酵母样真菌为肠道微生物培养代表。分别选择相应的培养基进行实验,包括兰琼脂平板、养血平板、沙氏培养基、血琼脂平板、营养琼脂。酵母样真菌放入25 ℃ SPM型孵箱(宁波江南仪器厂)中培养2~3 d,采用抽气换气法培养厌氧菌2 d,采用35 ℃孵箱培养需氧菌1 d。最后采用DW-M80型微生物鉴定系统(杭州大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细菌鉴别与细菌个数计量。上述实验耗材均购于上海晶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且全部实验严格按说明书执行。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使用t检验对比组间计量资料,多组间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指标对比使用Snk-q检验;使用卡方(χ2)检验对比计数资料;分析肠道微生物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对照组与观察组肠道菌群对比

观察组乳酸、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个数低于对照组,且肠球菌、肠杆菌菌群个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对照组与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且FBG、FINS、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NASH组、肝硬化组、单纯脂肪肝组患者肠道微生物比较

NASH组、单纯性脂肪肝组酵母样真菌、肠球菌、肠杆菌个数低于肝硬化组,且双歧、乳酸杆菌数量高于肝硬化组(P<0.05);单纯性脂肪肝组酵母样真菌、肠球菌、肠杆菌个数低于NASH组,且双歧、乳酸杆菌数量高于NASH组(P<0.05)。见表3。

四、NASH组、单纯性脂肪肝组、肝硬化组患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肝硬化组FBG、FINS、TG、LDL-C指标高于NASH、单纯性脂肪肝组,且NASH组、单纯性脂肪肝组HDL-C、TC高于肝硬化组(P<0.05);单纯性脂肪肝组FBG、FINS、TG、LDL-C指标低于NASH组,且HDL-C、TC高于NASH组(P<0.05)。见表4。

五、肠道微生物数量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

糖脂代谢指标与酵母样真菌、肠球、杆菌呈正相关,与乳酸、双岐杆菌呈负相关(P<0.05)。见表5。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肠道菌群对比(个,±s)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比较(±s)

表3 单纯性脂肪肝组、NASH组、肝硬化组患者肠道微生物比较(个,±s)

注:与肝硬化组比较,aP<0.05;与NASH组比较,bP<0.05

表4 单纯性脂肪肝组、NASH组、肝硬化组患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比较(±s)

表5 肠道微生物数量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

讨 论

有文献报道,机体内肠道微生物对脂肪具有调节平衡和沉积作用,肠道微生物在其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6]。而NAFLD可通过肠-肝轴受肠道微生物影响。另有既往资料显示,NAFLD患者多伴糖脂代谢水平改变,且患者体内肝酶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糖脂代谢紊乱[7]。

有研究表明,正常机体可快速对葡萄糖进行分解,但NAFLD患者对葡萄糖分解能力下降为正常机体的一半[8]。提示NAFLD可降低患者糖代谢能力,从而促进该病发生。FBG在诊断糖代谢异常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指出,FBG水平易受肝功能、神经因素、药物、内分泌激素等因素影响,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最为可靠[9]。FINS可检测人体血糖下降与蛋白质、糖原、脂肪合成能力,若人体胰岛组织受内源或外源性物质刺激时,能将分泌的蛋白质激素置入机体血液中,发挥其作用。TG为脂质组成成分,其主要来源于内源或外源性物质,正常机体血浆中TG维持着动态平衡,当机体TG动态平衡遭受破坏时,易出现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10]。TC为机体血液中所有脂蛋白内含胆固醇之和,主要储存和合成器官以肝脏为主,而检测该项指标主要反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低。LDL-C主要是将胆固醇运输至肝外组织的运载工具。当机体转化功能出现障碍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出现降解,能使其LDL-C清除能下降,最终出现动脉粥样斑块。研究结果提示,NAFLD患者存在严重的糖脂代谢紊乱,且病情越重相关指标水平越高,与上表述结果相似。研究表明,人体内LDL-C含量和心血管疾病相关,且呈正相关,当LDL-C含量越高则病情越严重[11]。HDL-C为抵抗机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脂蛋白因子,能将肝外胆固醇输入肝脏内后行代谢运动。有研究指出,人体HDL-C高低与人体心血管发生病变相关,且体内HDL-C量越低病情越重[12]。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在NAFLD的病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3]。而肠道微生物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构成。有文献报道,肠道微生物构成和种数与肠内微环境、饮食、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机体内正常菌群参与机体消化吸收作用,且促进脂肪分解[14]。本研究菌群中,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为条件致病菌,能对有机化合物、有机化酸、发酵糖等通过氧化反应取得能量。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分布于人体消化道内,为重要病原菌,可引起机体感染发生,出现一系列感染疾病,具有耐药性,且治疗困难。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为有益微生物,储存于胃肠道中,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乳酸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其被公认为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与维护机体健康功能,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作用[15]。酵母真菌为条件致病菌,易引起肠道感染。本研究结果提示,单纯性脂肪肝病患者肠道微生物未显著失去平衡,病情发展为NASH、肝硬化时,肠道内菌群已明显失去平衡,也说明了NASH患者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肠道内致病菌过度生长的情况,与上述结果一致。进一步分析肠道微生物与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发现糖脂代谢指标与肠球菌、酵母真菌、肠杆菌相关,且呈正相关,与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呈负相关。说明NAFLD患者与体内肠道微生物与糖脂代谢具有一定相关性,且较高糖脂水平其病情越严重,而肠道微生物也可影响病情发展。

猜你喜欢

糖脂单纯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糖脂康平颗粒对糖脂代谢紊乱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孕妇妊娠中期糖脂代谢紊乱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