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
2020-05-09梅贤玉
梅贤玉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江苏 常州 213017)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代表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机体无法正常进行糖代谢。从年龄角度上来看,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而老年糖尿病则是比较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糖尿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引起诸多并发症,心血管疾病是其中一种,因此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本文将针对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例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57.63±4.45)岁。实验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平均年龄(58.21±4.29)岁,所有患者全部排除全部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疾病,经过数据分析可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相关护理活动均按照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护理要求进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添心理护理相关措施,具体包括:对患者进行完整的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当前情绪状况,明确患者现阶段治疗依从度,根据患者自身社会地位、家庭条件、家庭环境等信息进行了解分析,重点掌握患者当前存在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1]。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主动与患者聊天,主动关心患者的身体情况,积极向患者询问当前的身体感受,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很定当前治疗效果,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并且在交谈过程中了解到患者当前存在焦虑紧张等不利情绪的根本原因,针对根源进行心理疏导。最后强化家庭支持,向患者家属详细阐述患者当前病情并且明确积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一事实,要求家属对患者投以更多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怀,有效消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紧张焦虑情绪。
1.3 评价指标
1.3.1 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为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表,每个问题共有三个选项,每个选项给分不同,问题总分为100分,根据总得分评价护理满意度,共分为四个层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非常满意,75至90分为比较满意。60至7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2]。
1.3.2 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比
以护理后血糖水平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别对比护理前后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
1.4 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表示为(n/%),P<0.05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为62.00%,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2.00%,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比
对照组患者护理后餐前血糖为6.3±1.7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8.9±1.5 mmol/L,实验组患者护理后餐前血糖为5.4±1.5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7.2±1.4 mmol/L,两组患者护理后餐前血糖t=2.80,P<0.05。餐后两小时血糖t=5.85,P<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血糖控制水平更好。
3 结 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在病情上相对比较严重,患者血糖较难进行有效控制,且患者自身心理负担比较重,老年人对自身生命非常看重,在住院期间常会感到人生走到了终点因而产生不利心理情绪,有些患者甚至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这种情况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很难对患者治疗及康复起到良好作用,护理满意度偏低,且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差,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而科学应用心理护理理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升治疗依从度,并且能够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提升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变化的了解程度,护理人员能够根据自身了解情况有效调整护理方案,提升护理质量[3]。从本文研究数据来看,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结合心理护理相应理念实施科学的护理工作将护理满意度从62.00%提升至82.00%,且患者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改善,相较于常规护理下患者治疗后餐前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上来看,应用了心理护理方式的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