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 在呼吸科的应用与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5-09杨丹阳

关键词:呼吸科治疗仪针对性

杨丹阳

(揭阳市慈云医院,广东 揭阳 522031)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的应用逐渐广泛,其能够通过给予高流量的湿化氧疗方案,连接不同装置,实现经鼻导管、面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多个渠道的治疗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据相关文献报道,国外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的应用率已超过77%[1-2]。为深入探究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向,本次研究抽取我院中收治的33例呼吸科患者予以针对性治疗与护理,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科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33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并辅以相应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52.94±2.51)岁;病程1~8 d,平均病程(3.8±1.5)d。

1.2 方法

在接受呼吸湿化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的气流较多,且携带有明显的加温、加湿效果,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给予大量的湿化液,因此患者在随着流量增加的同时,其湿化速度将同比增长,因此湿化液的消耗速度需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需每日定时观察其湿化液剩余量,及时补充,观察无菌注射用水的质量,从而预防干烧现象的发生。在接受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的过程中,需定期检查患者痰液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33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脉搏(HR)、呼吸(RR)、BP水平,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SpO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33例患者接受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后,其HR、RR、BP水平均有显著改善,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HR、RR、BP水平对比()

表1 治疗前后患者HR、RR、BP水平对比()

组别 n HR(次/min) RR(次/min) BP(mmHg)治疗前 33 110.21±19.52 23.15±1.96 117.26±12.72治疗后 33 87.54±13.38 21.28±5.32 85.36±14.24 t-14.954 3.321 6.514 P-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在呼吸科中,近年来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的应用不断得到普及,多见于呼吸衰竭、低氧血症等疾病,统计相关研究资料可见,氧疗已逐渐发展为针对呼吸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针对呼吸衰竭及低氧血症等呼吸系统疾病,传统的有创通气治疗措施往往无法彻底改善其自身病情,并且有一定的几率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异物,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预后安全。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方式的普及不断完善;其中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在多个方面均具有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呼吸科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辅以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治疗安全性,稳定患者心率、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呼吸科治疗仪针对性
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在呼吸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PDCA循环管理理论在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