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读,读出无限精彩

2020-05-08张蕾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同学

张蕾

叶圣陶先生将美读定义为情感阅读,那么何为情感阅读?情感阅读就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深层的交流,这种交流虽然无声,却能给人带来一种精神能量,而这种精神能量就像疫情当前的那些逆行者,悄然走近了每个国人的心底。美读,既是对学生阅读文本的要求,也是教师引导艺术的呈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要在小学阶段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孕育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美读恰恰是一个有利的途径。美读却可以为学生带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和绵绵深情的语言氛围中,使学生彻悟文字情感,这样在朗读的时候才会由口人心。

给予朗读时间,引导学生情感朗读

文章不通,何以现真意?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美读,就需要给予学生充分地朗读时间,没有时间和信任,就没有学生的情感融入,也就没有阅读的效果,美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是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師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辅助学生美读,于此同时,激发学生深层阅读的欲望。

例如在《白鹭》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深情朗读,这是一篇散文,而却给我们带来了很美的朗读体验,“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想象画面,感受白鹭的美好姿态,体味这篇文章的语言美,反复的读,读出美感,下面,我为大家播放音乐,大家配乐朗读,时间充足,大家不用担心,相信你们会读出自己的真实感悟。”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放松身心,带有情感化的朗读了,而在配乐中,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情感与音乐之间的融合性,于是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音乐舒缓的时候,我们要读慢一点,而音乐声音强的时候,我们要读的有力一些,懂了吗?”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了情感、文字与音乐的融合,读出了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对于文字语言的理解力和感悟力。

在学生的阅读中,教师要信任自己的学生,为其消除阅读障碍,诸如一些生字词,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在正确的方法指引下,让他们与文本亲切的对话,感悟作品的情感,体会文章中寄予的种种深情。

抓住重点朗读,指导学生咬文嚼字

小学语文文本中有很多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发展,而文章中的点睛之处也值得每个学生去寻味,朱光潜先生在议论文《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我们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在朗读的时候,越是那些牵动自己内心的文字越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澄澈每个学生的心灵依靠的就是这些打动人心的文字。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重点句子进行深入的研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联想,置身作者的创作情境中,与作者一起走进情感的世界中。

例如在《走月亮》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重点词句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揣摩,自己去研读,“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些句子写的好?能为大家读一下吗?”学生们都很积极的读起来,但是很多同学在读的时候没有情感的融入,有的同学读的这句话—一“细细的流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个句子非常美,美的不可胜收,但是在学生的口中就变成了平白的话语,让我们失去了想象的机会,那么教师可以稍加指导,让学生去反复的读,反复的感悟,“这句话中有着一种朦胧的美,流着香味和月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轻轻柔柔的,充满着梦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茅塞顿开,多次朗读后终于体悟到了这句话的奥妙。

在整个美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地发挥出主体作用,自己寻找关键词句,自己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深意,从而从根本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以及文本传递出来的育人属性。

尊重个性朗读,彰显文本创新魅力

朗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都会因生活经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美读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的,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品质为目的的阅读形式,这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育人目标。美读,需要学生的自主感悟,感悟文本精神是学生主体的事情,充满着变数,而不变的就是教师要守住自己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更大的品味空间,凸显语文的学科品质,让学生在美读中加之自己的生活感受,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感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剃头大师》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这篇课文充满着童趣,语言也比较诙谐,这样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会不同,有的同学读出了笑意,有的同学读出了无奈,大有“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的境界,教师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时候,也要指导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不是只有枯燥的学习,你要有一双发现乐趣的慧眼,去看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值得回忆和遐想的日子。”在美读的时候,要充分地尊重自己的内心,与作者一起笑,一起感受,这样学生才会受到作品的感染,感悟到童年的美好,教师也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美读,就是要走进每个学生的心间,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读懂文章,带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在文字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感悟语文的魅力,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需要教师的保护,更需要学生的内心感悟,让学生用自己的美读体验窥看生活百态,懂得人间真善美,这才是教育的成就。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读,凸显语文之美;美读,展现学生思维情感;美读,走进每个学生的心间。美读是情感化的朗读,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真正用课堂为学生的品质发展服务。

(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同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