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斗新时代 筑梦新长城

2020-05-08赵东明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校校区办学

赵东明

南京市江北新区是国家级经济新区,优先发展教育惠民生。为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放大优质教育资源,2017年8月组建“扬子一中教育集团”,以扬子一中为集团本部,原长城中学为分校,采用“名校+乡校”模式,实行一体化办学,一校两址,同步发展,合作共赢。集团化办学两年多来,成果丰硕、令人瞩目。

35年的办学业绩已让扬子一中成为本地区颇有影响力的名校。作为集团校的基层党组织,如何实现集团化办学的效益最大化是近阶段教育集团党建工作之重点。只有集团内深度融合,实现抱团优势,逐步扩大辐射覆盖面,为新区的教育发展创新思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经过广泛征求多方意见,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研究与工作目标:

1.党组织促进学校哪些领域的有效融合,才能提高集团办学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党组织要实现两个校区各领域、各部门一系列管理体制的有效并轨,推动集团内融合发展,使名校更名,分校更优。

2.党支部在促进集团内部融合发展中能起到怎样的引领作用。

作为政治核心,引领和促进的前提是先进行教育集团内部管理及融合现状调查研究及分析,寻求对策,确定今后的重点工作方向。

3.党支部应如何发挥行政的高效执行力而保驾护航。

党支部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政令畅通、高效执行、上下一心。从党建活动出发,探索不同特质的学校深度融合的方法和路径。

自教育集团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确定思路,明晰方向,探索融合之路。

党组织确定了“传承长成教育之魂,融合幸福教育之美”为融合初期的办学方向,努力实现两校管理互通、制度共建、课程同构、研训联动、质量同进、资源共享、文化共育的深度融合。

党支部发挥统领作用,坚持边调查、边实践、边研讨,走进本区周边小学调研,深入了解生源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探索小初衔接,不断找寻新的发展结合点。

2.加大宣传、统一标识,寻求文化认同。

通过党员大会、教工大会,行政管理团队会议等多个层面的会议。党员同志开诚布公,大力向社会宣传教育集团成立意义,描绘未来新蓝图。

党员同志殚精竭虑,身先士卒,想方设法为广大师生服务。统一标识元素,寻求文化认同。让师生、家长切实感受到集团校成立给长城分校带来的巨大变化。

3.搭建平台、交流人员,实现管理互通。

党管干部,党员先行。教育集团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管理、德育和教学、科研等联席会议定期沟通、研究学校发展的各项制度、措施,实现集团内的有效融合和发展。

集团校实行内部管理人员一体化交流使用。党员同志带头跨校任教,设立“党员示范岗”,为其他老师树立表率。

4.创新机制、加强合作,培育教育力量。

“向我看、跟我干,我的岗位是模范。”党组织安排本部不同学科的党团员教师到分校开展“送教”活动。“借水养鱼”、“双导师制”等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应运而生。

以集团校为单位,成立“教师志愿者”团队,将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提升为志愿精神。一名党员一面旗,重点抓好研修提质量。

5.立足体验、丰富活动,追寻幸福成长。

党员同志精心策划:新学期开学典礼、专题升旗仪式、国家公祭日活动,培养学生的仪式感;校园师生大合唱增强了各班级的集体凝聚力,活跃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科得以延展,让学习不再单调。

党支部牵头开展了大合唱、跳绳、球类等文体活动,校园“金点子”征集,教职工厨艺大赛,校园大讲堂等多种活动,丰富教师的教育生活,增强团队协作,感受“幸福教育”之美。

风雨多经辉煌路,关山初度志弥坚。

在党组织调控下,明确工作制度、创设学校特色、树立共同目标,发挥党员所长,领跑共同进步,汇集众人之力,教育集团特色鲜明、辐射广远,深受广大人民青睐。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抓手,以科学规范管理、创新发展为策略,顺势而为,按部就班,探索教育集团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把教育集团发展成环境美化、队伍优化、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教育品牌。

新挑战带来新问题,目前还存在的需要改进之处:

1.分校新校区已投入使用,党组织如何发挥领导力,让其尽快在本地区脱颖而出。

2019年8月,原长城分校正式更名为“扬子一中教育集团松杨路分校”,实现了华丽的嬗变,办学条件跻身于本地区先进的行列。党组织义不容辞地要积极谋划,发挥领导力,借助本部的名校光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积极多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让新校区尽快在本地区脱颖而出。

2.“择校”现象依然存在,党组织如何化解这个社会难题。

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目前分校招生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未达到理想状态,家长盲目“择校”的现象依然存在,党组织如何化解招生工作难题,让两个校区真正实现招生上的平等,逐步消除“择校”现象。

3.随着一体化办学的深入融合,各方面工作千头万绪,党组织如何用好人,发挥先锋作用。

党管人才,党组织更要当仁不让地发挥战斗堡垒的核心作用,以党员教师为先锋模范,把党员教师放到最需要的岗位上去,以点带面,实现办学价值的最大化。

4.管理干部队伍亟待优化,党组织公开竞聘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为适应新的管理形势,党组织高度重视学校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2019年6月,在两个校区公开竞聘集团校部分中层管理干部。该举措推陈出新,让更多有才干、有追求同志脱颖而出,走上学校中层管理岗位,给集团校两个校区的管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任重而道远,下一步研究计划与打算:

1.宣传是喉舌,党组织要因势利导,舆论先行,加大力度,做足文章,进一步放大集团化办学效应。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作为教育基层党组织,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加大力度,做足文章,放大集团化办学效应,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家门口的“好学校”。

舆论先导,统一口径,逐渐让社会各界接受与熟知。党组织号召两个校区要资源融通、相互借鉴、优势互补、超越创新、合作共赢,打造充满大爱情怀的教育新局面。

2.党组织在一体化办学进程职能的转变,迎接新挑战。

党政同心,党组织不能缺位,应积极转变职能,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服务,迎接新挑战。有效发挥名校的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满足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提升两个校区的发展潜力。

3.党组织要做好教育集团的办学目标及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合作共赢同推进。

顶层设计五年发展目标:“一年重稳定”(管理团队、教师队伍、规章制度),“二年求变化”(有效举措、管理方式、学校面貌),“三年谋发展”(规模扩大、队伍优化、质量提升),“四年有影響”(知名度高、有影响力),“五年成品牌”(老百姓口碑好的教育集团)。

(1)教师的“大融合”意识。集团内教师流动应成为常态,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求新求变,接纳包容,彻底打通集团内部的隔阂与界限,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家人”。

(2)建立“互助取暖式”教研模式。党组织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应建立“互助取暖式”教研模式,借助于本部教研的有利条件,实现资源共享,研修一体。

(3)成立“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党要培养人才,着眼于集团人力资源的长远发展,教师发展应有层次梯队性,结合区“五级金字塔”培养计划,有条不紊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定向培养。

梦想从探索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党组织尊重历史,平稳推进,着眼未来,整体发展。我们坚信:有了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所有党员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集思广益,发愤图强,求新求变,砥砺前行,扬子一中教育集团一定可以奋斗出一片更加幸福的新天地。

(南京市扬子一中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分校校区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The Impact of Celebrity Endorsement in Chinese Fashion Marke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urce Credibility
2019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本科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On the Qualification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