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饲养观赏鱼技术探讨

2020-05-08靳明平,苑修震

科学养鱼 2020年3期
关键词:水族箱观赏鱼换水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们对观赏鱼的需求与日俱增,鱼缸作为家居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观赏鱼作为流动的艺术品为生活增添了活力,可怎么养好一缸鱼,品种怎样选择,日常管理应该注意什么?下面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供参考。

一、观赏鱼品种选择

1.鱼缸大小决定了放养的种类 一般来说,80~120厘米的鱼缸适合放养金鱼(如鹤顶红、红狮子头、龙睛、虎头、国寿、鎏金等)、锦鲫100克/尾左右;80厘米以下适合小型热带鱼,如孔雀、小红草等20克/尾左右;150厘米以上适合体形较长的如锦鲤、龙鱼等。

2.个人爱好 有的人喜欢色彩斑斓的孔雀,有的人喜欢霸气十足的金龙红龙,有的人喜欢水中宝石的锦鲤,还有的人喜欢憨态可掬的金鱼,随着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每个养殖品种都有10多个规格供挑选。

3.鱼缸的结构 有的鱼缸有恒温加热功能,可以考虑热带鱼,没有恒温加热功能的可以饲养常温鱼如锦鲤、金鱼等。

二、鱼缸的清理

1.新缸开缸必须经过浸泡、换水、培菌过程,新缸因为有玻璃胶必须浸泡3~5天,换掉所有的水,然后再加水,加硝化菌培养鱼缸完整的生态系统,增强水的净化系统,鱼缸生态系统不同于外塘自然生态,外塘依靠太阳光和藻类,属于光能自养性,鱼缸主要是靠水的循环系统和硝化细菌进行分解代谢维系水体稳定。

2.原来养鱼失败的鱼缸必须经过彻底消毒,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可以用3%盐水浸泡48小时,然后换掉所有水,重新加水培菌,一般情况下水温20℃以上生态系统完全成熟需30天以上。

3.放鱼时间一般控制在养水30天后为宜,水的硝化系统完全成熟可以迅速分解鱼排泄的代谢物。

三、鱼缸的日常管理

1.放养 观赏鱼到家后需经过调温、消毒,一般温差不宜超过3℃,准备大盆,从鱼缸放适量水,将鱼袋和水一起放到大盆里,大约30分钟后将鱼倒入大盆,加高锰酸钾10~20毫克/升,浸洗10分钟左右,可缓解鱼运输途中造成的损伤,浸洗过程中最好增氧,以免造成损失。放养数量锦鲤一般按单数计,5、7、9、11尾为宜;金鱼和小型鱼类大多论对,5、7、9、11对为宜;按重量计,每立方米水不宜超过3.5千克,若数量过多,鱼容易生病且不易管理。

2.投喂 一般新鱼入缸3天后再喂饵料,新鱼入缸有个适应的过程,过早投喂会造成鱼抗应激能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开始时先少量投喂,每天1次,如果水温高于25℃,或者鱼缸过滤系统功能强大,可增加1次投喂,以喂后5分钟内没有剩料为度。

3.清洗和换水 投喂量过大的鱼缸须两天清洗1次过滤棉,15天左右换1/3的水,换水过多会造成观赏鱼应激。

4.疾病预防 一般情况下,只要鱼吃食正常,没有趴底蹭缸现象,鱼体表没有竖鳞发红现象,可以不用药。鱼缸是一个完整封闭的循环系统,外源病原菌很难入侵,只要投入品控制好,基本不生病。

5.常见鱼病

(1)水霉病:真菌性病害,最适温度13~18℃,受伤鱼体易被感染,是一种继发性感染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伤口处长出灰白色棉花状菌丝感染身亡。可用1%食盐水和0.04%小苏打混合液浸洗鱼体20分钟,每天1次,连用3次有一定效果。

(2)锦鲤疱疹病毒病:此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达80%~100%,发病水温23~28℃。病鱼游动无力,在水中头朝下、尾朝上的姿势漂游,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和水泡,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此病无特殊治疗方法,水族箱可以用升温加盐的办法,温度提升到32℃以上,并且按0.8%~1%的浓度加盐,连续3~5天有一定疗效。

(3)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尤其对室内观赏鱼危害严重,流行水温15~25℃,体表形成小白点,看上去像撒了一层盐。病鱼呼吸困难,身体消瘦衰竭而死。水族箱每10米3水可用1克纯辣椒粉加5克干姜浸泡20分钟,煮沸30分钟,泼洒汁液,连用3次有一定疗效。

(4)竖鳞病:又称松鳞病、松球病,鳞片竖起,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轻压可喷射出液体。可用青板黄柏散每立方米水1克,开水浸泡,泼洒,连用3天,有一定效果。

养鱼是一个细致的工作,需要勤观察,及时清除鱼的代谢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水族箱观赏鱼换水
水培植物霎换水
海洋鱼养殖与旅游观赏的互联性——评《观赏鱼养殖技术》
自动换水
新乡市区观赏鱼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
观赏鱼喂食须知
水族箱里“宝贝”多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鲨鱼的大小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
养金鱼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