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方式的探究

2020-05-07田孝忠

关键词:策略探究高中历史

田孝忠

摘要:《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正式发布,意味着新高考制度的实行已是大势所趋。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已经开展了新高考改革制度的试点工作,未来新高考制度必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覆盖。这次改革,各科科目变动较大,其中文理综合更是变化极大,引起了全国各地的重视。历史学科作为文综的传统学科,应当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所以新高考改革赋予了当代高中历史教学新的使命和任务。

关键词: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2-103-2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新高考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新高考背景下,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线下教学的需求与发展。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难,为更好地迎合这一挑战,高中历史教学必须结合新高考政策,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高中历史学科是文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高考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高中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进行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方式的探究,推动高中历史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一、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

1.教学功能性与目的性模糊

历史是过去和现实在永无休止地对话,是过去和现在有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借鉴历史的经验,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学习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提高自身判断能力和学科素养。而目前大多数课堂上的历史教学却偏离了轨道,违背了学习历史学科的本质目的。目前课堂上的历史学科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过于注重分数,将历史知识学习视为对高考的应付。脱离了历史学科学习的本质目的,而传统高考模式的“唯分数论”则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

2.学习方式存在误区

一直以来,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都是很被动的,基本上是源自于教师授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背诵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即使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改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然而尽管从一定层面上转变了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依然一时无法扭转。学生依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枯燥无味,学生很难提起兴趣主动去学习探究,只会机械地重复听教师讲、做课堂笔记、通过做题进行知识巩固这一套不变的学习动作。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深入地思考,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学习也意味着这一知识不久就会被遗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极大得桎梏了学生的发展,束缚了其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就业模式与高考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家长与教师对待学生学习的态度。对于理科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高考科目内容的学习,针对文科性的知识只学习一点表皮,或者是压根不学,存在着严重的极端化现象。对于文科生而言,也甚少了解与学习理科知识。这种偏文重理的现象在很多学校都很普遍,并且在近些年来尤为严重,在这种不平衡的态势发展下,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与就业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新高考改革制度落地后,对于这一现象实现有力的回击,不进行文理科的划分是新高考的重大突破,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刻认识到新高考改革,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审视历史学习,确保学生能够重视历史的学习,掌握历史教学的目标。

例如,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一课为例,教学目标主要是促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渊源流传的见证。以及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导入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导入辜鸿铭的事迹,通过辜鸿铭的事迹导入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两个特征。然后引入四大文明古国,注意呈现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材料,向学生介绍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灭绝,随后为学生呈现中华文化,《诗经》、兵马俑、造纸术等。从早期到逐步形成,再到促进、进一步发展、全盛等时期逐渐梳理中华文化,展现出中华历史的辉煌历程。

2.融入实践,发挥周边资源价值

在新高考体制下,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历史教学课堂,对此,在开展历史教学课堂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优化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演讲。还可以融入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周边乡土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将相应的资源融入教学课堂,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养。并且,实践活动的融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实践活动的融入,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与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并且记忆得更加深刻。

例如,在“反法西斯战争”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當地的抗日教育素材和资料,或者在预习或课外时间,采访一些老者讲述当地的抗日故事,再或者引导学生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让学生集合这些历史资源,并带到课堂上,在这些故事与事物或者材料的融入下,教师再结合相关教学内容,阐述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会以饱满的热情与激情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并且,通过实践活动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曾经真实存在过,相对只传授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记忆相关历史背景,对于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合理运用网络,明确核心素养目标

高中阶段,学生褪去幼稚,逐渐开始萌生个人感悟,对于一些事情都会萌生相应的情感与体会,并在透过社会逐渐建立人生价值观,树立相应的人生态度。在历史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目标的影响,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教学目标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为学生指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的侧重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互联网技术设计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将新高考要求和核心素养结合起来。

例如,以“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这一单元为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与了解英国、美国的政治制度的确立,了解美国、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搜集历史上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确立的资料,让学生综合分析相关资料,剖析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确立的原因以及产生背景,分析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的弊端和益处,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自主分析学习目标与目的。促使学生深度理解与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相应的历史分析思维。

总而言之,新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性人才。教师应当紧随新高考改革步伐,面对新的挑战与困难迎难而上,开展新的历史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融入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逐步提升学生历史思维。

[参考文献]

[1]刘适斌.基于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究[J].高考,2018(3).

[2]杨赵杰.浅析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式及策略[J].高考,2019(35).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高级中学,湖北咸宁437000)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