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生态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0-05-07黄含笑
黄含笑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方案下发落实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了教学关键词,这就意味着教学不能一味地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而是要着眼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多样的教育策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相关要求,教师要认真应用生态教育模式,促使美术教学活动能够更加顺利。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高中美术“生态教育模式”的应用策略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态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104
时代在进步,教育教学活动也要随之变更创新,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育活动方案的制定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作用。为了贯彻落实“生态教学模式”,全面优化高中美术教学过程,教师要积极吸收与之相关的先进理念,及时创新课堂授课策略,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在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氛围下成长和进步。
一、相关概念界定
“生态教学”就是指生命力得以存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提倡人文素养与民主理念相结合,强调以学生为本,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课堂活动,与教师展开良好交流活动,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有效突出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在“生态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更加关注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制定出具体科学的教育策略,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美术教学中,“生态教学”模式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真正做到人文知识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促使学生能够走进自然,真正感受艺术之美,还要切实发挥美术教学活动的智慧性,全面构建现代化智慧美术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生态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中的应用意义
1.有助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沿用“填鸭式”的方法开展授课活动,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比较沉闷僵化,学生的探究热情也难以得到切实调动。而美术学习不能只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传输,知识概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美术人文素养,要想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切实发挥其主体性,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进来。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进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鉴赏时,教师面对不同教学要求的学生要及时转变教育策略。例如对文化班学生的美术鉴赏学习,倾向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对相关艺术作品中的“美”进行鉴赏。而对美术班学生的教学策略,会增加临摹工笔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的实践活动,与平时的速写专业课互为补充,加深学生对人物、风景速写用笔用线的理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2.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高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以理论知识传输为主,长此以往,课堂新鲜度将会大大降低,为了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可以自主吸收“生态教学”模式中的相关理念,并积极开发多样化教育策略,促使课堂能够呈现多元化元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动力。例如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元素——微课运用其中,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美术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切实感悟自然风光,从而有效增强审美情趣。
3.有助于保持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通过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以增强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在运用“生态教学模式”开展美术授课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够促使教师重新构建评价体系,真正保持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对于美术学习的信心,切实增强参与课堂的热情。
三、高中美术“生态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巧用微课,拓展高中美术教育资源
在“生态教学”模式引领下,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微课,组织学生自主开展美术探究活动。在课前,教师可以结合学习目标,制作微课,在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帮助学生拓展教学资源,在课后,可以运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美术技能的巩固与优化,从而真正使美术活动达到高质量的目标。
美术学科是形象性较强的课程,它不光有理论知识,还有很多色彩丰富的艺术作品,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视觉感官,提高对美术作品的赏析。
例如,在学习《文人画》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清晰地对文人画的含义进行简单表述,并大致了解文人画的发展及其重要人物与作品。教师可以据此录制微课,对学生开展重点点拨,让学生积极感悟文人画的基本含义。在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与“文人画”相关的多项艺术作品,促使学生能够在欣赏观看和感悟体会中,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当学生拓宽了对于文人画的了解,能够有效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与教师展开积极的交流互动,从而促使高中美术课堂能够充满艺术的美妙音符,增加教育活动趣味性。
2.思考探究,激活學生个体审美情趣
思考探究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课上,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活动。为了提高
学生的思考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构建学习小组,促使其能够通过小组活动,畅所欲言、自由表达,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小主人,当学生获得了积极自主的探究热情,才能灵活选择多种方式,切实激活审美情趣。
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教师还要善于设计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切实提升对于美术课程的理论基础。例如在学习《西方古典绘画》和《西方现代艺术》这两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内容综合起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比探究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问题带领下,深入完成思考探究,并从中获得对艺术的感悟与体会。例如:西方艺术是怎样向现代转化的?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古典主义绘画产生时间地点?古典主义绘画产生原因是什么?通过问题导入,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挖掘相关知识,并与同学展开交流探讨,从而增强对艺术的认知,并在艺术探究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
3.实践临摹,增强学生艺术实践能力
“生态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不仅仅要使学生接受来自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理论知识,还要促使学生通过实践临摹,来增强自身艺术修养。对此,教师要积极创新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并注重加强对学生美术技能的指导,促使其能够勤动手、勤思考,将所学内容落实到实践中来,将丰富的美术学科知识转化为艺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在引导学生实践临摹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美术地选择性必修课程,如绘画、中国书法、雕塑、工艺等内容,学生自主选择,针对某一知识点深入探究和体验。
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例如郭熙的山水画,然后向学生传输一些有关中国传统绘画的知识,同时使其思考:相关作品“三远法”的运用效果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然后教给学生必要的绘画技巧,促使其进行临摹,在临摹中感受美术的趣味性。
4.丰富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在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制定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式,积极展开思维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做好美术知识的吸收,全面提高创造活动效率。当教师能够真正发挥“生态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引导学生亲身参与,能够有效激活课堂活力,让美术学习过程变得精彩生动,同时学生也能够切实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乐趣,进而全面提升参与热情。
例如,在学习《雕塑的美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自己制作雕塑作品,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合作探究,进行雕塑作品创造,这样的活动,能够切实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制作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通过带领学生走进户外,感受自然景色之妙。
例如,在学习《从“泥土”中诞生的美》这部分内容时,结合本地特色带领学生去到“良渚文化”遗址公园,参观遗址博物馆,体会我国远古文明的文化与习俗对美术产生的影响,了解良渚先民对人生与世界的认识……以此激发同学们对美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切实增强其审美体验,并使高中美术课堂真正凸显其生态化和趣味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激活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要积极吸收先进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活动方案,并制定多元化授课形式,真正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全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使课堂做到生动、活泼,进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活动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岳.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有效路径分析[J]. 艺术评鉴. 2020(2).
[2]徐忠波.淺析兴趣教学法实施于高中美术教学的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1).
[3]张占玲.民俗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3).
[4]张莉.高中美术专业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8).
[5]吴艳娟.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中国新通信. 2020(7).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瓶窑中学,浙江 杭州 3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