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新闻标题制作之我见

2020-05-07陶霞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品味

陶霞

摘要:面对信息大爆炸,如何吸引读者关注新媒体刊播的信息,提升市场占有率,是当前地市级新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制作一个好的标题,抓住读者兴趣,提升点击率、阅读率和影响率,是推动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神秘;品味;想象空间;可信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地市级党报纷纷转型,借助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新闻资讯,努力实现多维发展。面对信息大爆炸,如何吸引讀者关注新媒体干幡的信息,提升市场占有率,是当前地市级新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传统媒体一样,新媒体在制作发布信息时也应充分考虑标题的重要作用。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灵魂”,巧妙、有趣的新闻标题不仅引人注目,还会给文章增色不少。精心制作的一个好标题,能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提升推发文章的点击率和分享率,推动新媒体更好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称得上是好标题呢?由于受众的多元化,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审美情趣不一样,因此不会有完全统一的答案。但只要认真细心梳理,其中不乏规律可循。笔者在报社新媒体中心每天都要编写大量的新闻稿件和标题,经过总结,我认为做好新媒体新闻标题,关键要让标题做到有一点神秘、有一点余味、有一点品味和有一点数字。

一、蕴含一点神秘,瞬间抓住读者

神秘一词出自南朝颜延之《白鹦鹉赋》序:“余具职崇贤,预观神秘,有白鹦鹉焉,被素履玄,性温言达,九译绝区,作玩天府。”意思是“神秒莫测”。好奇心人皆有之,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因此,要提升新闻点击率、阅读率,必须让标题保持一点神秘,给受众一些必须阅读下去的理由。不同于报纸等传统平面媒体的新闻标题,新媒体新闻标题一般没有肩标、副标,只有一个主题,层次性不强,很少使用字体、字号和色彩等来吸引注意力,这也要求新媒体的编辑们要精心设计、反复锤炼新闻标题,甚至做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努力让标题变得“神秘莫测”。

在我们看到的优秀的新媒体标题中,它们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质,抛给读者一个悬而未决的题目,吸引读者点开文章,迫使读者去寻找答案。如新华社公众号做的时政类标题《198名省部级干部集中研讨14天,释放了哪些信号?》《祝贺你,甲骨文!》,暖新闻类标题《郭彬彬,别躲啦!我们已经把你拍下啦!》《周伟光,请你立即休息!》《徐彬洋,谢谢你背了我6年!》《终于道歉》。这些标题让人看后意犹未尽,忍不住继续点读下去,了解整个故事内情。

虽然神秘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但是千万要记住过犹不及。如果标题仅仅是故弄玄虚,故事本身毫无实质性内容,这样的话,还是尽量避免神秘,老老实实做标题,留给读者一个真诚的印象,否则一旦标题中的“骗局”被揭穿,读者的心理期待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他们就会对文章作者甚至媒体产生不良情绪。而那些真正精彩的故事,完全可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让故事本身来抓住读者,根本不需要在标题中做“广告”或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多留一点余味,给读者想象空间

凡事满则溢,新闻标题亦如是,要多留想象空间,力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余味而耐咀嚼,让读者细细去揣摩。

《xxxg上新台阶》《xxx成效明显》《xxx隆重登场》等一些党报常用标题,内容空泛,很难吸引网民阅读,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同比之下,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标题《感谢吴欣泽今天抽空和我结了个婚》《奇迹!13人全部生还》,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标题《“不是红颜易老,是你做题太少!”这个数学老师火了》《华春莹笑了:想“黑”中国,也要用点脑子!》《这些瞬间,我哭了……》,灵动、更留有余味,让人眼前一亮,忍不住为编辑拍案叫好。再如《家长注意了!孩子爱穿的这种鞋竟然在家着火了》《真香!李子柒的田园生活爆红海外,看过的都说……》,类似这样的新媒体标题,巧设了悬念,直接向目标用户喊话,让人不自觉“对号入座”,会情不自禁地去点击、去品味。

三、增添一点品味,切忌哗众取宠

新媒体宣传报道过程中易出现唯点击率现象,继而表现在标题制作中便呈现得太低俗,丢了品味。如《震惊!主人居然用牙刷对家里的喵做这种事……》,打开内容一看,原来是一位养猫小哥在用牙刷给猫咪刷牙……读者一下如鲠在喉;《刚发生,200便衣警察突袭医院抓大批白大褂,惊心动魄!》,视频是北京科教电视台的新闻,说的是北京“平安行动”成效显著,警方重拳治“三乱”,市公安局出动200便衣警察对存在医托现象的医院进行打击。

像这样的“标题党”现象很普遍,不仅仅是部分网民这样写,一些重点媒体竟也采用哗众取宠的标题,实在是令人费解。前段时间,新华社的一条推送让“刚刚”两个字火了一把——《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简短的标题,简短的内容,小编在留言区和受众的机智互动,引爆阅读量,瞬间达到10万+。可之后呢?“刚刚”便成了新媒体小编们的“新宠”,如《刚刚,楼市突然巨震,12大城市同时宣布》《刚刚,广州再出猛招!楼市进入“政府定价”时代》……大蹭热度,不管时间是否准确,拿来就好。

从以上标题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留住受众,新媒体编辑们正在竭尽所能,让标题花样百出,甚至不顾题文是否相符,其结果只会让读者产生上当受骗之感,一些“标题党”必然失信于众。

四、融入一点数字,提升新闻可信度

数字是最具说服力的,因此在拟定的标题中加入具象化的数据会大大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如新华社标题《上交学霸火了1 25岁有娃、6块腹肌、Science-作》,安徽日报微信标题《受贿883万!安徽省投资集团原总经理张春雷一审获刑8年!》《2019看安徽,六件大事不可不看》……读者一看,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一目了然,通俗易懂,数据真实可信,自然会放下心中的疑虑。

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让人目不暇接,网民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去甄别有用的信息,如何在瞬间抓住读者,用数字说话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虽然它不如华美的辞藻跳跃,也不如悬念式标题来得新奇,但大道归真,朴实无华的数据往往能直击读者心坎,起到意想不到的新闻效果。

从事新媒体工作的都知道,在浅阅读时代,能维持甚至提升点击率非常困难,往往用心采编的新闻却换来了极低的关注率。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给文章取个好标题,穿上好看的“衣裳”外,还需保持初心,尊重新闻、尊重读者,千万不要唯点击率“马首是瞻”,让真实的内容去留住读者,让生动的文字去感染受众。

(作者单位:池州日报社)

猜你喜欢

品味
品味经典 书香致远
探寻数学史料,品味数学文化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品味告诉你是谁
生活因品味而精彩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本期主题:品味
品味朝阳沟
品味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