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把握的要点分析

2020-05-07孟庆磊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广播电视

孟庆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播电视新闻访问的题目以及类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鉴于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采访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新闻播放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广播电视新闻访问的特性出发,对工作人员在访问过程中需要记忆的元素进行分析与探索,从而更好地增强广播电视新闻播放的效果。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采访要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具体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访问和其他的老旧报刊、纸质的新闻访问报道不一样,其展现的是新闻工作者与新闻采访目标之间的沟通对话,具备直接性、活泼性、风趣性、切实性、高效等特点。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就是技术性。相对电视新闻访问任务来讲,需要依赖一定的技术才可以做到。比如需要摄像机、单反、耳机、话筒等采访用具。在新闻工作者访问的过程中,不只是需要其与采访目标的访问材料,还需要一定的技术设备帮助。对访问过程开展录影,完成声音与影像的一同传输,为观众展现出具体、确切的新闻内容。其次是整体性。新闻访问虽然有后期剪辑设计,但因为其是特殊的调查任务,因而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访问是一个总体搭配性非常强的任务,对于访问的所有环节都有着十分高的要求,需要拍摄、录影、对话、采访、归纳等步骤具有全面统—性。

观众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访问最具体的认知是其具备“立体性”,在新闻访问的过程上,借助摄像机的能力,把新闻工作者与采访目标记录到镜头上,用影像与声音来满足观众了解新闻内容的需要,使新闻更加具体形象。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需要把握的要点

老话说的好,“磨刀虽然需要时间,但是不会耽误砍柴”。在现实情形中,因为新闻访问的场景与访问人物都存在着不确切因素,为了达成新闻访问的全面性以及高效性,新闻工作者要做好充足的访问准备任务。尤其是要预先对访问大概会发生的问题与一些突发情形开展推断与评估,安排应对方法,这样即使碰见紧急情形也可以镇定自若。首先,新闻工作者要预先了解访问场景,充分记忆周边地形,这有利于工作者更快地融入访问状态;其次,新闻工作者与现场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等要完成检验任务,确保摄像器材可以正常使用;最后,新闻工作者要切实知晓访问目标的档案、背景、爱好、个性等,为访问任务搭建牢固的基石。

广播电视新闻访问的效果在绝大部分上容易受到新闻资料的限制,而新闻资料的质量不只是与工作者原先的访问内容相关,还和新闻工作者在访问过程中发挥的专业能力相关。这就促使新闻工作者要不停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总体素质,可以在访问场景、访问目标中探寻到有价值的新闻材料。在访问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对于访问目标的大事小情都不能放过,要保持多观察、勤思索的状态。一方面,要从访问目标的角度出发,不停地调动其讲话的欲望,防止其在访问时产生言不尽意等状况,或发生冷场的窘迫情形;另一层面上,要掌握新闻访问环节的核心要素,新闻访问要结合此核心要素进行,访问内容可以合理发挥,但是不要脱离访问的核心点。同时,相对访问过程中发生的突然情况要依照先前预备的应急方式办理,在所有观众眼前确保电视新闻访问的正常开展。

和其余的调研探究活动不一样,新闻访问是工作人员和采访目标开展面对面对话沟通的调研活动,通过对采访目标询问来获得有效的新闻信息。因而,在电视新闻访问中,工作人员要重视采用高效的询问方法与采访模式。在访问时,依照原先获取的采访目标的档案制定采访方案,采用适宜、明确的采访模式,完成当前问题当前分析,掌握采訪环节的核心要点。例如,如果是男士,那么询问的形式就能简易直接点;如果是腼腆的性格,就要多鼓励、多支持来引领采访目标回答问题。在新闻访问后,新闻工作者要依照采访对象对了解的新闻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什么资料在前、什么资料靠后。对于新闻访问的关键内容要着重刻画,凸显新闻访问的主旨。当然,结尾的另一个主要步骤就是剪辑制作。在新闻采访影像展示的素材和采访对象有区别时,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进行素材的剪辑。这里应该重视的是对采访目标的对话内容要合理剪辑,不可以发生以文害辞的情形,避免新闻采访工作前功尽弃。

三、结语

新闻访问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关键步骤,也是影响新闻播放效果的主要原因。所以,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采访能力,遵循岗位的具体标准,提升自身面对突然情况的应对技能,在新闻访问中达成公平、公正、明确,不停地展现出高层次的新闻采访内容,为将来广播电视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包头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广播电视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