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视角下小学高年级英语预习研究

2020-05-07吴慧莉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预习互联网

吴慧莉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年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认为自主学习效率不高、过度强调单词的背诵和记忆造成了小学英语的教学问题;随后详细阐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英语预习的创新措施,建议通过任务驱动法引发学生们预习兴趣、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利用互联网进行预习评价。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小学高年级英语;预习

在新课标教育理念影响之下,小学高年级阶段英语课堂更加需要发挥预习的作用,令学生进行深度预习、有效预习。本文针对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力量来开展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预习活动展开了探讨。

一、高年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一)自主学习效率不高

实际的走访调查当中发现,大部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在思维能力上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而且也积累了比较深厚的英语学习功底,但是一旦放权给他们,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话,最终却是收效甚微,大部分学生均表示,自己在一小时内总是会不自觉地盯着课本发呆,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并不能够准确地将这节课文当中所有的生字词翻译出来。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反映,自己在预习时不知道应该预习什么,不知道应该怎样预习。这实际上是因为学生们普遍还都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也缺乏目标,导致他们在开展英语预期工作的时候,会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更无法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进行预习。

(二)过度强调单词的背诵和记忆

通过实地走访可以发现,许多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的时候,总是将单词的背诵和记忆作为唯一的作业下发下去,无论学习任何一篇课文,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们首先通读整篇课文,然后将课文当中的生字词,对照课本最后的单词表进行理解。并且也会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掌握单词的具体意思和拼写方法。这种带有应试教育特色的预习环节,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使得学生将预习看作洪水猛兽,认为预习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从而从心底里抵触预习。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英语预习的创新措施

(一)通过任务驱动法引发学生预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过程当中,预习功课并不是那么困难,教师之所以会觉得学生们的预习收效甚微,这实际上也是因为学生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普遍丧失了信心和兴趣。对于预习工作来说,大部分学生所抱有的态度都是抵触的,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预习是给他们额外添加的一项作业,教师和家长并不会予以检查,所以自己也就不会努力地进行预习,因此,教师要改变目前这种错误的思想方式,通过任务驱动法引发学生们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可以自主自发地进行预习,而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之下进行预习。举例来说,在学习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一些不同的任务,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任务进行预习,这种预习更加有的放矢,避免学生在预习的工作当中出现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应该怎样预习的情况。

可以按照以下内容布置要求:一、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并且寻找到这篇英语课文当中自己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二、借助手中的《英汉词典》,课本最后的翻译单词目录以及手机电脑设备的力量,将这些不懂的生字词搞懂;三、根据课文当中所讲述的内容,在画纸上画出课文中所描述的room形象,并利用微信上传到班级群当中;四、根据自己的房间形象,对照课文当中所提到的房间形象,寻找出相似的单品,并且在图画当中予以展示。通过这种条理分明的任务要求,让学生在预习工作当中能够按照教师的这种要求进行预习,这实际上十分类似导学案的预习环节。同时,在这种预习要求当中能够发现,不仅强调了对学生基础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预习同样也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当中,加上自己的思考,并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进行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英语知识同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添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观察情况进行绘图,满足了小学生对于画画的需求。

(二)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学习资源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可被使用的,都是可以成为助力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的重要资源,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学习来说,教师不能够将学生局限在课本当中,而是应当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进入外部事件,通过大量地搜集相关材料来了解到英语这门语言科目的跨文化属性,真正地将英语的文化历史背景搞懂,才能够将英语这门学科学精学细。

举例来说,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英语课本当中,第三单元就涉及了“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这篇课文。食物食品同我们的实际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也代表着中美之间文化差异性。在中国和美国的食物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应的资料,搜集各个国家当地的民俗食品,并且说出自己最喜爱的食品,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自己最喜爱的食品研发背景、历史文化和现当代的创新做法进行展示。鼓励学生们将其制作成PPT,也可以辅以一些伴奏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们带到课堂上来进行展示。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展示自己最喜爱的一种食品,这种食品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可以是亚洲的,可以是非洲的,也可以是欧洲的。这种方式真正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得他们真正意识到英语这门学科的跨文化交际属性,不再坐井观天,而是勇于欣赏和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性,用更加包容和多元的价值观去看待这些文化。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预习评价

在传统的小学高年级英语预习活动当中,学生们的预习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预习工作检查机制,大部分教师只是将预习作业布置下去,甚至還有一部分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自觉来进行预习,对于预习的任务和内容并不详加阐述,而是寄希望于学生的自主。目前,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当中的网络力量,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之下,使得预习工作的效率获得显著的提升。一方面,教师可以实时对预习结果进行检查,要求每天晚上八点之前,学生们将今天的英语预习功课结果发布到微信学习群当中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的力量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将今天所布置的预习作业告知给家长,通过建立更加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让家庭教育真正助力学校教育。

三、结语

新课标当中再一次提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严格要求,同样也认为,想要开展一项学习活动,那么提前的预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为了让学生对将来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总体性的了解和大致的认知,方便教师在进行后续课堂教学活动时更加顺利地开展,也使得教师可以节约基础性知识的讲解时间,而是将大量的课堂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进行自主探究和不断提问。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预习互联网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