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教学实际探究小学数学有效性
2020-05-07吕得海
吕得海
[摘要]新课标要求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全面的数学能力。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一定要运用教育智慧奠定学生良好的数学基础,在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以提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遵循新课标精神中的生本理念,立足教材内容和课堂实际,结合学生的学情从不同的教学方面探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与理论并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的动态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模式的成型。因此,教师要能够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举措,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确定有效教学目标
数学教材内容是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直接体现和具体呈现,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更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深刻领会教学内容背后编写的意图,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数学本质,同时也能据此在备课环节中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初步了解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并能够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求解方式来结算实际问题。
在备课环节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这三维目标着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首先,学生能够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图形,经历动手操作活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握计算公式能实际解决问题。其次,在多媒体动态演示和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師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这对学生初步掌握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其空间观念,观察、分析和概括推导能力有重要意义。最后,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
二、创设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师囿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通过“灌输”基础知识达到教学目的,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学效率日渐低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呈现数学知识,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播放幻灯片的形式,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极富趣味性的情境中加强对分数的深刻认识,激发继续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又如,在学习有关“统计与概率”的相关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抽棒子”的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随后让他们将玩游戏的热情集中到对概率的学习上,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有效渗透数学思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由两条主线贯穿,一个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定理公式、概念法则的逻辑组合,一个则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潜在的数学思想,创造性地渗透给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情境中渗透数学思想,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多媒体出示带有单元格的图形让学生观察数数,然后再结合面积公式求出它们的面积,以此对比是否相等,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数学知识建构中渗透数学思想,比如,在学习植树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找到树的棵数与间隔之间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符号化思想和归纳思想,以此增强学生对规律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最后,在总结归纳数学知识时提升数学思想。比如课堂知识传授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在知识回顾总结中梳理隐藏在其中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建构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图,增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四、合理布置习题作业。实现知识迁移应用
数学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要,在课堂授课结束后有目的、有计划地编制的一份指导学生完成的教学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复习,延续和补充,还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发展数学思维的实践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学生得到全面进步。
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这是乘法知识的拓展延伸,再引导学生巩固算法算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在习题练习中实现知识技能的深化,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与数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练习题的设置上,给学生布置乘法口诀、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甚至拓展三位数乘两位数等,在基本算理的掌握中实现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注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层次给学生布置难度系数不一的题目,让学生在寻求“最近发展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取得进步。
五、建设完善教学评价。有效促进教学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以测试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及积累量大小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导致教学评价片面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自评、小组间互评的方式完善评价,以此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重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比如,教师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实际制定符合本班学生的评价体系标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敏锐捕捉学生发言的进步点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同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行素质教育目标,教师还可以在合作探究环节小组学生的发言过程中采取多元化评价策略,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有效性课堂构建不仅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俄体现,也是当代教育教学背景下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在教学中要研读教材,精心备课;创设方法,激发兴趣;渗透思想,促进思维发展;合理布置作业,实现知识应用;构建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有序发展。在多样的教学手段推动下,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中内涵的智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