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KAP护理模式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2020-05-07曾明梅张明菊

贵州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颅神经功能满意度

曾明梅 张明菊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安康 725000)

脑卒中是当今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该疾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极高,而脑卒中恢复期是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阶段,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起到重大作用[1]。本文旨在研究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护理模式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lOW-RTM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的脑卒中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男53例,女32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59.32±7.24)岁;护理前SIS评分平均为(44.84±1.32)分。观察组男55例,女30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0.05±6.94)岁;护理前SIS评分平均为(45.54±2.97)分。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患者需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中对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3)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完成测评工作;(4)患者知情同意;(5)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收集完整。排除标准:(1)应其他原因导致脑损伤;(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病历资料不全者;(3)近期使用其他方法治疗;(4)合并精神异常、认知功能异常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讲、饮食指导、护理期间注意事项叮嘱等措施。观察组护理: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下给予IKAP 护理模式联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lOW-RTMS)。(1)IKAP护理模式:①收集患者信息,并要求患者填写由医院设计的调查问卷,从而了解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3]。②知识教育: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以及患者的理解能力为患者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③加强自信心: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积极的心理辅导;④建立良好的行为:帮助患者进行语言能力康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需以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作为原则[4]。护理后期进行肢体功能练习,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内容,促使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5]。(2)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lOW-RTMS):采用HX-C2经颅刺激仪,选择探头频率为1.0 MHz,设置运动域值为100% ,对大脑皮质运动区进行低频高强度连续刺激,20 min/次,1次/d,隔天1次,3次/周,4周为1个疗程[6]。

1.3观察指标 采用SIS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7];采用尼莫地平法对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8];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I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IS各维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IS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IS评分比较

注:同组比较*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痊愈14例(16.47%),显效29例(34.11%),有效32例(37.65%),无效10例(11.76%),总有效率88.23%;观察组痊愈26例(30.59%),显效31例(36.47%),有效27例(27.05%),无效3例(3.53%),总有效率96.47%。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率高于对照组(Z=5.321,P<0.05)。

2.3两组患护理观察期间的并发症率比较 护理期间,对照组发生癫痫4例(4.71%),肺炎2例(2.35%),压疮2例(2.35%),并发症率9.41%;观察组发生癫痫1例(1.18%),肺炎1例(1.18%),压疮1例(1.18%),并发症率3.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5.372,P<0.05)。

2.4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术后,对照组满意30例(35.29%),比较满意41例(48.24%),不满意14例(16.47%),总满意率83.53%;观察组满意59例(69.41%),比较满意22例(25.88%),不满意4例(4.71%),总满意率94.11%。观察组术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4.562,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和致死率极高,是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大威胁[9]。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多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减少致残率。IKAP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从患者的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在临床有着显著的效果。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具有良好效果,因此我们研究了两种方法联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0]。

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SIS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观察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焦尹暄结果相似[11]。

综上所述,IKAP护理模式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能有效地提升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经颅神经功能满意度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