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及脐动脉血流S/D值在妊娠晚期胎儿—胎盘监测中的价值

2020-05-07冉国庆吴久萍周媛媛

贵州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母儿子痫状况

冉国庆 吴久萍 周媛媛

(1.平利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陕西 安康 725500;2.安康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陕西 安康 725000;3.平利县中医医院妇产科,陕西 安康 725500)

胎盘是妇女妊娠期特有的生理结构,其连接母体与胎儿,承担着母儿间物质、气体交换功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1]。同时胎盘还是一种分泌气管,能合成多种激素、酶和细胞因子,维持孕妇的激素系统平衡,确保正常妊娠。本方案对妊娠晚期不同妊娠状况(以胎儿—胎盘功能状况为主要分组指标)的孕妇血清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及脐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值)进行测量,分析其是否能反应出不同胎盘—胎儿状况的差异,并比较不同胎盘—胎儿状况妊娠的母儿妊娠结局,探索SPA及S/D值与妊娠结局间的关系,以期为晚期妊娠孕妇胎儿—胎盘状况及妊娠结局预测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晚期妊娠孕妇20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妊娠晚期并发症情况分为妊娠期无并发症设为对照组(72例),平均年龄(27.45±4.68)岁,孕次(1.05±0.21)次,初产妇52例,经产妇20例,孕周(33.58±4.74)周;糖尿病妊娠组(23例),平均年龄(27.32±4.63)岁,孕次(1.02±0.20)次,初产妇16例,经产妇7例,孕周(33.54±4.72)周;宫内发育迟缓组(28例),平均年龄(27.29±4.61)岁,孕次(1.01±0.18)次,初产妇20例,经产妇8例,孕周(33.61±4.72)周;子痫前期组(35例),年龄(27.33±4.62)岁,孕次(1.06±0.18)次,初产妇24例,经产妇11例,孕周(33.45±4.72)周;羊水异常组(例45例),平均年龄(27.37±4.63)岁,孕次(1.06±0.18)次,初产妇31例,经产妇14例,孕周(33.51±4.68)周。纳入标准[2]:(1)所有孕妇妊娠周期28~37周;(2)具有正常认知功能,能配合各项检查;(3)均于本院分娩;(4)临床资料收集完整;(5)孕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2]:(1)合并2种及以上妊娠合并症者;(2)合并其它妊娠高危因素,影响妊娠结局与本方案指标间的相关性判断者;(3)所收集资料不符合本研究方案者。五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孕妇均于孕28周后开始进行血清SP1及超声脐动脉S/D值监测,观察并记录所有入组母儿妊娠结局。(1)孕妇血清SP1检测:孕妇均于分娩前1 d抽取孕妇空腹静脉血2 mL于抗凝采样管中,静置20~30 min后离心,得上层清液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所有孕妇血清中的SP1水平。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制剂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及酶标仪、洗板机设备操作规程检测。(2)脐动脉S/D值检查:入组孕妇均于分娩前1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低脐动脉进行脐动脉S/D值检测。常规检测胎儿情况,常规检查胎盘,对脐动脉进行扫描,选择靠近胎盘位置测量脐动脉S/D值,获得最大频谱,待获得稳定图像后,冻结图像,系统自带程序计算S/D,反复测量3次,取最小值进行报告。

1.3观察指标 比较五组母儿妊娠结局,分组统计五组孕妇产前SP1水平及脐带S/D值。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难产、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大出血等。胎儿不良妊娠结局: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宫内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畸形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3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方差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不同妊娠状况孕妇妊娠晚期血清SP1水平及脐动脉S/D值比较 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组、宫内发育迟缓组孕妇血清S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妊娠组、羊水异常组孕妇(P<0.05),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组、糖尿病妊娠组、宫内发育迟缓组及糖尿病妊娠组孕妇脐带血S/D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妊娠状况孕妇妊娠晚期血清SP1水平及脐动脉S/D值比较

注:与照组比较,aP<0.05,与糖尿病妊娠组比较,bP<0.05,与宫内发育迟缓组比较,cP<0.05,与子痫前期组比较,dP<0.05,与羊水异常组比较,eP<0.05。

2.2不同妊娠状况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率比较 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组、宫内发育迟缓组、糖尿病妊娠组、羊水异常组孕妇妊娠结局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妊娠状况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不同妊娠状况胎儿妊娠不良结局率比较 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组、宫内发育迟缓组、糖尿病妊娠组、羊水异常组胎儿妊娠结局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妊娠状况胎儿妊娠不良结局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目前评价胎盘功能较为常用的指标有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与脐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S/D值)等[3]。S/D值是反应脐动脉血流阻力的一个关键指标,随着孕周的增加,胎盘成熟度增加,胎盘阻力随之降低,促进了脐动脉舒张血流的增加,S/D之也随之下降[4]。若S/D值出现异常增加,则说明舒张期脐动脉血流出现下降。导致母儿之间的血流量减少,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效率下降,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缺血等情况,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及娩出前的成熟度,影响妊娠结局[5-6]。本文中,具有与胎盘功能相关指标如羊水、血压、糖尿病、宫内发育迟缓异常的孕妇其脐动脉S/D值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孕妇,说明上述妊娠异常状况的孕妇脐动脉血流出现了问题,母儿之间的物质交换受到了影响,使得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的风险增加,严重者母儿之间的物质交换停止,则发生胎死宫内的恶性妊娠事件。说明脐动脉S/D值反应了妊娠期胎盘的功能状况,阻力指数越大,则胎盘功能丧失越严重,母儿间的正常物质交流受阻[7-8]。本方案结果显示,脐动脉S/D值越大,胎儿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越大。

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生理分泌物,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分泌进入孕妇血液系统,调节孕妇内分泌功能和性激素表达[9-10]。在不同妊娠阶段SP1的水平呈现规律的变化。妊娠初期随着孕周的增加SP1呈上升趋势,在妊娠38周时达到最高峰,在随之下降,分娩后达到最低值[11]。其变化规律与胎盘功能的变化规律一致。故孕妇血清中SP1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胎盘的功能,预测胎儿在体内的发育情况[12]。本方案结果显示,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组、宫内发育迟缓组孕妇血清S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妊娠组、羊水异常组孕妇。说明SP1对能反应妊娠晚期胎盘的功能状况,在分娩前,孕妇血清中SP1越低则胎盘功能越差。

综上所述,妊娠晚期孕妇血清SP1水平及脐动脉S/D值与胎儿—胎盘功能密切相关,加强妊娠晚脐动脉期孕妇血清SP1和脐动脉血流超声S/D值监测,能在一定程度反应胎儿—胎盘状况,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母儿子痫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产程中持续静脉输液对初产妇母儿结局的影响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干预分析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