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2020-05-07刘彦斌聂娜张庆曾鑫李娟

贵州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米特乙肝病毒卡韦

刘彦斌 聂娜 张庆 曾鑫 李娟

(汉中市中心医院(1.感染性疾病科;(2.肾内科,陕西 汉中 72300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程度的泛嗜特性,机体感染后可导致肝脏出现多种表现。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即为HBV感染后最为常见的一种肝外表现。患者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蛋白尿、浮肿、肾功能指标阳性等临床特征。而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约16.6%~32%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1]。HBV感染相关性肾炎表现为多种病理类型,膜性肾炎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次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及IgA肾病、狼疮肾炎等[2]。本方案采用恩替卡韦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42例)和联合治疗组(54例)。恩替卡韦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8.84±6.38)岁。乙肝病毒感染病程(5.42±0.72)年,肾炎病程(2.17±0.34)年。联合组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8.76±6.25)岁。乙肝病毒感染病程(5.45±0.74)年,肾炎病程(2.13±0.35)年。纳入标准[3]:(1)所有患者均符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符合肾炎诊断标准:(3)年龄18~65岁;(4)均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指征;(5)无多种药物过敏史或者对本方案所用药物过敏;(6)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3]:(1)肝硬化者;(2)合并免疫障碍类疾病、代谢障碍类疾病、恶性肿瘤者;(3)合并严重消化道疾病者;(4)有激素和(或)免疫制剂治疗史者;(5)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炎患者;(6)临床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患者入组后,建立低盐低蛋白健康饮食习惯;予以缬沙坦80 mg/d控制患者血压,予以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维D钙。恩替卡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恩替卡韦治疗: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规格:0.5 mg/片),口服,0.5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恩替卡韦+甲泼尼龙片+来氟米特治疗。来氟米特(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550,10 mg/片),20 mg/d;甲泼尼龙片(Pfizer Italia S.r.l.(意大利)生产,批准文号:H20150245,规格:4 mg/片),初始计量32 mg/d,服用满2月,每3周减4 mg,恩替卡韦同恩替卡韦治疗组用法用量。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ALB、β2-MG),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完成6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行组间比较。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退,乙肝病毒转阴,肝功能及尿蛋白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减轻,乙肝病毒转阴,肝功能及尿蛋白有好转趋势;无效:不符合上述判断标准者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率比较 治疗6个月后,恩替卡韦组显效13例(30.95%),有效20例(47.62%),无效9例(21.43%),总有效率78.57%;联合组显效21例(38.89%),有效27例(50.00%),无效6例(11.11%),总有效率88.89%。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恩替卡韦组患者(Z=3.893,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蛋白、ALB、血清β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种患者24 h尿蛋白、β2-MG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恩替卡韦组,ALB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联合组高于恩替卡韦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2.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 两种患者治疗期间,恩替卡韦组发生电解质紊乱1例(2.38%),胃肠道反应1例(2.38%),神经系统反应1例(2.38%),其它1例(2.38%),药物不良反应率9.52%;联合组发生电解质紊乱1例(1.85%),胃肠道反应2例(3.70%),神经系统反应1例(1.85%),其它2例(3.70%),药物不良反应率11.11%。两组均未出现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毒副作用,其它一般不良反应联合组高于恩替卡韦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有研究[4-5]显示,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若乙型病毒被有效去除,则机体产生有效应答,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的病情会随着乙肝病毒的清除而好转。说明治疗原发疾病的重要性。在治疗原发疾病即乙肝病毒感染药物的选择上,干扰素及核苷类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仍然是较为理想的药物。但干扰素目前价格仍然较为昂贵,且患者需要长期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导致肾综及自身免疫介导肝炎恶化,剂量越高及疗程越长则其发病率越高[6]。故临床对于干扰素的应用越来越谨慎。对于不能耐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核苷类似物则为较好的替代药物。恩替卡韦即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核苷类似物。有研究显示[7-8],恩替卡韦可改善肾脏病理进展。

本文结果显示,采用恩替卡韦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对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较之于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其在临床疗效率、肾功能指标的恢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过程中并未增加患者的肝肾功能损害。说明恩替卡韦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疗效率及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单纯的恩替卡韦治疗,并未增加肝肾功能损伤及其它药物不良反应率,且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米特乙肝病毒卡韦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米特与地图精灵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耐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