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高角骨面型下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2020-05-07朱晓美

安徽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尖牙牙槽骨牙根

朱晓美 李 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正畸初诊患者5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0例,年龄18~30岁。

纳入标准:①下颌尖牙根尖口闭合,牙根长度形态无异常,无修复体、无龋坏;②下前牙拥挤度不超过Ⅰ°;③骨性Ⅱ1类错,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5°,Wits值>0 mm,U1-SN(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105°;④牙周组织健康,牙槽骨无吸收。

排除标准:①有唇腭裂病史及手术史、前牙区外伤史、接受过正畸和/或正颌治疗;②牙根弯曲大、根尖阴影。

1.2 分组标准 ①高角组:FH-MP(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的交角)>32°,SN-MP(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40°,S-Go/N-Me(后面高与前面高的比例)<62%,共27例;②均角组:22°

1.3 方法

1.3.1 CBCT扫描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在放射科进行专业CBCT常规扫描NEWTOM,Italy,电流6.0 mA、电压92 kV。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放射科医师利用同一台CBCT进行拍摄。

1.3.2 测量方法及测量项目 将数据导入相关处理软件生成三维影像,确定测量平面。先取轴位影像,调整至下颌尖牙冠根交界处,再观察矢状位图像,将平分牙齿近远中的中心矢状位平面作为测量平面,即下颌尖牙的正中矢状面。沿着牙长轴方向并距离牙槽嵴顶2/5处作为牙齿的旋转中心,也是牙齿的阻力中心。由作者统一收集数据,进行相应的测量分析(见表1及图1~4),每个项目测量3次取平均值。

表1 测量项目及内容

图1 下颌尖牙与下颌骨的关系注:从左至右,唇侧骨皮质夹角、舌侧骨皮质夹角

图2 下颌尖牙牙槽骨厚度注:从左至右,唇侧骨皮质距离、舌侧骨皮质距离

图3 下颌尖牙牙槽骨高度注:从左至右,唇侧牙槽骨高度、牙根长度、舌侧牙槽骨高度

图4 下颌尖牙牙齿移动范围注:从左至右,唇侧旋转角度、唇侧旋转距离、舌侧旋转距离、舌侧旋转角度

2 结果

2.1 下颌左右侧尖牙各测量项目比较 Ⅱ1分类错的成人高角患者下颌左右侧尖牙牙槽骨形态的各测量项目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下颌尖牙左右侧牙槽骨形态测量值的比较

2.2 高角骨面型和均角骨面型下颌尖牙牙槽骨形态测量数据比较 下颌尖牙舌侧牙槽骨高度,高角组较均角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种骨面型下尖牙牙槽骨形态测量数据的比较

3 讨论

3.1 2种不同垂直骨面型与下颌尖牙牙槽骨形态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下颌尖牙在牙槽骨中的位置在高角和均角垂直骨面型的骨性Ⅱ1分类成人患者中存在差异,其下颌尖牙舌侧牙槽骨高度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比均角组小。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将会加大样本量,做更深入研究。

此研究结果与之前研究结果大体相同。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骨骼结构的差异会造成前牙区牙槽骨形态发生改变[4]。Swasty等[5]发现不同垂直骨面型会伴随有不同的颅颌面骨骼形态特征。Sadek等[6-7]研究发现,牙槽骨的厚度和骨面型明显相关,高角型骨质薄。Eraydin等[8]研究发现,骨性Ⅱ类高角组患者的牙槽骨厚度比均角和低角组的要薄。李哲仪等[9]也发现成人高角患者下切牙区唇舌侧牙槽骨高度较低,骨厚度较小。但是之前研究中的对象包括骨性Ⅱ1分类的患者,也有骨性Ⅱ2分类、骨性Ⅰ类、骨性Ⅲ类的患者,其研究结果精确性受到影响。有些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Alkhadra[10]研究发现,下颌骨前牙区的牙槽骨量高角患者明显大于低角患者;Ozdemir 等[11]也发现上下颌骨的颊侧皮质骨厚度和腭侧皮质骨厚度在年龄、性别、垂直骨面型上都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结果发现,骨性Ⅱ1分类患者的下颌尖牙舌侧牙槽骨高度、唇侧骨皮质距离和唇侧旋转距离,高角组比均角组小,说明高角组的患者牙根偏唇侧,牙冠偏舌侧,下颌尖牙牙轴较为舌倾。这也说明,此类患者上下颌牙弓宽度的不协调。骨性Ⅱ1分类的成人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处于后位,下颌骨的前部发育受限,下尖牙宽度及下尖牙牙槽骨宽度小于正常者[12],因此下颌尖牙的牙轴有代偿性舌倾的趋势。因此,在矫治过程中,内收下颌尖牙时,注意保持尖牙牙根在骨松质中,防止牙根过于倾斜,压迫骨皮质,无法移动牙齿甚至损伤牙根。

3.2 下颌尖牙在牙槽骨中的位置 牙根在牙槽骨的位置是正畸医师最关注的。正畸治疗的原理就是通过粘在牙冠表面的托槽,将弓丝的力量传导到牙齿,牙槽骨受压侧吸收,牵拉侧增生,使牙齿在牙槽骨中移动。牙槽骨高度的降低会使牙齿的阻力中心点下降,这与根尖至舌/腭侧骨皮质的距离近有关[13]。牙根在正畸力的作用下一般都是在松质骨中可以正常移动,如果在移动时,由于牙根与骨皮质距离太近,接触到牙槽骨骨皮质,形成骨皮质支抗,会产生牙根、牙周组织损伤。牙槽骨厚度的减少会增加正畸治疗的失败率[14]。本研究发现,高角组的下颌尖牙牙根距离唇侧骨皮质近,可能会形成骨皮质支抗,增加牙根和牙周损伤的风险。因此,控制好下颌尖牙转矩,使牙根直立或是适当的舌侧移动,以减少其接触唇侧骨皮质的概率,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风险。

猜你喜欢

尖牙牙槽骨牙根
正畸力对临时支抗装置接触牙根引起牙根表面损伤的影响及其修复过程
阻断性拔除乳尖牙引导异位下颌恒尖牙向正常方向萌出1 例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不同垂直面型骨性Ⅲ类患者切牙牙槽骨骨量的研究
上颌恒尖牙萌出障碍的研究进展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猫的对峙
钢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