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时隔离病房的建设与管理

2020-05-07马梦思宋海燕闫芳芳张天翔

安徽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隔离区护士长病区

陈 琳 马梦思 宋海燕 闫芳芳 张天翔

2019年底,湖北武汉出现一种不明原因感染的病毒性肺炎,后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1],此后多地出现疑似和确诊病例,全面各地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现已将该病列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3]。安徽省也启动了一级响应。亳州市人民医院作为亳州地区定点收治医院,2020年2月根据上级要求整体搬迁至临时集中收治点,在临时收治点内实施临时病区设计、弹性人力管理、账目制物资配置和精细化管理4大抓手,整体运行效果良好,现将临时隔离病房的建设与管理方法报道如下。

1 临时病区设计

临时集中收治点原为一家市郊私人医院,周边暂无居民区、学校和工厂,院区包括门诊楼、住院楼、行政楼各一栋。规划为临时收治点后,院内立刻成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hospital emergency incident command system,HICS)[4],根据传染病病区要求对住院部进行改造,共设置疑似病房3个、确诊病房2个,疑似病房和确诊病房除床位数外,其余设计布局保持一致,统一规划为“三区两通道”,三区即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两通道为医护通道、患者通道,做好对应标识与行走路线,病区内库房、护士站、治疗室均设置2个(见图1)。疑似病房每区床位15张,全部为单人间;确诊病房每区床位50张,病房为三人间、四人间,方便家族聚集性患者居住。病室内均配电视、卫生间、消毒用具,所有病房门锁均固定向外,由护士进行管理,避免患者自行外出,在病房楼医务人员入口、病区入口、患者走廊两侧门安装电子密码锁,保持病区密闭性。

图1 临时隔离病房改造后病区图

注:1为病房楼入口,2为医护通道,3为沐浴室,4为更衣室,5为医护用餐室,6为医生办公室,7为物资库房,8为被服库房,9为清洁区护士站,10为清洁区治疗室,11为隔离区出口,12为隔离区入口,13为隔离区被服库房,14为隔离区预出口处置室,15为隔离区治疗室,16为隔离区护士站,17为隔离区物资库房,18为隔离病房,19为隔离区垃圾暂存处,20为患者通道,21为救治点门诊

2 弹性人力调配,优化排班机制

医疗救治体系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与院部协调下,抽调由感染科、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呼吸科、中医科等医护人员组成住院病区第一梯队。梯队中医生39名,其中亳州市人民医院23名,县区二级以上医院16名,均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护士98名,其中亳州市人民医院63名,县区二级以上医院35名,均为护师以上职称。每疑似病区配备主任1名,护士长1名,医生6名,护士13名;每确诊病区配备主任1名,护士长1名,医生8名,护士22名。梯队人员工作周期为14 天,按照以上人员配比要求提前准备第二、三梯队医护人员备用。

为保证值班人员在工作期间具备良好体力与耐力,最大程度降低防护服的浪费,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对人员排班进行优化。医生排班方面,值班医生实行12小时工作制,每班次至少保证2~3 h的隔离区内查房时间,另在每病区配一名高年资感染科医生作为住院总医师,辅助值班医生进行应急、疑难工作处置。护士排班方面,实行6小时责任护理排班制。疑似病房隔离区护士每组2人,确诊病房隔离区护士每组3人,设1人为组长,负责整组工作的协调、落实,下班前将本组工作完成情况汇总成表格,通过隔离区专用手机发送至工作群以便复核,另设1人专职负责陪伴确诊患者进行CT等外出检查。每日上午8点至下午17∶30在清洁区设置2名护士,其中1名护士负责医嘱处理、药物配置等工作,另1名护士负责患者饮食和药物的领用及转送、清洁区感染性垃圾的处理。护士长全面负责隔离病房的日常管理、病区安全、院感防控、物资盘存与领用、咽拭子标本的转送及多部门工作的协调。

工作时间之外,所有在岗医护人员单间居住,提供单独淋浴间、卫生间、微波炉,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同时为避免医护人员在隔离期间发生焦虑、抑郁[6],设立院内专项心理咨询热线,由我院精神科主任牵头为大家进行疏导服务。

3 账目制物资配置,落实分级防护

在全国防护用具使用紧张的情况下,我院根据国家规定[7]严格进行防护物资管理,定点放置、定数管理、专人管理,所有物资流向均可追溯。制作N95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日消耗表格,每3日上报一次设备科和院部审核,便于统计与提前储备。病区内护士长每日交班时发放当日非夜班医护口罩,夜班口罩交由临时责任组组长发放,另在病区护士站设置紧急物资柜,各种防护用具均备用5份,班班交接,如有消耗必须向护士长汇报。

4 精细化护理管理,实施多维管控

4.1 严格把控院内感染 ①对所有入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知识、防护用具介绍与防护要求、三级防护医物穿脱流程、自我防护重点及病区模拟工作流程演示,同时要求医护人员通过群内打卡方式完成个人演练,护士长进行逐一把关。②正式上岗前再次进行预案演练,包括“三区两通道”行走路线、患者外出陪检路线、紧急职业暴露处理等。同时在缓冲间安装摄像头,护士长实时监督,发现错误时通过监控器进行语音指导。③每班次设置1名咽拭子采集护士、1名兼职感染性垃圾督查和转交接护士,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管理。④病区所有垃圾均按照感染性垃圾收集打包,双层黄色垃圾袋封扎,集中焚烧处理。桌面、地面均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精密仪器用75%酒精擦拭,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2次,病室空气每2 小时通风一次,便器每日使用后均采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30 min。标本转运箱每次使用后均用消毒液喷洒,病房终末消毒采用2%过氧乙酸喷洒密闭30 min[8]。⑤不设陪护,拒绝探视。鉴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病区实行24 h封闭式管理,护士承担生活、诊疗各项活动,病区开放wifi供患者使用,每周二、四、六下午3点由护士集中转运患者家属递送的各类物品。

4.2 适时修订各项工作流程与制度 制度和流程是规范工作的前提与依据。针对新病区的成立及不同人员既往培训的差异性,病区先后制定了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各项治疗工作流程、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院感防控流程、药品与物资领用流程、科内仪器使用流程与故障修理、病房设备使用流程等,要求事事有规范,规范能落实,落实可追溯。

4.3 以患者为中心 ①正确核对患者身份。所有住院患者除必须佩戴手腕识别以外,同时,在床头贴放30 cm×15 cm床头牌,以防护士护目镜出雾后无法核对。②保证用药安全,严格落实用药“三查十对”。由于隔离区的封闭工作状态存在监管缺失的风险,护士在工作中更应该加强“慎独”[9]精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③推行微信视频查房系统,完整交接患者病情。查房时,由隔离区护士佩戴视频查房手机,保证清洁区医护人员同步了解患者情况;交班时,基于工作目标制管理,制定病区以“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10]标准沟通模式为基础的交接班表格,重点交接患者体温、呼吸、氧饱和、食欲、精神、肌力等;其他时间患者随时可通过微信与值班医生进行视频交流。④满足患者饮食要求,保持充足营养摄入。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及膳食要求,与院内膳食科进行沟通,专门定制患者餐点,务必保证患者高蛋白食品与蔬果的摄入。⑤了解患者心理压力并予以疏导。所有病区执行9点集体广播宣教,每天两次带领恢复期患者进行30 min五禽戏锻炼,每晚8点播放30 min纯钢琴曲,另外为年龄较小的患者提供儿童书籍、画报、绘画等工具。

5 总结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让整个医疗系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让公立医院对于自身在突发公共事件上的应急缺陷[11]有了深刻的认知,更是促使定点救治医院的管理者们不断从“有”到“优”进行自我变革。我院通过落实上述临时病区设计、弹性人力管理、账目制物资配置和精细化管理4大抓手完善了本次疫情救治管理链。截止3月5日,我院共累计收治疑似患者236人次、确诊患者106人次,治愈出院106人次,无院内感染事件,整体运行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隔离区护士长病区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积分制管理对提高护士长执行力的实践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传染病隔离区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质性研究
等 你
一张字条:“我不抢救”
中国英雄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