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千年古城的地方性文化遗产

2020-05-07张继焦吴玥

关键词:文化遗产价值文化

张继焦,吴玥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民族学系,北京 100081)

一、引言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72年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提出的定义,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与“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两大类①。一般而言,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各种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但这并不是说应该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开进行单独研究,实际上两者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非遗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空间而存在,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充满了各种非遗元素。

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积累下罕见的历史文化遗产,各个地方也培育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遗产类型。相较于国际社会而言,我国文化遗产研究起步较晚,但我国可研究的资源较为丰富——世界遗产数目位列世界前二(仅次于意大利,共有53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这些都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宝贵文化资源。在实践层面,我国除了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名录之外,国务院自2006年起,分别批准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国家 + 省 + 市 + 县”4级保护体系。国家和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保留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希望按照各种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与地方特色,利用其中文化,真正实现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双提升。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民族与地域特色突出,在地缘因素与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形成了彼此交融又各有特点的文化遗产。譬如海南岛虽孤悬海外、远离中土,但同样在历代汉人移民和当地土著民的帮助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在海口市北部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城,古时为琼州府驻地,故名“府城”,在古代是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素有“琼台福地”②的美称。在今日的府城内,还流传着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性民间习俗——“做公期”,这也是府城流传下来的独特文化遗产。每年正月时分,“到我家吃公期吧!”在府城的大街小巷总能听到此类热情洋溢的招呼。可见作为一种集信仰、仪式与生活气息的传统节日形式,公期在今日府城之热闹势头仍旧不减,吃喝仍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期就是简简单单的吃吃喝喝、聚众娱乐,它是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功能的,并且这些功能与价值在今日仍旧有着广泛流传的意义。

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过于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导致很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处境堪忧,很多地方性民俗逐渐淹没于历史。而如今很多学者在进行文化遗产研究时,往往只重视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相异处,仅仅满足于对当地文化进行事实描述,并没有将其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就事论事较多而忽视了理论概括。实践与研究两方面的不足,导致如今一些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支撑动力。但在今日的海口府城,公期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独特形式发挥着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地方性民俗世代流传,但这种相对价值究竟给府城、给海南带来了怎样的文化底色?我们在保护地方民俗和文化遗产中又可从中汲取什么经验?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文化相对论的理论探讨

文化相对论(Cultural Relativism)是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流行起来的一种人类学和民族学学派,以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elville J. Herskovits)为主要代表人物。该学派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特定的经济文化条件相适应而形成并发展的。任何文化对于其所在的社会而言都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没有共同的等价物,不能用一种绝对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因这种理论对“价值”的强调,故而又称作“文化的价值理论”学派。

最早提出“文化相对论”这一概念的是芬兰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E. A. Westermarck),他于《道德观念的起源和发展》(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ral Ideas,1906—1908)一书中指出不同民族具有各自不一的道德标准,故而道德是相对的[1]。但文化相对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流行开来则始于美国人类学家、美国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博厄斯(Franz Boas)。在《原始人的心智》(The Mind of Primitive Man,1911)一书中,博厄斯提出生活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人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归纳经验[2]107;人们总是循着习惯行事,如此习惯逐渐演化成不带任何意识元素的自发行动,而这些都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进而引起不同的观念联想[2]118-119。而人类学的研究应使我们包容与自身不一样的文明形式,坚信他们也有能力推进人类利益,正如这些文明在过去推动了他们的文化进程一样[2]151。因此,调查者在对普遍性社会形态进行科学研究时应从自身文化价值观念中解脱出来,深入到其所研究的文化、民族思想中,并把其中的文化价值纳入总体客观研究范围之内,才能真正了解这种民族文化的实质[3]131。

博厄斯这种文化相对论思想也为他的学生们所继承和发扬,其中赫斯科维茨对文化相对论进行系统化阐发,自成一体形成文化相对论理论,并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一度达到鼎盛时期。赫斯科维茨主要在其代表作《人及其劳动》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相对论”的思想,在之后改编成的《文化人类学》③一书中又做了详细的阐述。首先,文化相对论认为,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该社会群体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同等的,因此应该用他所属群体的价值体系进行评价;不同文化之间无法比较,文化价值没有共同的一般等价物。其次,文化是组成一个社会的人类行为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总和,其中每个群体文化各有世代传承下来的价值;那么,文化相对论的原则就是基于经验下判断,而经验是由每个人按照自身文化传承来进行说明的[4]351。再次,文化相对论最核心之处就在于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和睦来自对不同特点的尊重,来自于相互尊重;应强调多个而不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价值,是对每个文化价值的肯定;应以寻求了解和协调为目的,而不是毁坏与我们不相符合的东西[5]。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现实社会、道德体系、文化习得机制中,文化标准是不一样的;而文化相对主义意味着任何一种文化价值都能按照主位思考方式和文化传统得到正确理解[6]。

赫斯科维茨以西非达荷美(Dahomey)的婚姻家庭形式为例,说明文化相对论的重要性。世界各地有多种多样的婚姻形式,或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其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为其群体服务,都是具有一致价值的。但是在文化进化论者看来,一夫一妻制才是最合适的婚姻家庭制度;因为在多妻制家庭中,众妻为了其后代的利益,都会以各种方式取悦唯一的丈夫而争宠,进而导致家庭内部的混乱。但实际上,在那些以多妻制为生活常态的社会中,又会是不一样的情况。生活在西非的达荷美人习惯法承认一夫多妻制以及由父亲、长兄或由家长操办婚姻是合法的,这些一夫多妻制的家庭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单位。丈夫拥有独立房子,妻子们轮流与丈夫同住,为其洗衣做饭、养育子女、处理家庭经济事务,与所孕育子女单独生活在一座房子中。并且在众多妻子之中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她们虽各自养育儿女,但都共同为这个大家庭集体承担多方面责任,甚至有的妻子还会为丈夫主动寻找更多妻子[4]349-350。赫斯科维茨认为,这种一夫多妻制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是不能接受和难以理解的,更是为社会舆论所谴责、为法律法规所制止,但在达荷美社会习惯法中,这种婚姻形式是得到认可并受到保护的。在当地人的眼中,这的确是一种维系种族繁衍和确保家庭集体经济稳定生产的良好婚姻形式,众人之间的相互合作、维持稳定的经济来源、大规模的家庭人口,这些都是多偶制家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倘若我们从现代社会的观点来看,达荷美人的一夫多妻制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与不公平,是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典型体现;但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去评价他者文化,因为文化价值没有共同的一般等价物,对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是不同的[4]351。对于类似于达荷美人的社会制度,我们应该是尊重和理解,不是反对和驳斥,这就是文化相对论者所应持有的观点。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中也存在着众多理念的冲突,比如个人主义和社会化、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享乐与效率、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传统与事实,等等,而这些倾向往往在一个人看来是进步,另一个人看来是退步。放眼至全世界文明,我们会发现黑人、澳大利亚人、爱斯基摩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社会理想非常不同,而不同文明赋予人类行为的价值观是不可比较的,一个民族认为是好的常常被另一个认为是坏的,但实则完全是民族历史文化习惯使然[3]131-132。我们不能以自己的社会习惯作为标准去评判他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而是应该以一种一视同仁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他族文化,才能得到客观、高正确度的解释。正如赫斯科维茨所说,文化相对论从本质上讲,是对自然的探索和对文化价值的认可,而这具有方法论、哲学、和现实意义层面的重要意义[4]364。当我们试图去了解另外一种人类文明,去研究在这种文明浸染下生活的男男女女时,我们应该从不同价值与标准的角度多样理解不同文化[7]。

以文化相对论来看,海口府城公期作为一种宝贵的地方性文化遗产,也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在府城当地,七井八巷十三街是街巷制的典型代表,形成了极具生命力又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的市民文化;相较于粤西地区的年例,公期同样促进了当地的境内认同;而就全国规模的庙会而言,它们都在两重性的复合形态中极力发挥最好最优的正向价值。因而,对于任何一种地方性民俗,我们都应该以文化相对论的视角认识到其中的文化价值,绝对不能以一种观点放眼全球,而是应具体遗产具体分析。

三、地方性民俗的特征与价值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由某个地区的民众千百年来共同培育而成的,与当地的文化特色有着莫大的关系,也对当地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价值。纵观整个海南地区,“郡城、海口每坊中莫不有所祠之神,各村各乡亦莫不有所建之庙”[8],“邦国莫大于祀事,故首列郡邑常祀,而祀典及先贤次之。至于私祀虽多,然亦有死事、御灾之义而不可略,……”[9]531。府城内各坊、府城外各村以集体生活范围划分为各境,境内有寺庙,并把共同祭祀的神灵称为“境主”,以其诞期为日做公期。由于每个神灵诞期不一致,做公期的日子自然也不一致,尤其是在正月时分,各坊各村可以说是“这境做完那境做”,好似整个府城内外在不停地做公期,处处洋溢着虔诚与团聚的味道。虽城外各村和城内各坊的公期形式略有差异,但祭祀祖先神灵烧香祈福、亲朋好友相聚秉烛相谈的场景满目皆是,都是一种流传在当地群众之中宝贵的活态文化遗产。

公期文化依赖于大小街道、坊间庙宇,对府城社会所起到的价值的表现形式虽千差万别、复杂多样,但本质是一致的,价值是相同的,都是为整个社会和集体服务。并且这种服务性质不仅仅是就府城经济生活而言,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相较于年例对于粤西地区、庙会对于全国地区而言,这些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种程度上对该社区群体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形成了当地特殊的商业文化与市民文化。而根据价值形式的不同特点,我们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见图1)。

图1 公期作为地方性民俗文化的相对价值形式和具体内涵

(图表来源:作者自绘)

1.物质性价值与精神性价值

物质和精神是同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每一种民俗活动必然以一定的物质设备为载体,并在一年一度的庆祝仪式中表现出精神性价值,故而我们有必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根据文化载体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物质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物质性价值通常以可见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府城内部的街坊构建(以七井八巷十三街为典型代表)、古城墙、古庙宇、钟鼓楼等,这些承载古城昔日繁华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不仅仅是府城历史的见证,更是府城人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而在街坊制度背后所蕴含的市井文化其实是府城商业文化与市民生活的真实源泉,更是府城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

里坊制度源于农业井田制时期的基本社会组织“邑里”,后移入城市,作为一种居民的聚居单位与社会基层组织而长久存在;宋代,封闭的里坊制不适合商品经济的需要,便逐渐被开放的坊巷制所取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专业街市与市民居住区共同构成的密集城市网络[10]。中原地区的这种城市建制也影响到了海南地区,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府城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以府前街(现文庄路)、镇台前街(现忠介路)、北帝街(中山北路)为主线,仁和巷、草芽巷、关帝巷等街巷纵横交错的“七井八巷十三街”格局。一条条街巷,一口口古井,一座座寺庙,构成了府城的主要交通脉络、体现了府城最基本的古代城市环境风貌。府城这一商业社会于坊巷制之下发展起了浓厚的街巷文化,很多文化遗产也是在这种文化氛围内孕育形成。而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府城很多街坊直接面对街道,在街后巷内建立住宅区,今日仍可在府城见到很多具有商业意味的“坊”,比如绣衣纺、仁和坊,等等。此外,府城很多街巷还形成了行业化生产规模,比如“马鞍街”久而久之逐渐发展成为集中出售马鞍、马蹬等各种马具的商品街;“绣衣坊”因是当年文士聚居之地,街坊大多以经营刺绣、缝制生员、秀才的“锦衣”为主,市场需求使之成了绣衣的专业街。这些街道巷宇大多始建于明朝时期,历经四五百年风风雨雨,虽过去热闹的商业氛围已逐渐淡化,却都布满了士农工商各社会阶层的生活痕迹,是海南商业社会和市井文化的见证,是当地独特的文化遗产。依靠商业文化起家的府城也形成了商贾所集之大墟市,譬如明代正德年间的东门市、北门市、府后市,等等[9]283。各大墟市、街道、巷宇、坊间构成了府城市民的生活空间,并且至今仍旧存在当地人的记忆中,发挥着宝贵的物质性价值。

直为街,曲为巷;坊间道路称街,坊内道路称巷;坊内十字干道称街,坊内支路称曲;街巷称呼的历代演变实际上反映了商业生活的不断丰富。“坊”原来仅仅是府城市民的一种普通居住方式和基层管理形式,但开放式街巷制的确立,实则是中央封建政权对城市市民身份的一种官方认可,促使诸如商人、市民、学子等各社会阶层认同感的加深,形成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而随着“坊”(居民区)与“市”(商业区)的不断融合,府城文化中的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市井文化逐渐显现,这可谓是真正的文化底色,也是公期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重要精神性价值。市井文化是指广泛活跃于街巷之中、以城市中下层市民为主体的具有商业倾向的文化,反映着市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与生活场景,表现出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自由散漫却质朴单纯,久经不衰而愈以绵长。在街巷制下,“市井”为交易场所,“街”为商业街道,“巷”“坊”为居住之地,做公期的主要阵地各大庙宇居于其中,共同构成了市井文化,而市井文化的本质是商业文化,同时民俗、信仰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各种节庆仪式活动也是为市民提供了娱乐和休闲的平台。同时,城市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参与其中,促使他们加入到城市建设与商品经济交换之中,以此带动经济的流通。“做公期”就是这样一种促使当地各社会阶层认同感的集体活动,蕴藏在一座座庙宇之后的是共同的居民心理认识,也是府城社会的精神性文化价值所在。公期当日,各家各户准备好神灵祭品,前往庙中祭拜;居民之间也是互相串门走访,好不热闹;到了吃饭时间,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丰盛宴席,来者皆是客,到处都坐满了喜气洋洋的居民;傍晚时分开始表演琼剧,在演员的一唱一和中,众人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愉悦感。有的地方在做公期之际还伴随着大型墟市贸易,到处人山人海,每个人都融入到巨大的市场洪流中,成为市井文化的一部分。

以经济交流为典型特征的市井文化更是需要多方面的道德约束,同时体现当地文化认同。而做公期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市民所认可的地方性文化,这种文化是海南商业社会在不断发展中所形成的市井文化的一部分。市井文化以街巷庙宇为物质性载体,成为群众生活、娱乐、祭祀的主要场所,众人齐聚一起,也就是对府城本土文化的认同。正如中原地区的各市民阶层不论身份地位,都在市民生活中谋得了一席之地,取得了身份认同感类似,在今日“琼台复兴计划”④的推行中,这种市井文化对于追寻府城历史传统、凝聚府城市民凝聚力、共同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对于中原地区而言,无论是里坊制、还是开放的街巷制,都是顺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为了迎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而设,两宋时期终于孕育出了市民阶层,这些闲暇众人促成了市民文化的形成。故而有曰“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描绘出了当时杭州城内人烟繁阜、市容严整的熙熙攘攘之景。而相较于府城而言,七井八巷十三街中同样人口攒动、繁盛无比,形成了与中原地区大同小异的市井文化。市井文化的形成不仅是商业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更是塑造了各种类型各异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给当地社会带来了独特的物质与精神价值,发挥着地方性民俗的重要作用。

2.集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

文化相对论认为,每种文化都具有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经过世代传承流传下来的。而根据文化作用主体类型的不同,可分为集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集体性价值是指通过某种仪式和活动,对当地居民及社区集体所产生的价值;社会性价值是指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整体价值。这些价值虽类型各有不同,但都相对的对当地社会及人民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得这种地方性民俗也源源流长,长久地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遗产保留下去,成为宝贵的地方财富。

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文化,移民迁徙和文化传播发生在世界上每一个地方;海南虽孤悬海外、距中土辽远,但中原移民因各种原因仍到此不断。尤其是在宋明时期,很多中原移民定居府城,一则由于地缘因素而接近大陆风气,二则受移民自身文化影响,三则府城本身就是海南的经济文化中心,故而来源复杂的移民虽身居孤岛,却也是“习礼仪之教,有华夏之风”[9]138,中原文化的精神内涵一直延续了下去。这些因各种不同原因迁至府城的移民,聚集在府城的各个角落,他们或者投奔本地同乡,或者尽力融入当地社区中。无论到此的生活方式如何,街坊邻居之间的彼此融洽相处是关键。特别是在汉族融汇之地,中原祭祀信仰文化作为当地人们的精神支柱仍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并经过府城本土化演变成为当地文化。每位移居此地的移民需要得到所在社区和街坊的认可,需要彼此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照应才能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更好地生活下去,而他们本着共同的信仰模式,以本境内的“境主”为共同神灵,通过“做公期”的方式表达对境主的虔诚信仰,同时也表达出对该境的尊重,得到境内所有居民的认可和认同,由此获得个人在“境”的社会地位。

实际上,“境”可以看作移民社会中的移民的聚居地,而这些移民需要以某种共同仪式为基础,在当地构建起具有凝聚力的社会。比如在府城,来自各处的移民通过公期中的各种活动,在心理上实现了个体价值,他们视“境主”为共同祖先,自身则是境主的共同子孙,彼此之间具有一致的信仰体验,形成个体之间相互团结和凝聚的方式。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认同与凝聚其实更是带动了各自社区集体内部的发展,本境内居民年年“做公期”,所深化的不仅仅是对自身、邻里关系的认可,更是对所在集体的认同,他们以神灵为共同信仰强调本境内部的凝聚意识。也就是说,各境居民承认自己是所在社区的一份子,在共同的民俗活动中,亲朋好友、远方来客齐聚一方,共谈神灵历史、追溯自身来源,大家以这种方式为那些他乡异客提供了一种重建集体认可的机会。在首事等人的领导下,有的地方还会举行看琼剧等各种娱乐活动,在这种轻松愉快、娱人娱神的氛围中,各“境”以一种集体的形式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动,凡是此境人,皆来此庙拜,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社会交往推进了整个“境”内的凝结合作。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团结,境与境之间更是需要凝聚的力量才能够互相促进彼此的发展,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府城各境神灵诞期不一,做公期时间也不一,如此就导致府城公期分布在一年中不同的月份,其中尤以正月期间较为集中。本境内居民通过年年“吃公期”“看海南戏”等参与人数众多的喜乐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参与,而在食材准备、邀请琼剧班子等方面更是超越了自身所在“境”的地理范围,加强了本境与邻近各境之间的联系,扩大彼此的关系网络和社交圈;在促进群体社交的同时,也带动了附近的商贸经济发展,在七井八巷十三街中形成良好的经济往来圈。除此之外,有些来往紧密的“境”之间还以神灵为代表加强各境之间的交往与联系。这种以神灵的亲缘关系为纽带,将各境庙宇相联系,同时也就意味着各境内民众(“各境子孙”)的社会关系已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片的地域范围内,而是形成了更大规模的跨境社会关联。这种“境外”的社会联系则有助于府城社会集体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商业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移民社会的市民凝聚力,是为公期这种民俗活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

这种社会价值同样具有普遍的意义,在粤西地区的年例⑤中也有所体现。年例是粤西人民过年的传统贺岁方式,时间主要集中在新年,但每个村庄(城市或乡镇)都有约定俗成的不同年例日期,传统年例活动包括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等,持续时间一至三天不等。年例主要是通过祭祀、游灯、杂技、傩舞、游神、花船、摆宗、宴客亲朋等一系列仪式表现人们的敬天法祖思想和信仰祭祀文化,并且在其中构建起了当地的宗族认同,以娱人娱神为契机加强人际沟通与交流。“公期”和“年例”虽然日期不同、地域不同、活动具体内容不同,但他们所给当地社会带来的价值和作用却是大同小异,这也就是两者在不同社会环境与历史传统中民俗活动所形成的相对价值。

“公期”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文化,更是一种在模拟血缘关系建立下的社会认可,这其中首先有赖于个人对自身、对他人社会地位的认同,进而以个人之力的凝结推动整个所在“境”内集体的团结,而这种团结又会反过来促进境内子孙的互帮互助。而就移民社会而言,居民区与居民区之间通过集体活动中的你来我往、商贸交流、相互走访形成彼此之间的亲密联系。这些移民或来自中原地区、或来自闽南地区、或来自北方游牧地区,但不论民族、祖籍、来源,他们来到移民社会后,都以这种“个人—个人”、“境内子孙—境内子孙”、“境—境”所形成的团结凝聚关系,促成了当地移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人民沐浴在共同的市井文化与虔诚的信仰追求的社会气氛中,形成了真实而紧密的日常生活。

3.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

作为一种解释文化价值的学说,文化相对论的鼎盛时期并不是很长,其中原因与赫斯科维茨理论中的缺陷有必然的联系。文化相对主义作为一个二战后在美国兴起的学派,能够摒弃西方中心主义、主张民族平等实则不易,但他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进步,主张各民族文化各自发展,很容易形成文化保守主义,这点也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我们今日提倡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并不是要绝对无条件地赞成一切文化标准和文化形态,而是力求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客观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况且,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种文化精神投射于现代社会,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与功能,即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文化遗产时所不可回避的问题。

移民社会的成员来源复杂,彼此之间差异较大,但无论如何他们是需要构建自己的凝聚力量的,如此社会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富足。首先,各地移民来海口,或因贬官流放至此、或因政府派遣于此、或因逃避战乱躲避于此、或因经商致富来到此地,不管是自愿还是强迫,他们到此处的第一大要务就是要生存下去。为了在此落地生根不至于无依无靠,和邻里街坊打好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而原先在此处的移民也需要扩大自己的社会活动圈;而在府城,他们也很有可能也恰好来自中原地区。在这种有着共同历史来源的情况下,双方之间缩短了心理上的距离感,在共同传统信仰观念的指导下,在当地打造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际圈子。其次,单单心理上的认同不够的,需要以某种得到当地认可的仪式活动将其定型成为节庆民俗,历代得到强化,才能保证人口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而正是在一年一度的地方性民俗活动中,实现了社区的集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古时流传下来的节庆礼仪,其中有些因素可能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了,故而其中有些文化糟粕的存在也在所难免。比如,公期作为一种集体性参与的社会活动,以“吃”为重要纽带,作为一年仅一次的娱乐活动倒也无伤大雅,但容易引起攀比心理,滋生不良社会风气。主人事先准备好酒好菜,亲朋好友大饱口福,谁家客多谁家体面,不认识的人也可入席,家家还给客人送“红封”,以显示有钱大方,无疑增加了群众经济负担。因而,有些资料直接称“公期”“婆期”属陋习,花钱比任何节期都多,使村民经济负担加重,但又难以破除[11]。这种吃吃喝喝对于旧日社会所言,或许是有益的,因为它为一年到头埋头于经济生活的居民提供了娱乐机会,同时沿街商铺通过摆流水席等方式扩大本店知名度,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讯息极其发达的今天,原来节庆活动所带来的积极经济、社会价值就可能转变为消极的消费负担,这也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当今社会,公期所不得不面临的形式转变问题,也是很多民俗活动所需思考的问题。

每一种习俗活动都是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的结合体,公期如是,现在流行于全国各地的庙会⑥同样也是。庙会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和集市贸易形式,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庙”最初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也称“庙宇”,庙会也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其形成与发展与宗教活动有关,过去一般是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而现在的庙会已经演化成为节庆期间的娱乐活动,也称作“庙市”。源远流长的庙会文化传承下来了中华民族先民对自然、神灵、祖先的崇拜,同时人们在敬祀神灵中互相交流感情,在集市交易中增强贸易往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庙会文化。但庙会同样也具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庙会期间,众人来到寺庙焚香供佛,似乎成了封建迷信活动的宣传场;同时诸多善男信女还会买上一大批诸如香纸等冥品,这种消费无异给贫穷地区的人民增加了经济负担。但无论怎样,此类民俗活动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难以比拟的,人们在各类活动中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纽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团结。

因而,我们今日所做的应该是发扬民俗活动中的正向价值,也就是其中的团结凝聚精神、市井文化,这不仅是古人过去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对自身质朴、纯真生活方式的文化再现。而就其中的一些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糟粕,理应随着时代变迁而做出相应改造,助其成为一个凝聚与团结、娱乐与休闲的节日。

四、结论

在如今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频繁地大拆大建也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关注,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中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经历了由古玩、文物到全民性文化遗产自觉的演变[12]。这一方面既反映出了我国国民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度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日益更新。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期,城市和乡村发展的需要引起了国家文化政策的调整。原来被人们斥责为封建迷信的地方民俗一时成为热点问题,而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的命脉与灵魂,代表了当地的独特内涵,渗透在整个文化遗产发展历程中。

近年来,随着“琼台复兴计划”的推广和传播,海口市重新审视府城这一千年古城的内涵,深入挖掘和利用其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应用价值,并以此找到古城发展的新定位。在古城保护的规划建设中,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等看待,将两者有机结合,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并探索出府城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的“九位一体分析法”(即包括军政、教育、文物、宗祠、宗教、商业、艺术、民俗、生态)[13],系统开发府城文化遗产。因而,“琼台复兴”不仅仅是海南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的复兴,是当代城市环境整治与产业升级的生动再现。而在开发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也探索出了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色,保留下来了当地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内涵。

每一种地方性民俗节日都是当地人民群聚群乐的休闲活动,其中可以享受难得的饕餮盛宴、欣赏到传统的习俗文化、体会到无尽的欢乐与愉悦;更是人民享受市井生活的大观园、是坐看市井百态的喜乐场,是当地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以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来看,我们不可以以本身文化价值为标准去衡量他处的文化遗产,否则必然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者,而是须站在当地流传下来的价值理念基础上,以当地人设身处事般地去研究当地文化遗产给当地带来的价值,如此才能得到客观而准确的评价。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片最富生机和活力的场所,其中写满了文化遗产的痕迹,这才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的文化底色,是市民生活的精神家园。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当地民俗民风的独特表现,具有独特的价值与美感,理应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保存下来。但究竟如何将这种地方性民俗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作为旅游产业进行开发,这个规模宏大的问题我们将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做单独讨论。

注 释:

① 资料来源: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网址: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whc.shtml

② 琼台福地遗址现位于海南琼山府城关帝巷内的抱珥山上。习惯上,人们尊称朝廷官衙为“台”,故称之为“琼台”。琼台福地的说法由来已久。观象家曾说,华夏大陆的阳刚紫气,越海潜入南方,首先聚集于琼台之下,故称“福地”。又相传海南地形极像一只缩头神龟,宋太祖怕它伸出头来威胁王朝的统治,便将州城迁来神龟缩头处;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府城设立琼管安抚司统管全岛政务,借此镇住龟头。因此,当时人们称此地为琼台。明清时期又历经整修,建起关帝庙、文昌阁、圣母祠、献台、戏台、石牌坊等,成了文人墨客游览之地、平头百姓祈求安康之乡。

③ 1948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赫斯科维茨出版了《人及其劳动》(TheManandHisWork:ASciencesofCulturalAnthropology, 1948)一书,后来据此改编成为《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 1964),在该书第19章“文化相对论与文化价值”(CulturalRelativismandCulturalValues)中充分而详细的阐述了文化相对论的主要观点,并举例进行佐证。《文化人类学》也被认为是文化相对论的主要代表作,本文文化相对论观点主要引注于此书。

④ “琼台复兴计划”项目提出的背景是在当前全国实现中国梦、全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大前提下,利用海口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并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这个机遇,结合海口府城千年的历史底蕴而提出的府城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计划。自2015年5月19日时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到琼山调研时强调要做好琼山历史文化这篇文章之后,海口市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为响应海口市政府号召,琼山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琼山区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领导小组”并将“琼台复兴计划”作为重大项目提上工作日程。“琼台复兴计划”也就由此产生,其中“琼台”既指琼台福地,也指琼山,也指海南;复兴,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琼台复兴计划”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组成部分。

⑤ 2012年2月21日,“茂名年例”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8月21日,“吴川年例”入选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扩展项目)。

⑥ 2008年6月7日,北京市、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陕西省等地申请的庙会已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价值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谁远谁近?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