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2020-05-07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包红心

辅导员 2020年5期
关键词:手拉手巴金少先队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包红心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少先队员经常高唱队歌,表达要为理想勇敢前进的决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要有怎样的理想?围绕理想主题,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30 多年来持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理想教育的模式,帮助少先队员寻找理想,引导他们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勇敢前进。

只要你们把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人民和国家的位置放在个人之上,你们就永远不会“迷途”。

——巴金

起源:“迷途羔羊”寻找理想

改革开放初期,“黄金潮”冲击着社会,也冲击着孩子们的心灵。一天,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五(3)中队的中队委员田玲、俞奕跑进教师办公室,对辅导员说:“严老师,乱套了!现在是不是有钱最‘吃香’?”原来,队员李波数学测试得了94 分,却伤心地哭了。因为她爸爸说,她得95 分以上才能奖励她5 元钱。对于队员们提出的问题,严老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鼓励队员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能不能一切向钱看?”“为金钱工作,为金钱学习,是80 年代少先队员追求的理想吗?”“什么是少先队员应该追求的理想?”带着这些问题,队员们召开了队会进行热烈讨论,还寻访了父母、亲友等,甚至写信向多位各界名人问询答案。

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电子学专家韦钰、世界击剑冠军栾菊杰等都给队员们回信答疑解惑。田玲、俞奕、李波等10 名自称“迷途羔羊”的队员写信给文坛巨匠巴金寻找答案。当时81 岁的巴金先生用颤抖的手,花了整整3 个星期,给他们回复了一封3000 多字的长信——《我的回答》。他还送给队员们一头小瓷牛,为他们指点迷津:“只要你们把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人民和国家的位置放在个人之上,你们就永远不会‘迷途’。昂起头来,风再大,浪再高,只要你们站得稳,顶得住,就不会给黄金潮冲倒。”他鼓励队员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巴金先生的这封回信在《无锡日报》上发表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纷纷转载,《辅导员》杂志也在1985 年第十二期刊发《八十一岁与十一岁的对话》一文,报道了队员们的活动和相关通信内容,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关于理想教育的大讨论。一个队会、一次通信、一头瓷牛成就了一位世纪老人与10 名少先队员的不解情缘,更在队员们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成为钱桥中心小学理想教育的源头和传承至今的宝贵财富。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更多的欢乐,更多的眼泪;比我们维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必须把他们分给别人,不这样做,我们就会感到内部干枯。

——巴金

传承:“手拉手”树立理想

巴金先生在回信中说:“我追求集体的幸福与繁荣。”他鼓励队员们把更多的同情、爱和欢乐分给别人。1990 年,响应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的“手拉手”互助活动,钱桥中心小学在《中国少年报》刊登的400 所希望小学的名单中,选择了与巴金先生故乡的四川省城口县坪坝乡小学结成“手拉手”联谊学校。

队员们捐衣捐物,奉献爱心,并派代表赴四川开展“情系大巴山”活动,为小伙伴送上精神食粮和学习用品,手拉手一起树理想。钱桥中心小学也因此被评为首批全国城乡儿童“手拉手十佳联谊学校”。之后,队员们又开展了以“手拉手找朋友、手拉手交朋友”为主要内容的交流、互助、服务活动。他们先后和陕西省子长县红彦希望小学的小伙伴通信交朋友;和贵州省镇远县城关第一小学结对,送队报、赠队旗;和安徽省大别山的贫困小伙伴开展“好书漂流瓶”捐书活动,还通过红领巾义卖、社团活动,设立了爱心基金,实施了爱心工程、救援工程、生命工程,开展同伴互助,进行救灾募捐,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小伙伴,积极践行巴金先生在回信中所说的话。此外,为帮助队员们树立理想,钱桥中心小学充分挖掘社区资源,聘请总参干休所的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为校外辅导员,给队员们讲述革命故事,号召队员们从革命前辈身上找理想,还开展了“爬龙山 争当‘五自’小红军”军事游戏,举行了“延安精神代代传”——罗汉松交接仪式,进行了“不忘过去,牢记历史”主题教育等,引导队员们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希望你们像牛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向上,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路很长,走起来也并不容易,要坚强。

——巴金

实践:在行动中感悟理想

进入新世纪,为了让理想在队员心中生根、发芽,钱桥中心小学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为育人目标,带领队员们开展了“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活动,深挖理想教育的文化内涵,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感悟理想的力量。

钱桥中心小学校门右侧的校训石上书写着校训“少讲空话 多干实事”,左侧墙面上刻有巴金先生的手迹。在“理想之光”石刻浮雕墙前,有一幅大理石书卷,上面刻着巴金先生的回信《我的回答》。学校依照巴金先生赠送的小瓷牛形象铸成铜牛,与队员们朝夕相伴,其底座上镌刻着巴金先生关于理想的寄语,“巴金勉语”“理想感言”在学校走廊、过道随处可见,校歌《理想之歌》激昂的旋律也飘荡在校园上空……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少先队理想教育主题活动为队员们搭建了成长的舞台。每年10 月是学校的“理想教育月”,队员们会观看理想教育视频,举行“巴金杯”知识竞赛;学唱《理想之歌》,开展唱国歌、队歌、校歌“三歌”比赛;参观巴金广场、巴金文学社,举行“理想教育”主题微队会;寻访身边的先锋榜样,开展“邀约名人话理想”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着队员们从小立志向、有梦想,努力践行巴金先生的寄语,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学校的“巴金文学社”以及与四川、上海等地的十多所联谊学校成立的“中小学生巴金文学读书会”,定期以队员们喜爱的方式组织开展“参观名人故居”“心美同行夏令营”“小记者与大编辑面对面”等活动,引领队员们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社会、亲近生活,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中感悟理想的力量,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

理想就在你们面前,未来属于你们。千万要珍惜你们宝贵的时间。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巴金

延伸:在深化教育中坚定理想

钱桥中心小学坚持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引领和政治启蒙,积极打造理想教育品牌,构建少先队特色课程,开发了面向一至六年级的理想教育校本教材——《巴金伴我行》。这套教材由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题名,以“走近巴金”“巴金与我们”“巴金伴我行”三大板块,引导队员们学习巴金先生的作品和精神,从中接受教理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2007年,这套教材获得江苏省少先队特色校本教材成果展示优秀奖。之后,《绿满校园》《巴金作品少儿读本汇编》《娃娃学甲骨文》等教材的编撰、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少先队理想教育内容,实现了理想教育的生活化、校本化、有效化。

近年来,围绕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钱桥中心小学依托“理想少年”校本活动,抓住理想教育这个“牛鼻子”,梳理了各年级的特色活动,构建了以低年级“生活理想”(友爱同伴、文明礼貌、学会自理),中年级“道德理想”(关爱集体、诚实守信、认真学习),高年级“社会理想”(热爱祖国、服务奉献、创新实践)为教育重点的少先队理想教育体系,并在分层实施的过程中,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红色基因等融入其中,拓宽理想教育的外延。

学校少先队还通过争创“巴金中队”、评比优秀少先队等活动,创新中队管理模式,满足队员的成长需要、发展需求,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目标自设、管理自治、成长自觉,引导他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

少先队教育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要以理想信念为根本,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30 多年来,钱桥中心小学以巴金先生的回信激励一代又一代队员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坚持不懈地把理想信念的种子深植于队员心间,带来的必将是明天的桃李芬芳!

猜你喜欢

手拉手巴金少先队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加入少先队
一生
只要我们手拉手
手拉手
和警察叔叔手拉手
小巴金“认错”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