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方法

2020-05-07冉渝鳞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儿歌分数

冉渝鳞

(重庆市武隆区白云乡中心小学校 重庆 武隆 408500)

1.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歌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儿歌,还能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看图列式》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重点内容和难点知识,利用多媒体设计成有趣的课件再加上巧妙的儿歌,将两者搭配在一起,有声、有色、有形,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快速开动脑筋,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如课件内容是:左边跑出三只小鸡,右边又跑出三只小鸭,这时一个大括号将它们包在一起,然后一只问号蹦蹦跳跳跑了出来,围着被大括号包起来的小鸡和小鸭转圈。这时,儿歌声响起:“疑问号,真调皮,绕着问题到处跑,同学们,快快来,大家一起抓住它,将它问题解出来,看它服不服。”在这首儿歌中,就包含了所有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根据图画列出算式,这需要学生找出疑问号所求问题,在进行列式计算,求解。就像有一条线将整个课堂教学串联起来,将动画画面巧妙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开展进一步的探索和求知。学生各个兴趣盎然,一脸求知欲和探索欲,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的进行列式求解。可以发现,通过儿歌的巧妙应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们完全投入到自主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所有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度迎刃而解。

2.营造学习氛围,培养思考分析能力

教师这时候就有必要在班级内部形成若干个的合作小组,营造出浓厚的小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们在这其中都有机会表现自我,不会的题目可以拿出来进行共同讨论,互帮互助,保证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促进小组全体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受益。比如,小学数学广角中有一个“植树问题”,这一问题不像那些抽象的内容,所以小学生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要在校园两侧一条长为100m的小路上进行植树,每间隔5m栽一棵,那么一共要有多少棵树苗才能够完成小树的种植呢?”这道题对于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候学习较好的学生就要带领其他的组员进行探讨交流,来完成这一问题的解答。

学生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寻找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找出一个最合适当小组长的人,小组长再来给每一个人分配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分工,都有效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要落实到位,然后小组成员们通过合作,来实现教学任务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比如,教师如果在课后留下了小组合作的任务,那么每个人都必须参与进来,不能找借口不参与小组活动。“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和看法,“鸡有几个爪子,兔子有几条腿”等等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最后有效的得出结论。

3.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面积和体积图形法主要是在分数计算中应用,因为在分数进行加减运算时通常会遇到不同的分母,不能直接进行运算,这时就需要利用图形进行转换。小学生刚接触分数计算时,感到很难理解,但是将分数表示的数值转化成面积大小进行表示,在计算过程中找到整体面积变化情况即可,如此将复杂的分数加减转换成面积计算,直观形象。而且利用数形结合方式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不仅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通过反复的计算和练习,学生运算能力也在稳步提高。在这过程中,学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转换为直观的线段长短、数量、图形面积、颜色变化等,形象展示各个参数变化情况,将每个问题的因果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清清楚楚,帮助学生逻辑思维得到启迪。利用画图法解决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但在利用画图法解题之前,教师先要教会学生如何画图。利用图形可以将数学应用题中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所求解问题简单直观的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直观形象的解题思路。

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要和日常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塑造和谐课堂氛围,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大幅度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儿歌分数
分数的由来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