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0-05-06杨秋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杨秋芳

摘要: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明显,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自理能力都造成了重大影响。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神经介入手术的效果较好,但是对患者康复中需要卧床休息,为了保证患者后期的康复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介入护理干预。本文通过实践案例对介入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介入护理;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神经介入技术凭借其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临床中应用甚广,并且效果较好。在介入治疗中为了预防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需要对其进行介入护理,从而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当前,脑血管疾病逐年高发,严重影响现代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现在对介入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用的研究对象资料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患者,共计80例。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分布区间为(48~73)岁,平均年龄(60.18±1.23 )岁;脑血管疾病类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6例;缺血性疾病患者1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8例。所选患者在临床中的主要表现为:64例患者出现耾晕、50例患者出现偏瘫以及32例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本次研究中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 P>0.05 )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1.2 介入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均为介入治疗,针对相同类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1.3 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的主要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而对于试验组患者则采用介入护理方法。在介入护理之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明确该护理方法的流程以及可能取得的护理效果等问题。另外,对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前告知患者,并获得患者的最大程度的配合。具体如下:

(1)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由于患者不能掌握治疗预期,并且不清楚介入治疗的实际效果,从而导致患者在手术之前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情绪,如此一来就容易诱发心绞痛。在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动作、表情,同时也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态,在了解具体原因后在进行科学干预,从而保证患者心理状态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

(2)进行术中护理。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及时护理,在手术进行中要根据手术医生的要求来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并保证患者的舒适性。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及时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最重要的是,护理人员要时刻还珠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3)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在造影手术结束后会在体内残留一些造影剂,所以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腹胀问题,此时需要叮嘱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可以使用面条、鱼肉以及蔬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还可以食用一些水果,严禁使用牛奶、豆浆等产气类较多的食物,患者一定要多喝水,通过排尿的方式将残留造影剂排除体外。

(4)对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脑血管疾病在治疗和康复后期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需要对其进行加强护理。首先,脑血管痉挛护理,介入治疗过程中会用到一定的介入材料,部分患者因此产生脑血管痉挛现象,所以,在治疗中一定要对患者意识和瞳孔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痉挛现象就要立即停止手术,并及时纠正;其次,脑灌注综合征,由于脑血管患者长期处于血液流通不畅的状态,在手术中随着血管的扩张,血流量会明显增多,因此,对于脑血管狭窄比较严重的患者,极易发生脑灌注综合征。在手术之前一定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支架,在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最后,下肢静脉血栓。在介入治疗之后,需要对患者的穿刺一侧实施制动,如此一来就会影响到穿刺测躯体的行血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加强护理,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调整包扎强度,确保患者安全。

1.3 研究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照指标为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 19.0 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选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如果 P<0.05 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应手术之后,进行介入手术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达85%,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护理过程中经过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25%,试验组仅为7.2%,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在环境不断恶化、饮食结构不断改变以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脑血管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所以,只有保证及时救治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治愈和缓解病情。当前,临床中通常采用介入技术来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效果甚佳,由于介入治疗后期需要对患者进行制动,为了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介入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介入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因此在今后临床护理中值得大力推广。

结束语:综上所述,介入护理通过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介入干预,有助于患者克服对手术的紧张情绪,有助于保证患者手术进行的顺利性和安全性,同时也由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介入护理在脑血管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学凤 .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32(14):159-161.

[2] 唐雪 .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3(29):144-145.

[3] 任婷婷 . 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14(30):69-71.

[4] 李燕 .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健康周刊 ,2017,(13):55-56.

[5] 马娜 , 刘伟 .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0):19-20.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
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