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山区杉木多代萌蘖林与檫木混交培育技术

2020-05-06许莉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培育技术杉木效益

许莉丽

摘要    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杉木与檫木混交造林的效益,总结了杉木多代萌蘖林与檫木混交培育技术,以期为皖南山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關键词    杉木;檫木;混交;效益;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2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157-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檫木(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是樟科檫木属落叶乔木,在皖南山区高生长可达30 m以上,胸径达2.2 m;叶片互生,聚集于枝顶,叶长9~18 cm、宽6~10 cm,叶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裂,裂片先端略钝,坚纸质,上面绿色,晦暗或略光亮,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或下面尤其是沿脉网疏被短硬毛,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中脉、侧脉及支脉两面稍明显,最下方一对侧脉对生,十分发达,向叶缘一方生出多数支脉,支脉向叶缘弧状网结;叶柄纤细,长3~7 cm,常带红色,腹平背凸,无毛或略被短硬毛。顶芽发达,呈椭圆形,长达1.4 cm,直径0.9 cm,芽鳞近圆形,树皮幼时黄绿色,较平滑,老时变灰褐色,并呈不规则纵裂。果近球形,直径达8 mm,成熟时蓝黑色而带有白蜡粉,着生于浅杯状的果托上,果梗长1.5~2.0 cm,上端渐增粗,无毛,与果托呈红色。花期3—4月,果期8—9月。檫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不耐阴。深根性,萌芽性强,生长快,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壤上均能生长良好,陡坡土层浅薄处亦能生长,西坡树干易遭日灼;喜与其他树种混种,但水湿或低洼地生长不良。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境内最高海拔1 630 m,中、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6.3 ℃,年降水量1 937 mm。境内沟壑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深厚肥沃,年均日照时数1 304.2 h,阳光非常充足。独特的生长环境,非常适宜杉木和檫木的快速生长。20世纪70—90年代,休宁县造林一般多营造杉木纯林,一代纯林采伐以后,继续培育杉木二三代林时,会出现生长缓慢、土壤肥力跟不上等情况。如果在培育杉木二三代林时,采用与檫木混交就可以解决土壤肥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林分稳定性以及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等方面探究多代杉木萌蘖林与檫木混交的模式,充分利用在幼龄阶段檫木对杉木生长都有促进作用的特点,增加檫木所占比例,同时杉木能覆盖林地、给檫木侧方蔽荫,有利于提高檫木材质[1-2],达到营造针阔混交林、促进两树种速生、丰产、优质生产的目的,为维护多代杉木萌蘖林山地地力提供实践依据。

1    效益分析

1.1    经济效益

杉木连栽地力会衰退,也会出现杉木生理性瘠薄型黄化病,无法继续培养出大径材。杉檫混交以后,可以提高地力,利于杉木的生长,改善木材的品质。

檫树是强阳性树种,不耐上方蔽荫;在侧方蔽荫下,自然整枝加剧,抑制檫木生长。而杉木幼龄阶段恰好在檫树上方或侧下方蔽荫能正常生长,光合速率加快;进入中龄阶段,杉木喜光程度增加,不耐檫树上方庇荫,但有檫树侧方庇荫时,能加快生长,自然整枝良好,提高木材形质。

1.2    生态效益

杉檫混交的林分特点是在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内,檫木始终居于上层林冠,杉木居于第2层林冠,而且杉木大多数植株处在檫树侧方蔽荫条件下生长。这种林分群体的成层性为充分利用光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檫树的遮荫作用从前期转入中、后期,将逐渐减弱,处于下层的杉木,既能得到适当的光照,又有阴凉湿润的林内气候,形成一个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的复层林冠:首先,由于檫木喜光怕阴,杉木生长抑制着檫木冠幅的扩展;其次,檫木冬季落叶,春末夏初刚发芽展叶,遮盖度不大,酷暑夏天枝叶浓密,遮盖度大,秋季枯枝落叶多,遮盖度又减小,杉木在这种半阴半阳和湿度较大的环境条件下,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冠幅和冠层,能得到正常生长。杉檫混交林比纯林郁闭早,复层林冠厚,能明显提高林分生产力,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

1.3    社会效益

改变以往营造人工林以针叶纯林为主,向营造针阔混交林转变,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和促进人工林树种的多样化,模拟自然状况,发展生态林业,充分利用当地采伐迹地资源,大力营造杉檫混交和其他针阔混交林。根据大洪岭林场森林经营规划,每年都有采伐迹地53.33 hm2以上,只要立地条件符合杉檫混交造林要求的,将大力推广此种造林模式,为森林后备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杉檫混交造林技术

2.1    林地条件及苗木要求

皖南山区杉檫混交林地要选择立地条件较好、海拔<600 m、土层深厚肥沃、光照充足、经营面积相对比较集中、交通方便、便于经营管理的二代或多代杉木萌蘖林。混交杉木苗以林地内伐桩上健壮的萌芽条为主,留苗时尽量在伐桩上方留取,留取数量1根,其余的萌发条全部伐去;混交檫木苗选择一年生、苗高80 cm、地径>0.8 cm、苗头粗壮、顶芽发达的苗木,檫木苗来源以就地解决为主,苗源不足时可就近采购,尽量避免远途运输[3]。

2.2    整地

杉木一代或多代的采伐,待树木全部运下山之后,于当年秋季或初冬季节开始对采伐迹地进行全面整地。先全面砍除采伐迹地上的杂灌,要求根桩均<10 cm,将砍除的杂灌归堆平铺,堆间距以5 m为宜,也可以根据采伐迹地进行适当的调整。之后在采伐迹地上沿等高线进行布穴,布穴可以采用“品”字或梅花桩形。挖穴规格以40 cm×40 cm×35 cm为宜,挖穴时尽量做到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利于苗木栽植。皖南山区杉檫混交最佳密度825~1 125株/hm2,栽植穴要经过一个冬天的熟冻。

2.3    苗木栽植和杉木萌发桩除萌

檫木苗木发芽较早,起苗栽植时间宜早不宜迟,苗木栽植一定要在芽萌动前完成,休宁县齐云山最迟苗木栽植时间为3月5日。檫木苗当天起苗,必须当天栽植完,利于苗木成活。苗木栽植要求在雨后进行。苗木栽植时,先回填部分表土,再将苗木放入穴中,继续回填表土,最后回填心土,并在栽植过程中分层踩实,将上面培成馒头形,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茎处覆土1.5 cm左右为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表土土质疏松肥沃,利于苗木根系生长,心土病虫害少,可有效防止病虫害对檫木的危害。

皖南山区杉木萌发桩除萌时间,一般在5月,用锄头挖去萌发桩旁边的杂草灌桩,在萌发桩上方位置留1个粗壮的芽条,其余萌条全部用手抹去[4]。

2.4    杉檫混交林抚育管理

皖南山区檫木栽植后的林地,每年进行扩穴、松土除草2次。第1次在5月中旬,松土深度为25 cm左右,并把杂草埋入土中,增加肥力;第2次在9月结合施肥进行,松土深度为10 cm,并将除下的杂草铺于林地。

3    参考文献

[1] 吴敏.杉木二代萌蘖林与檫木混交造林技术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2019(4):30-32.

[2] 连进能.6种杉阔混交林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0(4):77-80.

[3] 芮祝松.楓香与杉木混交林、枫香纯林生产力研究[J].中国林业,2010(19):53.

[4] 蒋妙定,周子贵,孙敏华,等.杉木混交林营造技术及效益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3(2):10-18.

猜你喜欢

培育技术杉木效益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关于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