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湘西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2020-05-06昌晶亮余洪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苗寨纪念品湘西

昌晶亮 余洪

本文通过分析大湘西地区贫困及扶贫的实际情况,发现该地区旅游扶贫精准度不高、扶贫专业人员缺乏且旅游业在扶贫中所起的作用不够明显等问题。同时也发现大湘西地区特色古村落众多、苗寨旅游资源丰富且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于是提出了开发特色星级民宿村、打造民族精品旅游纪念品和建设特色品牌苗寨3种模式来吸纳当地真正的贫困人口,凸显旅游产业在当地精准扶贫中的持续影响,并强调政府在旅游精准扶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明确了旅游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扶贫开发的10项重点工作之一,是新时代扶贫的新方式、新途径。随着新一轮扶贫工作展开,反贫问题已经由原来解决温饱问题提升为“增加收入、提供就业能力”等高层次扶贫。扶贫思路越来越开阔,扶贫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2个部委联合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也设定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具体目标,预计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25个省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大湘西地区一直是湖南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和主战场,但该地区同时也是湖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和最具民族地方特色的地区。大湘西地区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省西部地区。拥有70余处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景观、77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7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政府大力支持该地区的乡村旅游扶贫,在该地区已设立了151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大湘西地区贫困的现状及旅游精准扶贫的不足,对该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具体模式和途径进行梳理,希望对该地区的旅游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大湘西地区贫困的现状分析

(一)5个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

大湘西地区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在2018年湖南省的城市排名中,大湘西地区的永州和怀化属于四线城市,而张家界和湘西自治州则属于无城市等级(见表1)。另外,从近3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湘西地区的人均GDP水平明显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且严重低于一线城市长沙(见表2),5个州市人均GDP连续3年全省排名都是最后五位。

(二)贫困古村落分布广泛且数量庞大

大湘西地区政府目前已大力支持该地区的乡村旅游扶贫,在该地区设立了151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湖南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尤其集中在大湘西地区。在第十三届文博会上发布的“2017最美古村落”榜单,湖南省共有8个古村入选,如位于怀化市会同县境内的高椅古村、位于永州市江永县的上甘棠村、位于湘西州龙山县的捞车河村等,而仅湘西自治州的特色村寨就有40多处。这些村落的共同特点是地理位置偏僻、保持原始生态风貌和民风民俗、传统工艺传承、经济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一方面是贫困落后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古朴纯正的特色文化,这正是旅游扶贫开展的最佳地区。

三、大湘西地区旅游扶贫的现状及不足

(一)目前大湘西地区的扶贫进展情况

近年来,政府一再把旅游扶贫攻坚作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旅游扶贫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编制了科学的规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湘西自治州作为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和湖南省扶贫攻坚主战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湘西州视察,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精准扶贫,真扶贫、扶真贫,做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務、全民教育3件大事,把片区攻坚、直接帮扶、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等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仅2014年1月-2016年9月,全州共减少43.09万贫困人口,全州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30.08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为12%,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2019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主持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相关精神,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湘西州以巩固脱贫成效为基础,以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为重心,聚焦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四措并举开展精准脱贫“刮骨疗毒”行动,准备高质量、高标准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大湘西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不足及困境

1.旅游产业的扶贫效应不够明显

旅游扶贫就是把旅游与扶贫紧密联系起来,把青山绿水打造成“金山银山”,使山区农民转型成为旅游服务人员,真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旅游精准扶贫不仅要求扶贫准,还应该打造一批旅游扶贫的精品,起到足够的辐射和带动效应。而目前大湘西地区的扶贫工作主要还是通过开展易地搬迁、一对一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开展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仅局限在一些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相对比较成熟的地区,而真正位于贫困山区、新开发的旅游项目比较少。总的来看,旅游产业在当地的精准扶贫中起的作用还不够明显。

2.旅游扶贫的精准化程度不够

所谓精准旅游扶贫,就是要在旅游扶贫中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以及对扶贫项目进行精准管理。目前,大湘西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山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设施设备比较落后,虽然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但开发旅游投入比较多。而目前大湘西地区的旅游发展相对较好的一些地区都是一些比较成熟的景区及周边地区,如张家界、怀化苗寨、凤凰古城等,贫困人口受益情况不明显,旅游产生的扶贫效应还没有完全辐射到真正的贫困人口身上。

另一方面,从旅游扶贫项目来看,目前的旅游扶贫模式大多依赖于政府投资,存在大规模重复建设,如湘西地区的苗寨,数量众多,特色却不够鲜明,产品内容过于老套,对游客的吸引力一般。同时,旅游纪念品和旅游活动项目比较单一,贫困人口参与程度也不够高,事实上,那些苗寨的所有者还称不上是真正的贫困人口。另外,农家乐项目的资金投入很大,对于很多贫困户来说,乡村酒店、民宿甚至是苗寨、农家乐等经营和管理都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扶贫利益并没有向真正向贫困人口倾斜。

3.缺乏扶贫专业人才

大湘西地区的旅游发展本身就缺乏专业的规划和宏观管理人才,且旅游扶贫投资项目大多是具有投资能力的社会人士在做,他们更看重经济利益,很容易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也很少考虑到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和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此外,由于开发商缺乏专业性,旅游扶贫更多地注重旅游开发而非扶贫效果。而真正受过旅游专业培训的人才一方面不具备投资条件,另一方面也不具备投资经验,从而使旅游扶贫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当地的土著居民只是充当了一些小商小贩或导游的角色,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服务质量跟不上游客需求,在旅游扶贫中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只注重眼前的微小利益,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大湘西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选择

基于前文中大湘西地区旅游扶贫的现状及不足,尤其是针对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而旅游产业在当地扶贫中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的情况,本文提出了3种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可供选择。

(一)扶贫模式一:开发特色星级民宿村

由于大湘西古村落众多,且极富民族特色,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是很强的,而旅游六要素中的“食、住、行”是最基本的要素。因此,贫困的古村落一方面要大力投资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自身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就地开发一些特色星级民宿,不仅可以节约开发大型住宿餐饮设施的投资费用,还可以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充分展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同时也能充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体验感。所谓特色星级民宿,就是让游客在民宿中享受比星级酒店更加完美的服务,形成星级民宿品牌。打造真正的星级民宿村,民宿选址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湘西古村落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不受城市喧嚣和污染,让游客能够实现彻底放松,是打造星级民宿的天然好场所。当然,要实现民宿旅游扶贫,还需要政府有效主导,一方面,政府需要了解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和意愿,掌握其拥有的民宿资源情况和服务技能情况,以便合理对其进行开发;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组织相关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服务技能和素质;同时,政府也需要开展招商引资、统一接待标准、评定民宿服务等级和质量、确定投资方式等,让当地的贫困户担任民宿的主要管理者和服务人员,转变他们的产业机构和就业模式,形成具有一定星级的民宿服务产业,从而实现他们持久的“造血式”脱贫致富。

(二)扶贫模式二:打造民族精品旅游纪念品产业链

大湘西地区是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俗文化极具特色,每一种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服饰、首饰以及装饰品等。这些极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很多都是手工艺品,比如编制、染织、剪纸、蜡染等,还有一些是工艺品如银饰、民族服饰等,种类繁多且门类齐全,技艺也较为成熟。据统计,目前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加工企业和作坊达到6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年产值4亿元,湘西旅游产业中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每年增长率在20%左右。但是,目前大湘西地区的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第一,产品同质性较强、特色没有凸显,不同地区的纪念品存在明显雷同现象;第二,粗制滥造、质量不过硬,很多工艺品买回以后没多久就有褪色、变形甚至损坏的现象;第三,产品虽有一定规模,但形成品牌的很少,知名度不高;第四,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比较贫困,真正参与旅游纪念品生产和销售的贫困人口比较少,外来务工人员占了一定比例,加上当地的手工艺品制造没有形成规模,因而扶贫效果并不明显。

于是,打造民族精品旅游纪念品产业链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规模地开发和生产当地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打造品牌,形成规模。一方面,可以在贫困户中培养一批有技术和有经验的织户,增强技术优势,提高贫困人口的“致富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则可以招商引资,实现规模化经营,开展大规模营销宣传,打造品牌知名度,将当地的手工艺品作为当地的重要产业发展壮大,解决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同时也使当地的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从而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

(三)扶贫模式三:建设品牌苗寨群

大湘西地区苗寨众多,尤其是凤凰及怀化地区,连片的苗寨早已成为了大湘西地区旅游的一大特色。苗寨的经营管理基本以当地的土著居民为主,对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比较积极的作用。虽然这些苗寨数量众多,但真正有特色能够吸引回头客的少之又少。究其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苗寨内部商业化过于浓厚,门票一般标价比较高,对团体游客和散客实施的差价很大,让游客容易产生一种被宰客的感觉,同时,一进门就是卖纪念品的小商铺,而纪念品又毫无特色和吸引力。②苗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破败,基本无人管理,容易给游客一种比较荒凉的感觉。③内部项目属于日常重复,特色不够鲜明,内部居民表现出一种懒散颓废的氛围。大部分是以特色餐饮、租苗服拍照、唱山歌、民族舞蹈或交通接送等方式进行的。由于各个苗寨项目相似度较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而基本很难形成品牌和特色。因此,苗寨首先应该积极挖掘自己的内涵和特色,彰显特色的苗族文化氛围;其次应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适当组织和开展一些服务方面的专业培训,对民俗舞蹈、山歌等传统民族分化型的产品,应该积极发扬和深入挖掘,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品牌效应;另外,苗寨也应打造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和方案,避免产品同质性,适当改善苗寨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情况,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率,建设一批有品质、口碑好的品牌苗寨群。

五、结语

大湘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俗特色鲜明,当地政府在旅游扶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发挥当地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效的招商引资,开展旅游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有效地打造特色旅游產品品牌,使贫困人口真正拥有“造血”功能,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和资源,才能实现该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苗寨纪念品湘西
苗寨晨曲 袁峰 中国画 178cm×145cm 2020年
旅行纪念品的错觉
西江苗寨
欢乐湘西
苗寨小记
千户苗寨的早市
湘西 国画
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科比告别赛 纪念品热卖
湘西芷江洽降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