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旅游人才服务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5-06汪少贤甘婷
汪少贤 甘婷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乡村旅游作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对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村脱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情况是,广西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层次仍然较低,广西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和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人才服务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当前广西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截至2020年1月,广西高职院校共有40所,其中设有旅游类专业的院校有17所,每年培养毕业生约2 000人,这些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去了深圳、广州、厦门、杭州、上海等发达地区,留住广西的毕业生每年不足1/5,留在广西同时又从事乡村旅游的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广西省作为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省区,城市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旅游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更大。广西乡村旅游的从业者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旅游行业相关知识缺乏等问题;广西乡村旅游从业者对旅游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还缺少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职业教育旅游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余小波在《论高职院校旅游人才的培养》(2006)中指出,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一要明确办学思想,科学定位;二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好专业;三是强化实践环节,建立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四是产业结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兰宗宝、兰申菊在《关于广西乡村旅游人才建设的战略思考》(2009)中指出,一是要采用送出去、请进来、脱岗培训、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教育;二是通过人才借调,完善乡村旅游的人才队伍结构;三是加强高校与旅游乡村之间对口旅游扶贫模式与实践方面的合作,通过“校—村”结对,走一条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新路;四是加强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合作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形成“乡村旅游链”或“乡村旅游圈”,以确保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五是除了要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建设外,还要采取措施吸纳和引进乡村旅游人才;六是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念,让更多的乡村旅游从事人员明白,引进和吸纳新的人才并不是抢他们的“饭碗”,而是通过带动作用,使自己更好发展。
潘善环、粟维斌在《广西乡村旅游高等技能人才培养探析》(2013)中指出,在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方面,一是可以采取分数优惠和学费补贴,二是可以采取“高校+地方政府+乡村旅游企业”等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三是高职院校除了开设相关文化知识外,还应该开设生态农业养殖、特种动物生态养殖、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术等课程;四是要做到旅游相关基础知识教育和旅游实践操作技能并重。
王璐、杨华宏、常扬在《乡村旅游人才对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研究》(2014)中指出,一是要鼓励旅游专业人才从事乡村旅游业;二是要加大本地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三是旅游人才的培养与高校旅游教育实现对接;四是注重旅游人才培训和加强政策鼓励。
刘天英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浅议》(2016)中指出,一是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体系;二是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旅游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业深度融合;三是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关于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李尚宁在《乡村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析——以粤东梅州为例》(2013)中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但加大了乡村从封闭走向开放,还能增加农民或乡村居民的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文化水平。因此,现在乡村旅游已成为各级政府認真推动“绿色经济”产业之一,有的甚至成为当下政府进行地域文化品牌宣传与推介的重要工具。
石婷婷在《偃师市乡村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研究》(2018)中指出,乡村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提高村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通过对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有关学者对当前广西高职旅游人才服务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研究并未深入。本文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高职院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旅游经济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人才和服务乡村经济。
三、广西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广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仍然较低
一是广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广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广西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导致广西经济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广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出了很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例如窑红薯、吃土鸡、喝油茶、摘水果等乡村旅游项目有一定的市场,确实吸引了大量游客,但是去过的人就会发现,各地乡村旅游项目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基本上是一种简单地复制和模仿,同质化严重。三是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出现了低端与高端市场的两级分化,中端市场缺失。目前,广西省的乡村旅游市场出现盲从现象,其一是在低端市场上的简单复制、抄袭;其二是在高端市场上的盲目跟从、跟风。例如在桂林动辄3 000元以上一晚的民宿有很多,都是近些年看到旅游市场高投资回报率跟风兴建的,定价很高,但是服务和配套设施等还无法跟上,且缺乏特色,导致桂林,特别是阳朔地区高端民俗普遍入住率不高、好评率不高的现象。
(二)当前的旅游经营者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广西省从事乡村旅游行业的绝大部分为文化水平不高、对旅游行业缺乏专业认知的农民或者非科班出身的旅游行业人员,这样的现状就导致他们对人才的重要性缺乏认知或者认识程度不够,不引入旅游专业人才,反而觉得养这些人没有太大用处,意识不到旅游行业除了旅游资源以外,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资源,意识不到乡村旅游要做得好,不仅需要天然的资源优势,更需要专业旅游人才包装与创新。
(三)地方缺少吸引和留住旅游人才的相关政策
广西省作为后发展地区,近些年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落户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而其他城市如崇左、河池、来宾、百色等地却很少能吸引到优秀人才。非核心城市尚且如此难吸引到优秀人才,乡村旅游资源要吸引旅游人才的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广西省虽然是民族自治地区,但是近些年几乎没有制定专门吸引旅游人才到乡村的相关政策。政策上的缺失和现实条件上的制约就导致了广西乡村旅游业发展缺少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四、解决广西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吸引和留住旅游人才的相关政策
目前,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广西乡村旅游经济要想得到又好又快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制定政策吸引和留住专业的旅游人才,例如政府可以在购房、人才落户、创业贷款、城市交通补贴、技能补贴、求职补贴、艰苦补贴、人才公寓等方面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吸引和留住旅游专业人才。一是可以参照某些省份的做法,对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毕业3年内,发放城市交通补贴或者发放城市交通一卡通,毕业3年内免费乘坐公交和地铁,不限次数,实行持卡实名制;二是针对大专以上旅游类专业的毕业生,实行就业补贴和艰苦地区补贴政策,将广西的地市分为一、二、三类贫困地区,对在不同贫困地区的大专以上旅游类专业人才给予相应的就业补贴和艰苦地区补贴;三是对于大专以上旅游类专业人才给予相应的技能补贴,如对导游、高级导游、调酒师、研学导师等技能或执业资格证书相应的补贴。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实行差异化
一是要实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即在人才培养過程中,既要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定位,也要有接地气、符合广西省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定位。具体做法可以将广西省的高职院校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旅游类优质高职院校,例如桂林旅游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这种优质旅游类高职院校可以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得相对高大上点,可以面向北上广深和东盟培养国际化人才,学生就业也可以相对国际化;其他类似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均可以适当降低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本土化、可操作化。例如这些院校在录用旅游类专业学生时采取适当的降分录取、定向培养和学费优惠等政策,使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途径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旅游类专业,并在毕业后服务广西旅游产业。二是可以采取多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例如可以采取“高校+地方政府+乡村旅游企业”等人才合作培养模式,订单式、定向地为地方政府和乡村旅游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三)学校和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服务家乡、造福家乡
学校和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加以引导,对于自身条件不明显、热衷非标住宿、研学旅游、山水旅游等方面的学生可以加以引导,引导他们毕业后,服务家乡、造福家乡。例如目前正在兴起的非标住宿和研学旅游这两个面向乡村旅游的市场,就能很好地吸纳很多旅游类高校毕业生。具体的做法是学校可以通过专场招聘会、学校就业网站、就业课堂、就业典型塑造等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广西乡村旅游的实习和就业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课堂讲课、案例引用将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发展特色及发展前景等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广西乡村旅游,认同并愿意为广西乡村旅游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结语
随着乡村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凸显,广西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如果继续按照当前的粗放模式来发展的话,发展的瓶颈是可以预见的。本文认为广西的乡村旅游经济要想发展得好,地方政府要在吸引和留住旅游人才上下功夫,高职院校要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定位上下功夫,高校教师要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引导上下功夫,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要在服务乡村旅游经济上下功夫。只有以上4个方面共同努力,广西的乡村旅游业才能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1.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2.广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