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深度学习的思维品质之培养
2020-05-06金白梧
金白梧
摘 要:与高中教育、大学教育一样,当代职业教育也要培养学生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在高职教学中以充足的时间从低到高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并将其同培养学生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的思维品质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基础和良好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传统文化;深度学习;思维品质;培养
十八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他还强调:“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作为江苏省一所五年制高职院校,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一直都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地处天堂之城、园林之城的苏州,众所周知,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介绍苏州历史人文、传统文化等,充分挖掘身边优秀的本土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学习资源,利用苏州本土文化的优势,陆续开发《苏州文化读本》、《苏州历史名贤品读》等一系列校本教材,通过持之以恒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的思维品质,从而助力高职校优秀人才的成长,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巨大挑战。
一、传统文化深度学习的具体实践
关于传统文化学习和思维品质,在学校范围内曾做过一份有关的问卷调查:1.什么是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哪些方面?3.你认为学校是否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教育?4.你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涉及到哪些课程及相关的活动?5.你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有什么作用?在收取的合计500余份问卷中,得到以下几组数据(参见图1)。八成以上的学生基本能解释什么是传统文化,近两成的学生能够相当精准地说出诗词、历史、神话、民俗等,说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生初中、小学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有所接触,并且能够说出一二,尤其是唐诗宋词学生了解得更多,问卷结果令人满意。所有学生都认为学校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教育,说明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延续性,学生不仅在很早的时候就会背诵唐诗宋词,而且对中国的历史人文、传统风俗都比较感兴趣。九成五的学生认为进入五年制高职校后,在《语文》、《历史》等文化课以及《旅游文化》、《园林文化》等专业课中涉及了传统文化教育,较之于初中、小学,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尤其是专业课程中涉及到更加系统、更有深度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都是学生之前的学习中了解得非常少甚至不了解的部分。而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人的思维有所引领,能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但长期以来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都围绕着考试指挥棒在运转,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重视,更遑论促进与提升,因此借助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更好地形成。
图1 传统文化问卷调查
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各地各类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都非常重视。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认为,深度学习的关键是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在传统文化深度学习方面就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1)推行文化早餐项目,主打“吴文化”品牌,普及苏州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紧扣苏州园林文化,将非遗文化项目贯穿到每天的文化早餐课上。(2)坚持不懈在历届学生中开展一系列的文化社团活动,提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兴趣,组织了苏绣社、研学苏州、昆曲欣赏等多个文化社团,其中苏绣社获得2018年“苏州市教育系统十佳优秀社团”荣誉称号。(3)不定期举办来溪论坛,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到校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专题辅导,涉及昆曲、评弹、园林、书法、绘画等有关内容,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邀请昆曲、核雕、苏扇等名家到校建立大师工作坊,以项目化教学带动学生专业发展。
与此同时在苏州文化的深度学习上,还应做到几个创新:(1)发挥并使用好《吴文化》课程学习网站的教学功能,使该网站不仅在校内成为传承吴文化的窗口,并利用其为苏州市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的有利条件,树立课程品牌效应,通过职教云平台发挥好面向校外传播苏州传统文化的作用。(2)利用已编的校本教材《苏州旅游诗词选》《苏州文化读本》等,举办苏州诗词吟诵会、吴文化“一站到底”等活动,效果显著。(3)借助苏州文广旅游局所属城市微旅行平台,不仅学习书本的有关知识,而且组织学生行走古城,通过实践有力地提升苏州文化知晓度,学生导游证参考率明显提高,以学校旅游管理系16级部分班级的2018年导游考证通过数据为例,平均通过率都超过50%,最高接近80%(详见图2)。
图2
二、传统文化助力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
有研究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可以為社会提供稳定的心理基础和良好的行为准则。这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不谋而合,五年制高职学生不同于高中毕业后入校生,他们要在学校完成5年的学习任务,从16岁入校到21岁毕业,将完成从青涩少年到蓬勃青年的人生转变,这一阶段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趋于定型的阶段,如何在长达5年的时间中正确引导他们,尤其是完善他们的思维品质以应对未来社会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成为高职校教育工作者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事实上,在这方面浸润传统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素养可以发挥其不可估量的独特作用。2还是以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它面向社会主要培养导游和景区开发人才,在国家倡导文旅融合的优势背景下,结合五年制高职的梯度教学,除了要学习《导游基础知识》等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之外,还要学习《吴文化》、《旅游文学》、《旅游美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因应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学校努力塑造适合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在加强传统文化深度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促其形成稳定的心理基础和良好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