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黄金半小时,晨诵启蒙从此开始……

2020-05-06唐珊珊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低年段启蒙激活

唐珊珊

【摘要】“晨诵”一度作为课程,在课程表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随着“五严”规定的出台,晨诵课彻底在课表上消失了。在实际生活中,是需要晨诵的。它绝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时代读背一些应试知识点而存在,它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品质! 一日之计在于晨,利用这段黄金时间,从低年级学生开始进行“晨诵”启蒙,意义深远。

【关键词】激活 低年段 晨诵 启蒙

“晨,早也。” 经过一夜的休整,此时的大脑、身心都是最有活力的时刻。可见,每日清晨,书声琅琅,是激活儿童生命记忆、打开儿童生命成长的金钥匙。一日之计在于晨!何不利用好这“黄金半小时”,让低年级学生们在书声琅琅中开启美好的一天呢?

一、书声琅琅,唤醒晨诵

1.温故知新,诵习课文

第一板块——“温故知新”。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立足课本,温习已学的旧知识,以习得新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诵读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也加马旁变成驰,奔驰的驰……”学生们捧起书本,诵读开来,就这样,把字串成词,把词串成句,把句串成段,把段串成篇;就这样把躺着的翰墨,用声音立起来。学生们通过反复多遍地诵读,反复触摸语言文字,知道了这个字是这个字, 这个词是这个词,这个句是这个句,这篇文是这篇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抑扬顿挫、平仄起伏的音韵节律。知道了诗有诗的节奏,儿歌有儿歌的韵律。训练了说话的条理性,提升了对语言表达的感悟力,使学生们口齿伶俐,吐字清楚,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享受语言魅力,最终使学生们收获更多的语言力量!

2.日积月累,诵读诗文

第二板块——“日积月累”。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博采众长,填补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低年段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如何实现呢?晨诵无疑是可利用的方式之一。

“弟子规,圣人训…… ” 《弟子规》作为古代娃娃们的启蒙读本,教会初为社会人的基本礼仪。三字结构,浅显易懂,充满童趣,节拍明快,朗朗上口,是一本难得的诵读经典。像这样的经典还有很多,如《三字经》《笠翁对韵》等。每天早晨学生们合上课本之后,便会端坐桌前,摇头晃脑,富有节奏地吟诵一番,每周两句,坚持至今。也许其中的为人之道还不能完全理解,但看学生们吟诵的架势,便觉多少有一点他们自己的感悟, 同时更有一种音乐的美流淌出来,可谓美哉!接下来是每周一诗(文)。 进入秋天,《山行》便会作为这周的诗歌推荐给学生们,教师领着读上两遍,学生们便能借助拼音自行诵读起来,虽不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但再学《秋游》时,便会想到“霜叶红于二月花”,可谓妙哉!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寥寥数笔,便把放风筝的情趣和下雨的过程生动而又浅显地描绘了出来,无须教师多解释,学生们在反复诵读吟唱中就明白了,喜欢上了,可谓乐哉!

就这样,让国学经典、必背古诗词、童趣小古文齐聚一堂,启蒙着学生们的心智。可以不求甚解,可以囫囵吞枣,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为可以享受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成长乐趣!

书声琅琅固然美妙,然而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半个小时单纯的齐诵必然会显得单调,不免会懈怠,很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厌烦的心理,如僧人念经一般有口无心,这就失去了晨诵的初衷了。不妨改变晨诵方式,真正激活“黄金半小时”!

二、趣意盎然,激活晨诵

1.对口约定,学会诵

《朱子蒙童须知》中详细罗列了读书的具体要求。 既然是蒙童须知,那就适合低年段学生。于是教师领着学生们逐字逐句,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之后,与学生们一起提炼出“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接着,形成了“我们的约定”:人人争做晨诵“三好生”,即晨诵时,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而如何让这个约定落实到日常操作中,指导学生们晨诵呢?借鉴了日常课堂的成功做法,用对口的形式帮助学生们学会晨诵。

例如,在“温故知新”板块,会有这样的对口:书捧好——稍外斜;脚放平——背挺直。学生们在对口时,自然就学会了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捧书姿势。这个板块结束时,又会进行这样的对口:书合上——放桌角;双手抱臂——坐端正。这样就自然过渡到第二个“日积月累”板块。这样的对口,语言精练,指向明确。每一次对口都是一次态度情感的自我调整和相互作用,传递的是一个鼓励、一个暗示、一次纠正、一次规范。短短的几秒钟,简单的几次对口,能够很好地规范学生的晨诵状态,从而达到“心到、眼到、口到”的最佳境界。

2.手脑体操,快乐诵

古代的童子书生,拿着一本书,非要摇头晃脑地读。 也不明白何故,只觉这古人真是有趣。但细细琢磨,会发现古人创作的诗词歌赋,大多写得抑扬顿挫、节奏均匀、音韵铿锵。既然有如此音律之美,何不古为今用,也来学学古人这“摇头晃脑”诵读法吧。于是, “弟子规,圣人训…… ” 第二板块“日积月累”一开始,学生们便一边吟诵《弟子规》,一边有节奏地左右摆动脑袋,特别有精神! 而学生们这样摇着摇着,晃着晃着,这《弟子规》里的为人之道也就摇晃进学生的小脑袋瓜里了吧! 接下来的每周一诗(文)环节,也将这种方法延续下去,但是总是摇头晃脑不免单调,于是伸出小手,亮出“金手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空中随即划出一道道灵动的弧线,这语调也跟着弧线起伏、急缓,一下子古诗变得有调调了,有节奏了。 诗歌诗歌,本就该这么唱出来,才有诗的韵味! “青草地,放风筝……”此时的金手指变成了两个小巴掌,拍着响亮的巴掌,这小古文的童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此时觉得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此种植,也必将在学生们的心中拔节、生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缺乏耐心,所以充满新意,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方式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多感官的协同参与,变静态的单一方式为动态的富于变化的方式,必然会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扩展学生们的参与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快乐晨诵,晨诵快乐!

3.游戏情景,趣味诵

(1)角色传递

“下面有请小丽带读!”“第一课《春游》,预备,齐!”

“下面有请小刚带读!”“小手(对口——准备)!《古朗月行》,预备,齐!”

前一个小老师在大家晨诵时,格外仔细观察,谁是最认真的那一个,就任命他为下一位小老师。就在这样互相监督的氛围中良性竞争。谁都想当小老师,谁都想站起来响亮地起个头,于是诵读时格外卖力,格外起劲儿!就这样一个个传递下去,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每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自豪感!那种角色传递带来的乐趣是藏在心底的甜!

(2)开火车

“火车火車谁来开?(对口——我来开)!生字开花(对口——不重复)。”

“马,大马。”其他学生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并跟读。

“马,大马。”其他学生双手交叉,表示错误,并告诉他:“生字开花不重复。”

就这样开火车的只有一个,但是火车开动时,车厢中的乘客人人参与,谁也不能掉队,每个学生都是火车上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让火车安全到站。学生们就在相互鼓励、互相碰撞的氛围中实现了对知识的重复巩固与及时丰富。当火车顺利到站时,学生们的行囊中已经多出了一份行李,那就是大大的满足感!

其实,像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如角色扮演、你说我猜、超级模仿秀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学生们都是玩游戏的高手,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天性,不墨守成规,提升自己的游戏力,让学生们在这些游戏中,自然地走进情境中,并在此情境中获得知识的成长、能力的成长、品格的成长……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诵是学生们每天接触语言的第一时段,诵是思的条件,是悟的准备,是说的前提,是写的根基。晨诵所获得的生命成长是课堂教学所无法取代的。厚积才能薄发,所以,立即激活黄金半小时,启蒙低年段晨诵,开启儿童生命成长的精彩序幕……

猜你喜欢

低年段启蒙激活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言意共生,语文的“启蒙”之美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
低年段阅读教学激趣策略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