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荣桓的理想信念及其当代价值

2020-05-06代艳丽龙瑶

青年与社会 2020年7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代艳丽 龙瑶

摘 要: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罗荣桓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一个政治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和发展,并形成了实事求是、走人民群众路线、坚持党性、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的理想信念。罗荣桓终极一生都在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目标而奋斗,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当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及中华民族的振兴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关键词:理想信念;共产主义;当代价值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新中国开国元帅罗荣桓在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功勋卓著,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他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信中国革命必胜,一心为人民群众着想,被世人缅怀。

一、罗荣桓理想信念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轨迹

(一)罗荣桓理想信念形成的原因

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是罗荣桓的老家,他于1902年出生。罗荣桓17岁就读于长沙协均中学,受到反帝反封建斗争等先进思想的熏陶,同时也目睹了国内战乱连连、生灵涂炭的悲惨状况,满怀爱国爱民情怀的他下定决心,必须要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而奋斗。为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罗荣桓辗转国内革命形势比较严峻的城市,先后到过北京、青岛、广州、武汉等地,深深体会到了迅速发展起来的革命趋势和工农大众在革命中表现出来的力量。从此,他立志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推翻黑暗并创立一个新的国家。

在参加井冈山斗争时期,罗荣桓在连长谭希林的指导和培养下,对于团长卢德铭的事迹深受感动。卢团长带兵行事的方式,以身作则的风格,是罗荣桓形成共产党人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理想信念的重要原因。他积极学习卢团长的作风,做好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受到了广大士兵的爱戴。

罗荣桓始终坚定革命信念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毛主席身边,深受毛主席言传身教,对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罗荣桓也不放松对毛主席的学习,他说:“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首先是反映中国革命,反映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的东西深入浅出,但含义很深。”

(二)罗荣桓理想信念的发展轨迹

(1)萌芽期

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唤醒了像罗荣桓一样的有志青年们,罗荣桓的革命理想信念思想开始随着风云变化萌发。东方被压迫民族奋起反击的英勇无畏精神,也让罗荣桓等一大批先进分子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罗荣桓在长沙协均中学和青岛大学读书时期,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他多次参加了反帝反军阀的革命运动。在新的革命形势之下,罗荣桓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开始萌发,他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

(2)形成期

罗荣桓紧跟毛泽东同志的号召参加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然后随部队到了文家市,并和毛泽东同志有了一面之缘。在“三湾改编”发生之后,部队兵力所剩不多,但是大家都有一颗坚定的追随毛主席的心,其中就有革命信念十分坚定的罗荣桓。在毛泽东的感召下,他也坚持应该将支部建在连上,实施党代表制度,走人民群众路线,建立并稳固革命根据地等思想,罗荣桓的理想信念开始形成。

(3)发展成熟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羅荣桓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理想信念思想,并有效结合战争实际提取其中的精髓。抗战时期罗荣桓意志坚定,哪怕面临的困难重重,他也坚信中国革命必将胜利,坚持共产主义毫不动摇,在战场上功勋卓著,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革命事业。

二、罗荣桓理想信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理想信念

罗荣桓一生都以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和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使命,一心为民为国,永远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鼓动之下,他屡立战功,为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离世后受到无数中国人的缅怀和敬仰。罗荣桓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和深入实际、奉献群众的理想信念将永远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二)道德理想信念

罗荣桓不管是在行军打仗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战争时期罗荣桓和官兵们同吃同住,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拒绝中央安排的住房。罗荣桓坚持“廉洁奉公”,不假公济私,不谋求私利,他教育子女:“你们从我这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其他什么也没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旧拉着子女的手不断嘱咐不要搞特殊化,不要中央的特殊安排。同时,罗荣桓在工作中一直坚持走群众路线,他说列宁说的话是千真万确的:“政治是在千百万群众斗争中,而我们的干部亦是在千百万群众斗争中,决不会在千百万群众斗争以外。”[3]另外他还特别关心官兵饮食起居,健康卫生以及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

(三)个人理想信念

参加革命后的罗荣桓利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进行宣传和教育,启发引导官兵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作风。他善于把学习和工作融会贯通,坚持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来教育全党同志。为扩大红军,他充分发挥了少先队、模范少先队和赤卫队等群众的组织作用,使得红军队伍迅速扩大起来。在总政召开的青年工作座谈会上,罗荣桓与青年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多到图书馆看书学习。1960年回乡,他提得最多的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希望学校和地方政府要有藏书楼供市民阅读、充电。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又是一位儒雅宽厚的长者;他既是军中政治“巨匠”,又是一位素质高雅的文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三、罗荣桓理想信念的当代价值

(一)推动党员和群众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和共识的形成

罗荣桓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列和毛泽东理想信念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利于促进全国人民的深入团结共识,进一步推动党员队伍的优化建设,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助力护航,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促进社会共享发展

罗荣桓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引导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共享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三)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中国精神

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历史虚无主义理论不断抬头,蓄意歪曲、污蔑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功绩,恶意篡改编造历史,试图破坏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墙角。在这一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罗荣桓的理想信念,有利于树立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坚定党和人民继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的信心;有利于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共同奋斗的决心。

总之,罗荣桓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列和毛泽东理想信念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多年的革命中形成的。作为新一代中国人,我们应该学习并弘扬罗荣桓元帅的理想信念,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参考文献

[1] 罗荣桓.罗荣桓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204,123.

[2] 《罗荣桓传》编写组.回忆罗荣桓[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563.

作者简介:代艳丽(1977- ),女,汉族,湖北荆州人,博士,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龙瑶(1994- ),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