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原则下的外事外交话语标记语研究
2020-05-06张前孙炳文
张前 孙炳文
摘 要: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围绕目的与话语连贯、目的与话语策略、目的与话语权势三个方面对外事外交话语标记语进行分析,探讨外交发言人如何使用话语标记语实现其话语目的。最后得出结论:在外事外交活动中恰当使用话语标记语,可以极大增强话语的关联性,增强语境效果,从而实现言语目的,保证外事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目的原则;外交活动
“目的原则”作为探索语言学的一个新途径,目前主要运用于法庭话语分析,而由于其普遍性,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机构话语和日常话语的分析。笔者认为,因为外事外交话语是一种以目的为导向、围绕特定外交任务展开的典型的机构话语。话语标记语作为近些年来语用学研究的热点,外事外交活动中所使用的话语标记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将利用目的原则下的不同话语语用分析模式,对外事外交话语标记语进行分析。文章主要探讨下面两个问题:(1)外事外交话语标记语的分类;(2)外交发言人如何使用话语标记语实现其话语目的。
一、关于目的原则
廖美珍提出:任何理性(正常)的人的理性(正常)言语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或者说,任何理性(正常)的人的理性(正常)行为都带有目的的保证——“交际目的”。说话就是表达目的,说话就是实践目的,说话就是实现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说话不是手段,说话是生存;语言不是工具,是生命和生存的展布。换句话说,目的是言语生成的原因。目的是言语发展的动力。这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语用原则。目的原则是言语行为目的分析的基石。
二、关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
殷树林提到,话语标记语的一个重要的性质特征是“话语标记是自返的,对言语交际进行调节和监控。” 由此可见,话语标记语承载了话语的语用功能,传递了说话人的话语目的,在会话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话语标记的概念源自英国语言学家 Randolph Quirk 在上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常见修饰语”。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话语标记语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学专题进入西方学者的研究视野,并在80年代后期进入研究的黄金阶段。Schiffrin的《Discourse Markers》是话语标记语研究领域中最早的专著,被认为是话语标记语的奠基之作。Schiffrin与Redeker、Fraser等学者组成“连贯”派;Blackemore,Jucker等学者组成“关联”派。
国内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关注到汉语中的话语标记语开始,起步比较晚。冉永平對话语标记语进行了认知语用研究。刘丽艳研究了话语标记语的习得和偏误情况以及个别话语标记语。此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笔者通过CNKI检索文献发现,针对机构话语的话语标记语研究比较少,只有少数学者着眼于法庭审判和课堂教学等机构话语,对外事外交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笔者致力于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探讨外事外交活动中参与人互动话语中的话语标记语。
三、外事外交活动中的话语标记语
文章收集了李克强总理近两年答中外记者问的相关语料,共计2万余字。通过语料分析和数据统计,根据李秀明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文章将外事外交话语标记语分为语篇功能话语标记语(表一)和人际功能话语标记语(表二)两大类。
由表一可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的语篇功能话语标记语共有116个,其中衔接连贯标记语数量最多,占比高达到43%,其次是话题结构标记语,占比39%,再次是注释说明标记语,占比18%,而证据来源标记语在语料中没有出现。
由表二可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的人际功能话语标记语共68个,其中含糊表达标记语和明确表达标记语数量较多,其中含糊表达标记语占比44%,明确表达标记语占比48%,交际主题标记语占总数量的8%,而评价态度标记语在语料中没有出现。
四、外事外交话语标记语与目的分析
(一)目的与话语连贯分析
廖美珍提出:在目的分析法中,形式手段不重要,判断言语行为连贯的标准是是否与总目的关联。言语行为指向共同的目的,话语才关联、才连贯。
从表一可看出,话题结构标记语的出现的次数也很多,例如“首先”、“第一、第二”、“至于说”、“如果说”。这类话语标记语在答记者问会话中起到了话语连贯的作用,实现了外交发言人的言语目的。
①李克强:这里我想强调两点:第一,中国永远不会搞扩张。......第二,我们会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②李克强: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关上门等于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路。
③李克强:至于说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当然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从表一可看出,衔接连贯标记语在外事外交话语中大量出现,这使得外交发言人的话语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同时衔接连贯标记语也是答问双方话轮交替,交流顺畅的重要保证。外交发言人大量使用此类话语标记表明其言语行为都指向共同的目的——连接语篇,交替话轮,为外事外交活动的顺畅进行提供支持。
①李克强:我们定的目标是至少要保证1100万人就业,但方向是1300万人以上,前几年我们都做到了,今年也没有理由不做到,与此同时,我们还有2.8亿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垒起大楼、铺通大道,为中国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②记者:作为同样新上任的中国总理,您希望新一届俄罗斯政府实施哪些行动来改善中俄经贸合作?同时,中国政府又将会采取哪些措施?
③李克强:下一步重点要放宽服务业的准入,比如说,在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我们会加大放宽准入力度,在一些方面逐步放宽甚至取消股比的限制。
(二)目的与话语策略分析
目的是言语行为生成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动力。正是因为有了目的,人们才会选择不同的话语手段去实现目的。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人们会选择和运用各种话语策略。廖美珍[10]提出目的意味着策略和手段。目的和话语策略从来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话语策略离不开话语目的,话语目的也需要通过话语策略来实现。
(1)礼貌策略
李秀明认为话语标记语如同括号一样,具有标识话语分界状况的功能,在汉语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标记语是用来标识话题结束的,如“就这样”、“好”、“到此为止”等。通过观察语料发现,“谢谢”这一日常用语频繁出现,一般在记者提问完毕之后以及外交发言人回答完毕之后。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谢谢”在外事外交话语中起到了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同时还体现了外交发言人的话语策略。
①李克强:解决好半岛问题,不仅对北南双方,对地区、对世界都有利。谢谢。
②记者:请问总理,今年改革会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2)模糊与明确策略
在表二中,含糊表达标记语和明确表达标记语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两者的数量基本相同,这体现了外交语言的一大特点——精确性与模糊性的辨证统一,同时也体现了外交发言人的话语策略。通过观察语料发现,外交发言人经常同时使用含糊表达标记语和明确表达标记语,说明外交发言人十分善于利用这一组对立统一的话语标记语化解记者提出的尖锐问题——明确表达标记语可以使外交发言人准确地表达己方的立场、感情和态度;含糊表达标记语可以使外交发言人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同时还能被对方接受。
①李克强:中国和欧盟,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联盟。可以说,中欧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欧,也有利于世界。当然,中欧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之间有合作,也有摩擦,过去和现在都存在。
②李克强:现在我们正在推进中欧投资谈判,实际上是想让双向投资更加开放,这样做让双方都受益,当然是要公平地受益。我觉得,双方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对方,在合作当中妥善化解分歧,让中欧关系稳步前行。
(三)目的与话语权势分析
在外事外交活动中,外交发言人其实处于主导地位,但他们没有选择霸占话语权,而是在与记者的双向交流中选择了合作关系,也就是说外交发言人和记者在话语权势中是平等的。外交发言人主要是通过注释话语标记语和交际主体话语标记语来体现这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以此实现其目的。
从表一可看出,注释说明标记语的数量也不少。在答记者问中,记者提出的问题是广大群众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外交发言人的回答则是有关领导机构需要向群众宣传、解释的内容。外交发言人利用注释说明标记语使记者更容易理解回答内容,记者就可以给予外交发言人相应的良性反馈,保证了外事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通过这样平等合作的会话,广大群众能够明白某些问题的实质,明白某项决策的精神,从而达到了外事外交活动的目的。
①李克强:政府的改革应该是更好地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要围着市场做文章,不是老给市场下指令,让市场做什么,而是要把市场的活力激发出来。
②李克强:这个新推出的负面清单会做减法,而且以后还要逐步做减法,也就是说,非禁准入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从表二可看出,交际主体标记语也有一定数量。交际主体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拉近外交发言人与记者的距离,同时,民众也更能理解和接受外交发言人对政治问题的解释,从而达到外交发言人的目的。
①李克强:大家知道,前几年“硬着陆”的声音是不绝于耳的。现在经济稳中向好,新动能等上述这些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李克强:要看到,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解读和分析外事外交话语的过程中,话语标记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能提示语境、连接话语,引导外事外交活动的参与者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外事外交话语不同于一般的日常话语,在目的原则视角下研究外事外交话语标记语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一)外事外交话语作为典型的机构话语,从话语标记语入手研究外事外交话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
(二)话语标记语在外事外交话语中的作用及实用价值不容忽视。外交发言人和记者使用的衔接连贯标记语和话题结构标记语体现了话语标记语在话语连贯中起到的作用。外交发言人使用的含糊表达标记语和明确表达标记语,展现了外交发言人的话语策略,为实现其话语目的提供了帮助。外交发言人通过使用注释话语标记语和交际主体话语标记语来体现与记者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以此实现其话语目的。
参考文献
[1]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法庭互动话语合作问题研究[J].外语学刊,2004(05):43-52.
[2]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上)——语用研究新途径探索[J].修辞学习,2005(03):1-10.
[3] Schiffrin,Deborah. Discourse Mat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 Fraser,B.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
[5] Jucker,A.Yale Ziv.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s and Theory[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8.
[6] 殷树林.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和定义[J].外语学刊,2012(03):91-95.
[7]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04):8-14.
[8]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
[9]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下)——语用话语分析新途径[J].修辞学习,2005(04):5-11.
[10]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语篇连贯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5):351-357+400.
[11]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
[12] 郭立秋,王红利.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J].外交学院报,2002(04):80-84.
[13] 熊永红,彭小妹.外交语言的语用策略分析——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03):71-74.
作者简介:张前(1995- ),女,漢族,湖北黄石人,硕士研究生,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