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课”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2020-05-06梅洪建
梅洪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或许不是难事,难在如何在“这一课”中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们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就明确了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关照四种活动,即语言活动、思维活动、审美活动与文化活动。四者之中,最具有语文本体性的是什么呢?四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只有明确了这两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在“这一课”的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否则会弱化课堂效果或无限铺排语文的教学空间。
针对“语文是什么”,历史上有过几次争论。虽然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对“语文是基于语言的”这一点,大家都比较认同。也就是说,语言是语文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切行为都要基于语言活动来实施。思维活动、审美活动与文化活动虽然并非语文本体的活动,却是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于语文教学又指导语文教学的。换言之,三者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但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活动必须指向三者。这就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思维”“语言—审美”“语言—文化”结构。由此还可以衍生出“思维—审美”“思维—文化”“审美—文化”结构,而非生硬地把“这一课”的语文教学分为“语言的活动”“思维的活动”“审美的活动”和“文化的活动”四个板块来实施。如果这样实施,就可能产生很多“非语文”的课堂。
基于“这一课”,如何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呢?为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以在《湖北教育》第一届“教研名师”观摩课暨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讨活动中呈献的《湖心亭看雪》为例来详细阐释。
一、课堂设计从语言活动出发,并贯穿始终
学科之间的融合,讲究发挥不同学科的功能,共同为“核心素养”这个大教育目标服务,绝对不是失却学科本位弄成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的串联,所以,语文课堂首要的是以语言活动为核心。这是语文课堂的根,丢掉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品赏、玩味的语文课堂,就是被架空的语文课堂,就是披着语文外衣的伪语文课堂。
类似的,如果仅仅把语言活动作为一个开头,然后置语言活动于不顾便开始进行所谓思想文化层面的教育,或引入大量相关材料的学习,同样是伪语文课堂。还有就是把语言的建构理解成语言的仿写,把语言的运用理解成语言的表达,进而在课堂上设计仿写或表达环节,以为这样就达成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目标。这是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误解,因为语言的建构是润物细无声的,语言的运用是语言活动的有效生成物。二者都是语言能力的提升,并非设计两个课堂环节就能达成目标。好的课堂一定是语言活动贯穿始终。一切思维、品味、赏析、文化等都是从语言文字产生出来的,不能脱离语言活动而产生。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设计《湖心亭看雪》时,第一个环节是“请同学们找出老师所提供的注释与教材所提供的注释有何区别”,这是从文字的理解出发;然后让学生寻找“叙述文字中哪个字最值得关注”,又是紧扣文字;中间让学生讨论几组文字的添减等,是语言的活动;最后让学生讨论舟子心目中“痴”的含义,依然是紧扣了语言文字的活动。
一节课,由语言活动开始,也由语言活动到尾声。这样的课堂才能说是基于语文的,是没有失却语文本体的课堂。基于这种理解、品味、辨析、思考等,学生的语言能力才会有新的建構,语言运用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二、有张力的语言活动设计是课堂设计的核心
好的语言活动不能仅仅止于这个语言活动,这样就成了某个语词的识记、理解等,一节课的语言活动就成了一个个碎片的组合。碎片化的语文课堂,不会是好的课堂。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设计语言活动时,会考虑语文本体言语活动目标的落实,同时又会跳出语言活动本身,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这就需要设计有张力的语言活动。这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课堂设计的核心。
怎样的语言活动才是有张力的语言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观照。
1.语言活动设计要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思维力是人最关键的能力,思维品质则是人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品质。落实核心素养,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必然选择,所以有张力的语言活动设计,一定要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湖心亭看雪》设计的第一个语言活动,是让学生比较教师提供的注释和课本注释的区别。看似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实际饱含深意。例如“余拏一小舟”中的“拏”,课本注释为“撑”,而笔者提供的注释是“拿”。不同一目了然,关键是在解读文本时选择哪种注释更合适。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其他信息来解决,就得进行深度思考。例如,如果解释成“撑”。“余拏一小舟”就要解释成“我撑了一只小船”。下文有“舟子”出现,可以知道撑船者并非作者张岱,而是舟子,那么解释成“撑”就很难成立。解释成“拿”有什么深意呢?这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境来解释。背景是大雪多日后,时间是“更定”,作者乘的船是租来的,租的船很小……把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此时游西湖是有心事的,志不在于乘什么船,所以到了西湖边的租船处,就随意租了一叶小舟。“拿”比“撑”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进一步追问:作者为什么会心不在焉呢?这就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了新的高度。
看似简单的语言活动,背后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这就是前文提到的“语言—思维”结构。
2.语言活动设计要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相关
入选教材的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其语言本身就是美的,所以语言活动需要识记、理解,也需要审美。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语言活动,必须要有审美活动。
笔者在授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活动: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三个“与”字是否多余?
追问1: “天与云与山与水” 和“天与云/与山/与水”哪种断句好?
追问2:“雾凇沆砀”,你认为哪个注释更好些?
这是一个典型的语言审美鉴赏活动。如果去掉三个“与”,就成了“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是一种静态存在,而加上三个“与”字,读者的形象视角就会随着朗读从天到云到山到水,有一个视线转移过程,本来静态的存在,一下子就动了起来。追问1设计断句的语言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前者是“天与云”“云与山”“山与水”“水与天”“水与云”等的上下交织、混沌一体的弥漫状态;而后者仿佛天是探照灯,分别与云、山、水相接而已。追问1的出现使学生的审美再上一个台阶。追问2恰恰是第一个语言活动(找注释不同)的回扣与回答,使整个设计前后勾连,浑然一体。
以语言活动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即是前文提到的“语言—审美”结构。
3.语言活动设计要有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意识
我们的语文是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组合,自带文化基因。为此,语文教学天然具有文化理解與传承使命。语言活动设计具有文化理解与传承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
笔者在授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活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问:句中的“一”和 “上下一白”中的“一”一样吗?二者结合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打破了常规品赏“痕”“点”“芥”与“粒”的设计,而是抓住两个“一”。两个“一”显然不同。“一”是最小也是最大的数字,这两句一整体一局部,对照鲜明。“一痕”写出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小巧;“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由“痕”到“粒”,量词表示的范围一个比一个小,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学生理解到这种程度后,教师追问:作者为何要塑造这么宏大的冰冷的世界和一个渺小的自己呢?这一追问是前面语言活动的生成,从这一问开始就进入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探寻。这个环节,笔者引入《江雪》等诸多资料,带领学生一起探寻张岱内心的痛苦,理出张岱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家国情怀,用悲剧意识唤醒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这就是前文谈到的“语言—文化”结构。至于“思维—审美”“思维—文化”“审美—文化”结构,其实是蕴含在上述三种结构之中的。
三、语言活动的张力需要统一的“收口”意识
如果说“语言活动”是起点,那么“语言—思维”“语言—审美”“语言—文化”就是过程。过程不是终点,因为课堂还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完整的收口,所以基于语言的活动再有张力,也得收拢到一个地方,这样的课堂才是完满的。
就这节课的设计来说,最初的注释比较,其实是为了挖掘出“拏”的漫不经心,是为“雾凇”情境的发现做铺垫;语言的审美是为品赏出作者构建的宏大世界与渺小自我的美学结构,而这个美学结构背后是作者的心灵脉搏;语言背后的文化挖掘是为了把握住作者的心灵脉搏,体会出“痛”背后的家国情怀。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文中起初的漫不经心取船是因为痛,中途的环境刻画是因为痛,挖掘的文化心理还是痛。无痕之中,“痛的找寻”构成了一条线使这节课既有各自独立的教学侧重,又有连贯一体的线索。这条线索的终点,就是这个课堂设计的收口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子云亭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