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

2020-05-06李云峰

关键词:科创校企院校

李云峰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的支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一项重要责任,但如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中小企业创新工作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建议,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1 辽宁省高职院校与企业创新工作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工作开展极不平衡,普遍存在南方好于北方,发达地区好于不发达地区的现象,即使在同一个省份或同一个城市,不同企业,不同高职院校,其创新工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1.1 辽宁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工作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1.1 辽宁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工作现状

近些年来,尽管辽宁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创新工作,但创新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各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师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创新成果不多,从各高职院校的专利产出情况就可以侧面反映该院校学生的创新水平。辽宁省现有高职高专层次院校51所,学生拥有专利 (专利权属于学校)的高职院校仅有19所,在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拥有专利排名中,前100所院校中辽宁仅有2所,前200所院校中辽宁仅有6所,而辽宁省7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性院校中仅有4所榜上有名。从辽宁省各高职院校拥有专利数量排名(各院校师生获得专利的总和)看,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和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等6所院校达到100项以上。

1.1.2 辽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融合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与专业课程不能有机结合,且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脱节。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都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环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三是师资能力不足。在高职院校中,专职创新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不足,难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而专业教师创新理论知识薄弱,缺少创新创业经验,不利于学生实际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四是创新实践不够。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多以校内创新创业比赛形式进行,很少有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即使有机会与企业合作,企业的参与度也不高,由于企业在配合高职院校创新过程中不能及时获得经济效益,导致校企合作创新深度不足,难以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1.2 中小型企业创新工作现状及问题原因

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薄弱,在各种制约因素影响下,面临很多问题。一是创新人才缺乏。目前,中小企业在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素质、层次上与大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比,科技创新人才的比例更少,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技术管理工作,很少有时间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二是经费投入不足。多数中小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费用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企业收入15%的水平,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对国家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扶持的政策了解不够。新产品开发风险很大,资金投入不足,加上中小企业对扶持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不够了解,导致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四是创新模式以渐进式创新为主,突破式创新偏少。调查发现,辽宁省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成果较少。本次调研的105家中小型工程类企业中,只有9家企业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仅占被调研企业的8.65%。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对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激励政策不了解,或者仅仅处于了解层面。

1.3 高职院校学生科创团队与中小企业合作中面临的问题

1.3.1 创新成果的价值取向不同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科创团队组建只是为了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不重视产品的应用性研究,缺乏连续性。而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条件限制,在校企合作创新中往往重视短期回报,不愿承担创新风险,在与高职院校学生科创团队合作中缺乏培育长期项目的热情。

1.3.2 沟通与反馈信息渠道不畅

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学生科创团队需要及时掌握和跟踪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变化,及时对创新项目做出必要的调整。但高职院校的学生科创团队往往存在对企业产品研发需求缺乏整体系统的把握和分析不足的问题。而企业则要深入了解学生科创团队的研究工作动态,并加强过程监督和评价。而中小企业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市场经营管理上,对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力度不够。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及反馈,导致合作不顺利甚至失败。

1.3.3 缺少有效合作平台做依托

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合作往往是自发的,缺少政策法规的保障和持续合作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缺乏对科创团队建设的顶层设计,投入资金不足,缺少全局性的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科创团队与中小企业合作都是建立在个人关系的基础上,缺少合作平台依托,导致双方合作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2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1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机制的构建

加快职业教育改革,解决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性及创新实践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把深入推进创新重视教育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注重创新政策引导、做好创新服务,必须构建适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建立创新课程体系、打造创新师资队伍和建立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形成多元融合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见图1所示。

图1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体系

2.2 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确立

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合作,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协作创新行为。校企双方想达成合作目标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首先就要面临合作模式选择的问题。因为模式不同,对双方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也不同,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话语权、积极性、参与度、信任度以及最终的利益分配也不同。目前,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包括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共建实体三种模式。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采用合作开发的模式开展创新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实践成效

3.1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素材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些年在各高职院校开始实施,各企业的技术人员几乎很少有创新培训经历,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本身又对创新工作重视不够,最终导致创新人才极度缺乏,创新能力很低。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遇到很多技术问题,但苦于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快速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而这些技术问题恰好可以成为学生创新团队的创新素材。以大连兴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为例,自2018年于道桥系开展校企合作以来,道桥系五个科创团队经过与公司技术人员交流,先后设立了 “桥梁伸缩缝内置胶条安装器”、“灌注桩桩头钢筋保护套”和 “无机稳定类材料试样溶液的专用搅拌器”等43个创新项目,目前已申请专利18项,获得授权14项。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解决了学生科创团队缺少创新素材的问题,一系列创新成果的取得,使得大连兴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得到当地科技局的重视,目前已经开始进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程序。

3.2 校企合作催生了丰硕的学生创新成果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推进与工程企业的对接,以道桥系作为试点,在原有的两个模拟公司和路桥科技中心的基础上,先后又创建了两个科创团队,这五个科创团队为道桥系学生创新提供了组织平台。经过与大连兴利路桥工程公司等多个企业合作,设立多个创新项目,在校内教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分别由五个科创团队承担创新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共有35名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工作,14名学生取得了专利。通过科创团队的创新成果为道桥系学生参加校内创新创业大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力地推动了道桥系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2018年, “聚力科技创新,促进校企共赢”实践案例荣获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优秀案例”;2019年,道桥系学生的作品 “钢筋生产率激光测定仪”在第十四届 “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9年辽宁交专创业企划大赛暨第五届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中,全校共提交作品作品117项,其中道桥系提交的27个作品中有24个获奖,道桥系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这些成果与奖项的获得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创新的热情。

4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工作发展对策

4.1 学生创新应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

当前,中小企业与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之间具有很好的匹配性。一是科研实力相当,便于建构长期的合作关系。二是可以优势相互补。总体上说,高职院校学生科创团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学生成员一般可参与项目的时间大约在2年左右,人员相对稳定;高职院校的科研设施和仪器相对较完备,其最大的弱点是缺少工程经验和捕捉创新点和市场需求信息的能力不足,科创不接 “地气”,成果转化率不高。而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小发明、小革新和小创造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但由于科研能力不足,难以快速形成科创成果。两者之间正好形成了优势互补。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以中小企业作为长期合作对象,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牢牢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服务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谋发展,双方合作必将大有可为。

4.2 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共赢关系

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科创团队与中小企业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需要双方转变合作观念,而强化科研平台建设与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是双方良性互动的基础。首先,高职院校要从企业需求出发,以服务中小企业科研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其次,中小企业要着眼长期利益,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建立长期的产品研发体系。同时,校企双方要积极寻求深入的创新合作,在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4.3 依托校企联盟作为创新平台

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是校企合作创新的重要基础。校企联盟是校企合作创新最有效的平台,通过校企联盟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交流,并有效整合校企资源,推进校企合作创新的有效途径。以道桥系为例,依托辽宁省交通运输业校企联盟道桥分盟,5个学生科创团队与企业建立了创新合作关系,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为企业完成了18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与申请工作,成效是十分显著的。2018年以来,道桥系通过派出专业教师和学生科创团队参与到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过程中去,把创新实训基地和教师创新工作室设在企业,争取企业的科创项目,由学生科创团队来完成,从而实现学生科创团队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推进专业建设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5 结束语

校企创新合作过程中,学生必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新生力量。学生创新服务于企业,将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一个新亮点。高职院校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依托学生科创团队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与互动,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教育机制,融入服务产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对进一步推动校企间的产学研用合作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水平,才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培育高水平高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科创校企院校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