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以广州地区五所高校为例
2020-05-06梁珊珊王国长
梁珊珊,王国长
(1.华南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统计学系,广东 广州 510632)
李泉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1]15。在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文化教学也必不可少。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文化,不仅能增强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增强学习者汉语学习动机,促进语言学习。
文化教学一般分为两种: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和专门开设的文化课。前者以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为主要内容,而后者则以中国文化的介绍为主要内容[2],教学目的是“克服”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以便能够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3]。因此,国家汉办制定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扎实的汉语言能力与言语交际能力;掌握系统的汉语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2000 年1 月31 日教育部、外交部、公交部令第9号《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也提出“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的要求。除了中国文化概况类课程以外,全国各大高校也为留学生开设了其他多种多样的中国文化类课程。
然而,文化课类型多样,哪些文化课最重要,最需开设?目前高校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多从教学者主观考虑出发,或基于学院教师的专业情况,或基于学院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极有可能造成所开课程并非学生想学,学生想学课程又无开设的现象。刘荣等曾调查过国内40所高校给非学历留学生的开课情况,发现概述介绍性文化课程以及书法、绘画和武术课程所占比例最高,由此得出这几门课程留学生较感兴趣的结论[4],但未免有失偏颇。
目前高校开设的中国文化类课程大概有哪些?能否满足留学生的需求?现正开设的中国文化类课程存在怎样的问题?笔者以广州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五所高校为例(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其开设的文化类课程类型、课程现状以及课程需求进行了调查,对课程的改进提出相应建议,也为其他高校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一、广州五大高校文化类课程开设的现状
调查了五大高校2017-2018 学年度(中山大学调查了2016-2017 学年度①)所开设的中国文化类课程后,发现它们可分为两种:知识类文化课程和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知识类文化课程以传授汉语文化知识为主,一般无须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如中国概况、中国历史等课程;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具有独特民族色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刻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才能、技艺与艺术,如书法、武术、舞蹈等[5-6]。其中知识类文化课程的课时量远高于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部分知识类文化课程开设为必修课程,而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均为选修课程。对五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进行统计后,得出表1:
表1 五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现状
表1可见,知识类文化课程中,五所高校共同开设了中国概况类课程和中国文学类课程。中国概况类课程五所高校应国家要求,给学历、非学历留学生都开设了相应课程。不少高校还开设了不止一门,如中山大学开设的“中国文化专题”,华南理工大学开设的“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等。文学类课程虽无中国概况类课程普及,但也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两门课程,如华南师范大学开设的“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史”。四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有:中国历史、商务文化以及汉字文化。三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有影视文化和中国经济。两所高校共同开设课程有广东文化和中国旅游。
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中,五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有:书法、武术/太极拳。四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有:唱歌。三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有:手工艺类课程和绘画类课程。两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为中国乐器(如古筝、葫芦丝)。
表1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校对文化类课程开设的共识。但这些课程是否被留学生所需要?留学生最需要的是哪些中国文化类课程呢?为了解以下信息,笔者对五所高校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五所高校留学生的问卷调查
考虑到汉语初级水平的留学生刚接触汉语,缺乏对实际汉语文化课程的基础经验,因此,调查主要针对五所高校汉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所调查的学生汉语水平均为HSK4 级以上,来华留学时间2 年以上,语言能力较高,对中国环境和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也已克服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低潮期和波动期。调查使用的语言为汉语,问卷设计完毕后先对华南理工大学20名硕士留学生进行了试测,对部分问题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的问卷在中山大学汉语文本指难针上显示文本难度2.23[7],属于中等三级(中等程度第一等级),对于汉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来说没有阅读障碍。问卷发放借助了网络平台问卷星,因此没有无效问卷,共发放及回收问卷231 份。问卷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内容:中国文化类课程现状调查和需求调查。课程现状调查包括知识类课程和中华才艺类课程的每周课时量,学习动机,上课方式②,学习困难和课程效果。课程需求调查包括知识类课程和中华才艺类课程的课时需求,课程内容需求和上课方式需求。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31 名调查对象分别来自37 个国家,年龄在18 岁到25 岁之间,包括男性100 人,女性131 人;非学历生79 人,学历生152 人;汉语HSK 水平平均5 级,在中国留学平均时长3.36年。
(二)中国文化类课程现状调查
231 名调查者中有207 名表示上过中国文化类课程,其中207人上过知识类文化课程,92人上过汉字文化课,77人上过中国历史课,76人上过中国文学课,47人上过中国传统文化课。而181名学生表示上过实践类文化课程,其中69 人上过书法课,39 人上过中国菜课,38人上过剪纸。35人上过包饺子和唱汉语歌。
同时学过中国概况、汉字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的学生有20 人。他们最喜欢的课程是中国概况和中国历史(均为N=16,80.0%);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课程也是中国历史(N=13,65.0%)和中国概况(N=9,45%)。同时学过书法、中国菜、剪纸、包饺子和唱汉语歌的学生仅有6 人。他们最喜欢书法课(N=5,83.33%),认为唱汉语歌最重要(N=5,83.33%)。
1.知识类文化课程现状调查结果。对知识类文化课程的课时、学习动机、上课方式、学习困难调查结果如下。
(1)课时与学习动机。留学生每周上知识类文化课程均在四个课时以下(N=179,86.5%)。
学习动机参考了李向农、魏敏的分类[8],将其分为“内-外混合型”“外在动机”“内在动机”“社会性动机”,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类文化课程的学习动机
图1 可见,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中国大概情况,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和想法,内-外混合型动机的驱动力比较高,而内在动机的驱动力比较低。
(2)上课方式。知识类文化课程的上课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类文化课程的上课方式
图2 可见,留学生知识类文化课程以讲座的形式为主,教师一般自己准备教学内容或者将教材与自己准备的内容相结合,最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授型课堂,也有部分讨论的环节。
(3)学习困难和课程效果。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如图3所示。
图3 知识类文化课程的学习困难
图3 可见,部分留学生表示没有困难。在所遇困难之中,课程和教材引起的困难大于教师引起的困难,语言难度引起的困难(教材太难、教师讲课太难)较多,由此可推测造成学生课程内容不想学(28.9%),教材内容不想学(21.5%)的主要原因是语言难度,其次是课程实用性(课程内容没用,21.5%)。课程的趣味性不是主要原因(课程内容没意思,13.4%;教材没意思,13.4%;教学方式没意思,16.1%)。
课程结束后,大部分留学生认为课程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N=160,77.3%),提高了他们对中国生活的适应程度(N=101,48.8%)。
2.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现状调查结果。对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的课时、学习动机、上课方式、学习困难调查结果如下。
(1)课时和学习动机。留学生每周上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均在四个课时以下(N=130,71.8%)。
由于课程的知识性不强,对于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学习动机的调查中,以“了解”为主的内-外混合型动机并未设置在选项之中。调查结果如图4:
图4 中华才艺课程的学习动机
图4 可见,留学生学习中华才艺类课程主要是缘于学校要求和体验中国生活的想法。外在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较强,而内在动机较弱。
(2)学习困难和课程效果。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如图5:
图5 中华才艺课程的学习困难
部分学生表示没有遇到困难。所遇困难中,教材造成的困难较大,其中没有教材对学生造成的困难最大(24.7%)。经私下访谈,了解学生因为没有教材,所学没有实际运用的机会,容易忘记。这大概是造成学生不想学(24.7%)的主要原因。
课程结束后,大部分留学生认为课程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N=121,66.9%),使他们体验了中国文化(N=94,51.9%)。
(三)中国文化类课程需求调查
231 名调查对象全参与了课程需求调查。调查前,先对他们进行了有关文化困难的调查。调查采用莱克特5级量表,结果如表2。
表2 在中国遇到的文化困难
用spss 19.0 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除了“中国人的想法和我不同”与其他项有显著差异以外(P<0.05),其余各项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留学生认为思想上的不同给他们造成的困难最大。
1.知识类文化课程需求调查。对知识类课程的课时需求、课程内容需求和上课方式需求调查结果如下。
(1)课时需求和课程内容需求。留学生认为知识类文化课程每周应上二到四个课时(N=146,70.7%)。
对课程内容的需求设置了“喜欢”和“认为重要”两个维度。选项设置参考了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基地在“国际汉语教材智能标定系统”项目中基于3212 册教材中显性文化点的调查而制定的“国际汉语教材文化点分类框架”,设置了34 个文化项目供留学生选择和排序,归为“中国国情文化”“成就文化”“日常生活与习俗”“交际文化”“思想观念”5类。调查结果为:
留学生喜欢的文化项目排名前十位为:饮食、节日、社会、语言、经济、世界观、环境、历史、礼貌礼仪和风俗、工作。排名后十位为:通讯、居住、人民、人生大事、宗教、哲学、教育、文学、法律、交通。
留学生认为重要的文化项目排名前十位为:社会、经济、政治、饮食、历史、节日、世界观、礼貌礼仪风俗,语言、工作。排名后十位为:通讯、居住、购物、服饰、休闲、人生大事、哲学、体育、交通、文学。
由此可见,留学生喜欢和认为重要的前十位文化项目除了排序略有不同以外,内容基本一致。两者相比,前者比后者多了环境,少了政治。留学生更喜欢“日常生活和习俗“文化,认为”中国国情“文化更重要。这些项目应作为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留学生喜欢和认为重要的后十位文化项目中,共同项有通讯、居住、人生大事、哲学、文学、交通六项。课程应尽量避免选择这些项目作为上课的主要内容。
(2)上课方式需求。留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如图6所示。
图6 知识类课程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
图6 可见,对于课程类型,留学生更喜欢出外实践类课程,但对于讲座的喜爱与其差别不大,可见学生偏爱两者结合的课程类型。对于教学内容,留学生更希望老师能自己准备教学内容。对于课堂组织,留学生更希望能多进行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而不是自己学习。和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完做练习以及老师讲完全班讨论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互动方式。
2.中华才艺课的课程需求。留学生认为中华才艺课每周两课时或两小时以下最好(N=119,65.8%)。
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同样设置了“喜欢”和“认为重要”两个维度,其中,留学生喜欢的中华才艺前五位是:中国菜、书法、包饺子、唱汉语歌和剪纸;而留学生认为重要的中华才艺前五位是:书法、中国菜、唱汉语歌、武术和包饺子。可见留学生喜欢和认为最重要的前五项中华才艺,除排序以外,大致相同。两者相比,前者比后者多了剪纸,少了武术。
(四)其他
笔者还调查了留学生对地域文化课开设的看法。大部分留学生认为需要开设广东文化课(N=149,64.5%)。广东文化课学生学习意愿最强的前五项是:广州话、饮食、历史、旅游和礼仪风俗。授课方式最好为讲座与出外实践的结合(N=63,42.28%)。
三、讨论及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课程的学习意愿和高校课程设置有较大不同。
(一)知识类文化课程
将留学生喜欢,认为重要的前十位知识文化项目进行加和后③,得出以下11项:饮食、节日、社会、语言、经济、世界观、环境、历史、礼貌礼仪和风俗、工作、政治。其中,语言文化在留学生的语言课上有所涉及,也有四所高校给学生开设了汉字文化课。历史课有四所高校开设了专项文化课。经济课有三所高校开设,有四所高校开设了和经济课关系密切的商务文化课。那么,余下的文化项目是否在中国概况课中有所涉及呢?
调查四所高校(华工、华师、中大、广外)所使用的中国概况教材④,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以调查问卷的分类为标准)如表3所示。
表3 四所高校中国概况教材包含的文化项目
可知四套教材共选的文化项目如表4。
表4 四套教材共选文化项目
由此可见,教材关注“中国国情”文化和“成就”文化较多,思想观念较少,这也和徐霄鹰、谢爽[9]调查的结果相符。留学生喜爱程度最高,认为重要程度最高的11 个文化项目中(除了语言),“饮食”“工作“和“世界观”并未包含在任何教材之中,”社会“仅有一套教材选择。留学生喜爱程度最低,重要程度也最低的6 个文化项目中,“文学”有两套教材共选,哲学也有一套教材有所涉及。
可见,上述四所高校所选教材并未能完全体现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课程的内容需求。这也是不少教师自己准备上课内容或将教材与自己准备的内容相结合的原因。然而,每位教师所准备的内容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并不一定能精准把握留学生的需求。
此外,在学习困难调查中,留学生认为“中国人的想法和他们不同”对他们在中国的生活造成的困难最大,需求调查也显示出他们希望能学到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相关的话题(如世界观),而四套教材中仅有一套教材涉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些内容应该是教师上课时需要补充的。
最后,留学生喜欢程度较低,重要程度也较低的文学项目不仅在文化概况教材中出现,而且五所高校都开设了中国文学类的专项课程,甚至不止一门,这是比较令人费解的。中国文学课的课程性质一直以来都有三种意见:是作为学习语言的辅助课程,还是将其视为文化教学的一部分,还是教授文学知识,提高文学感悟能力[10-11]?如果作为语言课的辅助课程,那么阅读课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如果视为文化教学的一部分,留学生对它的喜爱程度却不高,也认为它不够重要。上述调查显示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的大概情况,中国人的生活及想法,并不是为了看懂中国文学。如果仅为了教授文学知识,提高文学感悟能力,或者如张红所说,将其视为“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的转化,人文兴趣的培育与人文学习的持续”[11]89,那么,学生阅读母语的文学作品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李炜东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多希望通过文学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10],然而,这些可以通过专项中国历史或其他中国文化课程实现。此外,中国文学课语言难度较高,调查中也发现留学生认为语言难度是影响文化学习的最大困难。因此,对于一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和学习,却在各方面都收效甚微的课程,是否有必要开设,值得思考。
从上课方式上看,对比课程现状和需求的调查结果,发现:第一,现在文化课程以讲座为主,而留学生希望增加出外实践;第二,现在的文化课程学生需要进行一定比例的自学,而学生希望减少自学的比例;第三,现在文化课程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为主,而留学生希望降低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比例,与和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老师讲完做练习以及老师讲完全班讨论等各种互动方式均衡。因此,对于知识类文化课程的改进,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教学内容上,增加“饮食”“工作”“社会”“思想观念”相关话题,删减“文学”“哲学”相关话题。二是授课方式上,增加出外实践的机会,增加和学生的互动,减少自学的时间。
(二)中华才艺课程
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明确规定国际汉语教师要“掌握相关中华才艺,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因此海外汉语教学课程设置中,几乎都包含了中华才艺课程。周雳、刘映衫认为中华才艺课能以直观形式承载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最容易被外国人感知和认可,能有效缩短学习者和中国文化之间的距离,提高学习兴趣[6]。
然而,调查结果却并未显示出留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兴趣。课时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留学生认为中华才艺课每周两课时或两课时以下比较合适,是知识类课时需求的一半。学习动机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学习这类课程是出于“学校要求“,而并非出于兴趣。课程结束后,学生大多认为课程让他们更了解中国文化(66.7%),体验了中国文化(51.9%),而较少人认为课程提高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28.4%)。由此可见,留学生对中华才艺课的认可程度低于知识文化课。
调查结果显示,中华才艺课对学生的作用仅在于体验和感受中国文化,这种体验并非长期的过程。学生学习意愿最强的技能中,中国菜、包饺子和剪纸都是短期体验课,仅需一两个课时,而这种课程却是五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中所忽略的。它们为长期进修或学历生开设的都是长期的,延续一学期的课程,只为短期团开设了这类短期体验课程。然而,短期体验课程为何不能像中国概况课一样将各种中华才艺糅合,一种才艺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教学呢?
多种才艺结合而成的中华才艺课能让留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大量才艺,既能满足他们体验中国文化的需要,又能让他们保持新鲜感,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事实上,不少高校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或硕士生开设了以各种才艺作为专题糅合而成的中华才艺课,以培养未来的国际汉语教师,响应国家汉办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要求。陈慧曾提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才艺培养的特点:可展示性强、实践性强、持续性长、效率高、便携性强、对技能深度掌握不高[5]。这些特点也同样符合留学生对中华才艺的需求,给留学生开设多门技能糅合的中华才艺课也就显得更为合理和有效了。
在调查中有不少留学生反映缺少教材造成了中华才艺课上课的困难。目前,由于中华才艺的课程内容多,范围广,而留学生对单项才艺的学习需求并不深入,造成了单项才艺教材的编写困难。但如果将多项技能合并编写教材,每项技能仅安排一到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以文化体验为主,无须进行深入教学,这将极大地减少教材编写难度。因此,各项技能糅合的中华才艺课的开设也有利于教材的编写。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应该开设一学期的专项技能课。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对书法课的认可程度也很高。书法课训练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结构的掌握,在汉语学习的初期能增进学生对汉字的熟悉程度,很有必要作为单项技能课开设。中华才艺类课程应效仿知识文化类课程,以与中国概况相类似的中华才艺课作为核心课程,并与中国历史课等专项文化课相类似的专项技能课相结合,给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至于中华才艺课需要包含的才艺,以及开设哪些专项技能课更为合适,则需要做进一步的需求调查。因此,对于中华才艺课程,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将短期体验式技能合并成一门课程,设置为核心课程,与长期体验式技能专项课程相结合。二是将多项短期体验式技能合并编写教材,以解决中华才艺课缺少教材的现状。
(三)地域文化课程
地域文化课是指学生所在当地,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形态。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在语言教学中能更增加语言情景的真实性,促进汉语学校,在文化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当地的生活,因此,大部分留学生都觉得有必要进行地域文化的教学。
据调查,五所高校都开设了广州话的课程,但仅有两所高校开设了广东文化课程。华南理工大学开设的广东文化课课程内容如下:广东的主要城市、气候、历史、交通、早茶、粤菜、购物、风景名胜、民俗、文化名人、教育、经济、建筑、音乐、广州亚运会。涵盖内容较广,包括了留学生学习意愿较强的话题,是其他高校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因此,各高校应该增加和丰富地域文化课程,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在当地的学习和生活。
注释:
①中山大学在2017年秋季学期取消了语言生,只保留学历生,导致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大量减少。为了和其他学校对齐,在此调查了其2016-2017年的开课情况。
②中华才艺课是实践型的课堂,教师主要通过示范让学生练习,因此并未进行上课方式的调查。
③留学生喜欢和认为重要的前十位知识文化项目有9项相同,加上彼此不同的2项,得到11项。
④中山大学使用自编教材,暨南大学没有固定教材,教师自己准备上课内容。王顺洪《中国概况》(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广外用)。肖立《中国概况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出版(华工用)。王海龙《文化中国:中国文化阅读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华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