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和美沙拉嗪对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2020-05-06罗学斌易庆华徐娅蕾
罗学斌,易庆华,徐娅蕾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200)
炎症性肠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可累及患者结肠、直肠、回肠等部位,致病原因与环境、饮食、感染、免疫、遗传等有关,患者在发病状态下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相关症状,如腹泻腹痛等,部分患者排便为粘液便,并伴有腹部包块类物质及里急后重等相对严重的症状,疾病主要类型为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1]。炎症性肠病包括活动期及稳定期,临床治疗活动期溃疡性肠病主要方案为抗炎及调节免疫等,医师需结合患者具体症状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干预,以此来提高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的疗效,改善预后效果[2]。本次研究重点研究统计我院就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研究并评估联用布地奈德、美沙拉嗪治疗的具体方案及实际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确定起始时间为2017年4月,共持续进行3年的研究,终止时间为2020年4月,样本为此期间于我院就诊治疗的炎症性肠疾病患者,全部患者经胃肠道系统检测均为确诊病例,且签署同意参与研究文件。分析两组患者资料,研究组患者男性与女性数量各为11例、9例,年龄最低、最高跨度为28岁、49岁,均值(37.69±5.63)岁,病程时间最低最高跨度为1年、6年,均值(3.54±1.27)年,病情严重程度评估轻度4例,中度11例,重度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数量各为12例、8例,年龄最低、最高跨度为27岁、45岁,均值(37.54±5.85)岁,病程时间最低最高跨度为1年、5年,均值(3.41±1.28)年,其中轻度5例,中度11例,重度4例,基线资料不影响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选取药物为美沙拉嗪,患者每日睡前口服1次即可,每日用药总量为1 g,医师将持续用药时间设定为2个月。研究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案,选取药物为布地奈德、美沙拉嗪,美沙拉嗪用法用量与对照组患者一致,布地奈德气雾剂每日用量为200-1600 μg/d,每日分2-4次使用,轻度患者每日用量为200-600 μg,中度患者每日用量为600-1000 μg,重度患者每日用量为1000-1600 μg,共用药2个月。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与分析,依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及腹痛等症状好转情况作为评估主要标准,如患者恢复情况可评估为显效(结肠镜检查结果与健康人体一致,胃肠道症状消失)、有效(结肠镜检查结果优于治疗前,胃肠道症状好转)可评估为临床有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IL-23、Th17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中11例符合显效标准,8例符合有效标准,总例数为19例,占比95.0%,对照组患者中9例符合显效标准,6例符合有效标准,总例数为15例,占比75.0%,研究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
2.2 评估组间治疗后IL-23、Th17指标
评估组间治疗后IL-23、Th17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评估组间治疗后IL-23、Th17指标(±s)
表1 评估组间治疗后IL-23、Th17指标(±s)
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轻度、中度、重度IL-23、Th17指标*P<0.05
组别 IL-23 Th17研究组轻度(n=4) 208.99±28.75* 2.04±0.38*中度(n=11) 619.46±34.52* 2.58±1.05*重度(n=5) 1277.89±59.64* 3.49±2.07*对照组轻度(n=5) 276.92±34.89 2.41±0.52中度(n=11) 698.35±47.74 3.28±1.26重度(n=4) 1355.46±71.65 4.69±2.24
3 讨论
炎症性肠病属临床多发消化系统慢性疾病,致病原因与大肠、小肠等部分的溃疡及感染相关,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血便、食欲减退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病变可累及身体多系统,患者治愈难度较大。活动期溃疡性肠病治疗的关键因素为抗炎及调节免疫等,医师需以此为基本原则,合理选用调节机体免疫类治疗药物,加速肠道黏膜组织愈合[3]。
梳理分析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可知,联用布地奈德、美沙拉嗪的研究组患者将系统性治疗后IL-23、Th17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临床疗效优势明显据此可认为该治疗方案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美沙拉嗪属临床常用5-ASA(氨基水杨酸)制剂,用药后可降低肠道黏膜释放白三烯总量,调节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释放量,抑制TNF-α、IL等炎性因子释放,缓解肠道黏膜组织损伤。采取单一治疗方案其药理作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大部分医疗机构在治疗期间采用联合用药方案进行干预。布地奈德属临床应用广泛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后可提高溶酶体及平滑肌细胞稳定性,减少体内抗体合成量,抑制免疫反应,降低机体组胺等过敏性活动介质释放量,减少炎症因子生成量。临床研究表明,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患者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等数量降低,肠道内部菌群失衡,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对肠道粘膜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IL-23、Th17等比例失调[4]。布地奈德联合美沙拉嗪可显著降低患者IL-23、Th17指标,有助于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由此可知,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为药物干预,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美沙拉嗪可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其实际应用价值突出,适合在不同地区医疗机构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