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实施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观察
2020-05-06刘慧
刘 慧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四川 广安 638000)
脊柱骨折是外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多以微创手术治疗,且疗效比较理想,但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可确保其临床效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康复护理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提升临床疗效。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实施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样本,样本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是65岁,最小年龄是 27岁,平均年龄是(46.98±10.42)岁;实验组患者当中,男13例,女17例,最大年龄是68岁,最小年龄是26岁,平均年龄是(46.14±10.51)岁。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0.05),能够开展此次研究。
1.2 方法
60例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手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防止感染。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护理,对患者的体位及营养等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此之上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1)术前: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阅读,诊察患者基础疾病及脊柱骨折情况,对其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患者是否有反常指标;与主治医生沟通,掌握术前治疗及手术方案,分析患者是否有术后并发症风险,制定适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对其病情予以监测,随时调整护理方案[1-2]。(2)术后:帮助患者选取低枕平卧位在硬板床上,防止压迫手术切口。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用手托住肩部和臀部,以便患者肩部、臀部及腰部可呈三点直线,在肩胛处防止枕头,叮嘱患者不可用力,下肢以屈膝位为主。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指数评估,依据患者情况,可使用口服止痛药、静脉输注、物理治疗等,以免疼痛出现。督促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术后引导患者作股四头肌与直腿抬高训练等;确保护理操作规范性,以免切口感染出现,可选用气波压力治疗仪,依据病情选择治疗模式,初始压力为100 mmHg,依据患者舒适度,逐步调整压力值,每次半小时,每天1到2次,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也可采用射频治疗,推进伤口愈合速度,以便早日康复;引导患者以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为主,同时增加饮水量及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提升抗病能力;定时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推进胃肠排气,以免便秘;(3)心理干预:术后对患者实行全程化心理干预,不断鼓励与安慰患者,使其获取情感支持[3]。
1.3 指标观察
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式
以SPSS25.0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差异检验为x2,当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 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n,%)
3 讨论
近些年,接受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逐步增多,患者术后易出现机体相关功能障碍及剧烈疼痛等状况,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故而探寻一种适宜的护理干预方式,对脊柱骨折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临床护理与医疗技术发展中诞生的新外科护理形式,通过科学化、个性化的护理配合,实现提升患者康复效率的目的。通过术前疼痛评估,对患者采取适宜止痛方式,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不适感;早期运动训练可推进患者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提升身体抗病能力,以便早日康复;确保相关操作的规范性及物理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切口感染出现,对患者使用气压治疗,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饮食指导能够推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减少住院时间[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上,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