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理论和实践探究

2020-05-05深圳市育才中学荆文华

师道(教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表现型基因型主体

文/深圳市育才中学 荆文华

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基础和统帅,教师只有转变了教学理念,才会在实践中自觉地实行。

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还需要从理论上说服教师,探索可行性强的教学实践方式。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基础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基础

1.生物学的表现型理论

生物学认为,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型是内在因素,环境是外在因素,基因型决定表现型。在教学关系中,学生提供基因型,教师的教学相当于学生的外界环境,学生学习效果就是表现型。即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由学生自身决定的。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内在因素。

2.信息传递环节理论

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息源、传播途径、信息接收者。信息源发出信息后,真正决定信息传递是否成立及传递效果的是信息接收者。如“萤火虫发光”现象传递的是物理信息还是行为信息,取决于接收者(异性萤火虫)接收到的是光的信息,从而决定其传递的是物理信息。信息源教师讲课时,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学生如果在睡觉,根本没有接收到任何信息,这样信息传递就不成立;有的学生可能接收到了教师的相貌(视觉信息);有的学生可能觉得老师的声音很好听(听觉信息);有的学生接收到的是教师讲授的内容信息等。所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3.中国古代哲学理论

庄子和惠子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庄子说 :“鱼乐也。”惠子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 :“子非予,安知予不知鱼之乐?”由此思辩中,可知每个人的真实感受只有自己才清楚,即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才清楚,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二)“教师为主导”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关系中,教师的“导”也很重要,起着关键的作用。

1.生物学的表现型理论

生物学的表现型理论指出,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表达不同。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如何施加影响,将主导着学生天赋的发展,所以教师的导极为重要。

2.信息传递环节理论

在信息传递的三个基本环节里,教师作为信息源,发布何种信息,对于学生的接收加工,极为重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每个学生的特性不同。如人接收信息的类型有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等;依赖的信息来源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有的人理性较强,有的人理性较弱;有的人容易冲动,有的人比较沉着等。教师传播信息的方式不同,这些学生接收信息的效果会大不相同。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探索

(一)思想上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了解学情及时反馈

在教学中,有时教师认为学生会了,这是教师的估计,其实学生的程度未必像教师想象的那样。所以教师思想上要有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避免主观臆断。一定要在了解学生身体、心理、基础等学情后,再确定教学策略。要通过与学生交流、改作业、考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情后,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如考试就是必需的,考试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使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薄弱点有效教学,考试成绩的反馈,又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动机

季苹教授将增进理解力的知识分为四个层面: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其中价值性知识最为重要。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生活,会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2.注重学科的逻辑美,激发学习动机

各学科都充满了逻辑之美。以生物学为例 :“抗利尿激素是‘增压素’还是‘减压素’”的问题,可以根据其“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推导出增加血压的作用。举一反三,使学生享受推理、思辩的乐趣。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生物学上经常有判断某物质变多或变少的练习,如温室效应的原因、C3、C5、血糖等含量如何变化等习题,其思路就是要考虑有关物质的来源和去向两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3.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晕轮效应”,只有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了信任的感情基础,学生才会更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告知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告知学习金字塔原理(见下图),引导学生营造良好氛围

该原理使学生乐于讨论、实践,尤其乐于给别的学生当小先生,从而在学生中营造互帮互学的氛围,实现多赢的局面。

2.告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配合教师

告知学生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会与不会是他们个人的事情,人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在做中培养起来的。这样教师就可以适当采用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写、自己出题考试等教学方式,获得学生的理解。

如有时候可以发下评分标准后,让学生互评试卷,学生在评卷中会讨论评分标准,最后学生会得出“标准答案最好”的结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加明确。学生自主改、评讲试卷有以下优点:①改卷效率高,并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②使学生了解评分标准的由来;③讲解的学生锻炼了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④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相互关系更加融洽。

3.告知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原理,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本

首因效应指学生第一次做错的题,如果不加以强化,以后遇见时还会做错。如果建立了错题本,一周后、一月后等重复强化该题错误的原因,根据近因效应,学生就彻底掌握了正确的解法,摒弃了原有的错误概念。

4.告知长期记忆原理,引导学生多次“重复”学习

根据生物学上的“短期记忆加以重复才能变成长期记忆”原理,告知学生不要存有“从不努力,就能轻松成功”的幻想。必须多次重复才可能记住基础知识,这是人的生理学特性。只有记住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理解、应用该知识。使学生明白预习、上课、看书、做作业、反馈作业情况、错题本等学习程序的科学性,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

(四)改变观念,探索教师的教学方式

1.利用翻转课堂,越重要的事情越要交给学生做

教师要信任学生,学生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要相信学生能学会做。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要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尽量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尽量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甚至可以让学生们备课、上课,评课,合理运用翻转课堂,给学生机会,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2.培养问题意识,营造学生敢于提问及回答的学习氛围,运用问题导学,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批判、质疑、实践、创新的高阶思维,就要营造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回答的学习氛围。教师不要害怕学生问问题,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有问题生成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以问题为突破口,有助于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层次化;用问题引导学生,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3.重视概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现在高考导向是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建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掌握重要概念。

猜你喜欢

表现型基因型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相关变式题型解析
浅谈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