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胆盐水解酶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酶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2020-05-04刘孝芳迟珺曦雷文平刘成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水解酶胆盐甘氨酸

刘孝芳,迟珺曦,雷文平,2,刘成国,2*

1(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2(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410128)

在日常膳食中,人们会因过量摄入食物而导致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异常,进而增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1]。乳酸菌具有降胆固醇的功能特性[2-4],其中乳酸菌所产的胆盐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 BSH)在降解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BSH能水解胃肠道中的结合态胆盐(甘氨胆酸盐),将其转变成氨基酸和游离态胆酸,游离态胆酸能与胆固醇共同沉淀,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6]。此现象亦称“共沉淀现象”[7],是目前较认可的降解机制[8-9]。

本试验对产BSH的乳酸菌进行筛选与鉴定,以BSH酶解甘胆酸钠后的甘氨酸生成量作为BSH活性判定指标,旨在研究产BSH的乳酸菌在不同条件下产BSH酶的活性及氨基酸生成量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优化BSH水解反应条件和深入探讨乳酸菌降解胆固醇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鲜牛奶,湖南省畜牧场牛奶贮藏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WCFS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实验室提供。

1.1.1 试剂

MRS肉汤固(液)体培养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胆酸钠,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甘胆酸钠,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脱脂奶粉,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CaCO3、NaOH、HCl、NaCl、葡萄糖、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甘油、茚三酮、乙醇、甘氨酸、三氯乙酸(分析纯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革兰氏染色液,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茚三酮显色液:12.5 mL 10 g/L茚三酮柠檬酸溶液(称取0.5 g茚三酮溶解于50 mL pH 5 0.5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中)+32.5 mL体积分数30%甘油+5 mL 0.5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

1.2 仪器与设备

HX-20G恒温金属浴锅,上海泸析实业有限公司;HH-601超级恒温水浴,常州市万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Bante920 pH计,上海般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XW-80A漩涡混匀仪,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1510全波长酶标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TG16-WS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BH-2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

取25 mL牛奶置于盛有225 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瓶中预置适量的无菌玻璃珠),充分混匀得10-1的样品匀液,再稀释成10-2、10-3、10-4的样品。分别吸取稀释液0.1 mL于含10 g/L CaCO3的MRS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涂布分离,37 ℃下培养24~48 h[10]。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可溶解CaCO3,在培养基上形成透明的溶钙圈[11],挑取有明显溶钙圈,且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的菌落,于MRS固体培养基上3代划线纯化后,编号并保存备用。

1.3.2 产胆盐水解酶菌株的筛选

依据乳酸菌降胆固醇的机理[7]:乳酸菌产生的BSH使胆盐共轭活性增强,将结合态胆盐水解为游离态胆酸,游离态胆酸与胆固醇共同沉淀。若菌株能够产BSH,则菌落在含胆盐培养基中形成乳白色沉淀圈。

将分离纯化得到的乳酸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活化2代,参照王玉文等[12]的牛津杯法将菌悬液接种至含3 g/L牛磺胆盐的MRS固体培养基上,接种量为0.15 mL,37 ℃培养72 h后,观察菌落周围是否出现乳白色沉淀圈。挑取沉淀,于蒸馏水中完全溶解,旋涡振荡后滴加茚三酮显色液,溶液变蓝紫色则初步确认存在胆盐水解酶[13]。

植物乳杆菌WCFS1含4个胆盐水解酶活性基因[14],具有高胆盐水解酶活性,因此以WCFS1作为阳性对照菌株,在筛选及不同条件下BSH的活性测定的试验中作参比对照。

1.3.3 菌株N1、N12的细胞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对N1和N12进行革兰氏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参照吴诗敏等[15]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将液体培养基中的菌株纯化得到PCR产物,随即送至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

1.3.4 不同条件下胆盐水解酶的活性测定

BSH是一类由肠道微生物合成的胞内酶,能水解结合型胆盐从而增强菌体对胆盐毒性的抵御能力,延长菌体在肠道中的生存时间[16]。BSH特异性识别底物甘胆酸钠,将其水解生成甘氨酸,试验中以测定甘氨酸的生成量为判定BSH水解活性的指标。甘氨酸与茚三酮作用生成蓝紫色物质[17],记录其在570 nm处的吸光值。

1.3.4.1 酶活力的测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参照姜金康[18]测定酶活力的部分方法作修改。将培养24 h的发酵液、空白组加入体积分数15%三氯乙酸,添加量为体积分数为30%,混匀静置15 min,8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1 mL上清液,加入0.5 mL茚三酮显色液,旋涡振荡,密封沸水浴15 min,迅速冰浴3 min,再加入0.5 mL体积分数95%的乙醇,混匀静置5 min后测定在570 nm处的吸光度。

配制1 mmol/L甘氨酸标准溶液,准确吸取上述溶液0、200、400、600、800、1 000 μL至离心管中,用蒸馏水补足体积为1 mL,再分别加入0.5 mL显色液,旋涡振荡后密封沸水浴15 min,迅速冰浴冷却3 min,加入0.5 mL体积分数95%的乙醇混匀,静置5 min,在570 nm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甘氨酸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3.4.2 pH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制备7组不同pH的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12%脱脂牛奶),用1 mol/L HCl和1 mol/L NaOH将每组培养基pH调节至1.0、3.0、5.0、7.0、9.0、11.0、13.0,N1、N12、WCFS1活化2代后,以10%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的活性。

1.3.4.3 紫外照射时间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N1、N12、WCFS1活化2代后,以10%接种于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体积分数12%脱脂牛奶)中,并分为7组。紫外光(30 W)照射上述培养基0、5、10、15、20、25、30 min,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活性。

1.3.4.4 温度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活化2代后的N1、N12、WCFS1以10%接种于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12%脱脂牛奶)中,制备5组实验组于26、37、48、59、70℃下处理30 min,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活性。

1.3.4.5 糖浓度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制备7组不同葡萄糖浓度的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12%脱脂牛奶),葡萄糖添加量为:1%、5%、10%、15%、20%、25%、30%。N1、N12、WCFS1活化2代后,以10%接种于以上7组中。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活性。

1.3.4.6 盐浓度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制备7组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12%脱脂牛奶),NaCl添加量为:1%、4%、7%、10%、13%、16%、19%,N1、N12、WCFS1活化2代后,以10%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活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酸菌分离与纯化的结果

从湖南省畜牧场牛奶中分离得到27株乳酸菌,分离纯化后按照挑选顺序编号为N1~N27,用40%甘油于-20 ℃冷冻保藏。

2.2 产胆盐水解酶菌株的筛选

27株乳酸菌中仅有2株产BSH,为菌株N1和N12。图1是3株菌(包含阳性对照菌WCFS1)在含牛磺胆盐的培养基上呈现的乳白色沉淀圈,且3株菌刮下的沉淀溶于蒸馏水后滴加茚三酮显色剂,均呈蓝紫色。

图1 沉淀圈现象

2.3 菌株N1、N12的细胞形态观察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由图2可知,菌株N1、N12细胞均成杆状或圆柱形,菌体有平直状、弯曲状,细胞两端呈弧状,单生、成对、成链排列,无芽孢,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阳性。因此,初步判定2株菌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图2 菌株N1和N12的细胞形态

经测序获得菌株N1、N12的16S rRNA 基因序列,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1 449、1 437 bp。测序结果通过BLAST序列对比后,构建菌种系统发育树,如图3所示。N1、N12与L.plantarumMG5204、L.plantarumTSGB1272聚于一支。因此,菌株N1和N12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结合菌株细胞形态的观察而进一步确认2株菌均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

图3 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菌株N1和N12的系统发育树

2.4 不同条件下胆盐水解酶的活性测定

2.4.1 甘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甘氨酸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方程为y=2.685 5x-0.497 5,R2=0.999 2,其中x代表甘氨酸浓度,y代表在570 nm下的吸光值。

2.4.2 pH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为了探究pH对BSH活性影响,本试验对N1和N12的BSH酶解后的生成物含量(甘氨酸)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株菌(N1、N12和WCFS1)培养上清液中的甘氨酸含量随着pH值的上升,先增加后减少,则胆盐水解酶的活性随pH值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N1、N12和WCFS1的酶活性变化趋势符合,均在pH为7.0时,其酶活性最强,当pH超过7.0时,酶活性受到抑制作用。同时,pH对胆盐水解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分析以上现象,在培养环境过酸、过碱时,会导致BSH化学变性而引起空间结构的改变,可能影响与底物结合的活性位点,导致水解效率降低。

2.4.3 紫外照射时间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菌株经不同紫外照射时间处理后的BSH活性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

图5 紫外照射时间对酶活性影响

紫外照射时间与上清液甘氨酸浓度不成线性关系,随时间的延长,甘氨酸浓度波动无规律。N12与WCFS1经一定时间的紫外照射后,其水解生成的甘氨酸浓度较低,均低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N1的甘氨酸生成量,因此猜测N1菌株对紫外的耐性比N12、WCFS1强。由此现象可知,3株菌在紫外照射30 min内,其酶活性紊乱不定,水解生成的甘氨酸浓度呈波动变化,无法判断此条件对酶活力是否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2.4.4 温度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菌株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BSH活性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

图6 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N1、N12和WCFS1的酶活性随短时温度处理的度数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3株菌均在59 ℃下处理30 min后,其水解生成的甘氨酸浓度最大,胆盐水解酶活性最强,耐热性能良好,但在70 ℃下处理30 min后,菌种几乎失活无法经过后期培养产生胆盐水解酶,且结果显示温度处理对胆盐水解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此项试验意在探究短时温度处理能否起到激活酶活性的作用,分析此现象,菌种均在试验温度下处理30 min后于37 ℃培养24 h,并未在试验温度下直接培养24 h,因此猜测酶的空间结构并未全部破坏,短时间的高热处理,甚至可能使酶在保证原有活性的基础上暴露更多的酶活性位点,以提高酶水解能力。

2.4.5 葡萄糖浓度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菌株在不同糖浓度环境下培养后,其BSH活性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

图7 葡萄糖添加量对酶活性影响

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重要碳源,碳源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与代谢及水解酶的合成与作用。添加量过少,菌体生长缓慢导致水解酶合成量受限,添加量过多产生阻遏作用,抑制水解酶的合成。结果显示,随葡萄糖浓度的逐增,3株菌生成的甘氨酸先增后减,N12在葡萄糖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时,酶活性已达峰值,而N1与WCFS1峰值在浓度增至10%才出现峰值,N12糖浓度的耐受力弱于N1。当浓度由10%增至15%时,酶活性骤减,此后再增大糖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甚微。根据统计,糖添加量对BSH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葡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在5~10%范围内,BSH持有较高酶活力。

2.4.6 NaCl浓度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菌株在不同盐浓度环境下培养后,其BSH活性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

图8 NaCl添加量对酶活性影响

NaCl可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下菌株正常生长,高渗环境下菌株失水抑制其生长。结果显示,甘氨酸浓度随NaCl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N12在NaCl质量分数为4%时,酶活力最强,此后活力骤减再趋于平稳,N1的耐盐能力强于N12,当质量分数增至7%时,酶活力最强,NaCl质量在7%~13%,酶活性骤减。根据统计,盐添加量对BSH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从生鲜牛奶中共计分离乳酸菌27株,其中产胆盐水解酶的乳酸菌共计2株,分别为N1、N12。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N1与N12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a)。N1、N12与植物乳杆菌Lp529[18]的BSH活性相比,后者较强,但N1、N12的BSH活性又强于植物乳杆菌KLDS6.0330[19]。

根据单因素多水平试验,0~30 min的紫外照射处理对BSH活性影响甚微,不构成变化规律。但pH、温度、糖盐添加量对BSH活性有极显著影响,从而确定了N1、N12保持BSH高活性的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59 ℃。其中N1的最适糖添加量为10%,最适盐添加量7%。N12对糖、盐的耐受力不及N1,其最适糖质量百分数为5%,最适盐质量百分数为4%。这与李婷婷等[20]研究的屎肠球菌90-1的胆盐水解酶的最适反应温度(37 ℃)与最适反应pH(6.0)均不一致,可能因为李婷婷的试验中仅仅在单因素条件下处理30 min,并未继续培养24 h,导致出现的菌种水解活性差异性较大,以及菌种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结果不同。惠明等[21]研究发现BSH活性与还原糖的消耗速率有关,酶活性与消耗速率呈正相关,因此本试验中确定了菌株N1、N12最适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要将此类乳酸菌开发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并发挥良好降解胆固醇能力,食盐乃为食品工艺中最重要的调味品,其添加量过大对乳酸菌的抑制明显[22],添加量过小影响食品风味与质构,因此确定了N1、N12的最佳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后续的投入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不同的培养条件对乳酸菌降解胆固醇的效率影响显著[23],对菌株N1和N12的培养条件等进行深入研究,为2株菌后续应用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水解酶胆盐甘氨酸
LiaX 家族表面蛋白LPL9_0968 在副干酪乳杆菌L9 胆盐胁迫应激中的作用
胆盐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的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红外光谱分析甘氨酸分子结构及热变性
提高乳酸菌耐胆盐能力的研究
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的多重有益效应(综述)(续1)
基于主成分分析优化参数预测水解酶的亚类
基于生物加工的PET功能修饰的进展
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条件的研究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及其在清洗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