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2020-05-03吴倩许彩玲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策略行政事业单位

吴倩 许彩玲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事务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对社会事务进行相应的规划和监督,强化内部控制有利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规范有序开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内部控制成效的发挥。本文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策略

基金项目: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2019KRW19。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薄弱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于内部控制的合理认识,存在内控意识薄弱的问题,没有在单位内部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也没有配备专门的内控管理人员,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完善性。另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理论支撑,单位内部人员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在自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专业指导欠缺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其作用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二)内控环境欠缺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而当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并不能为内控体系的建设提供便利,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薄弱的内控意识以及不清晰的内控组织结构、不明确的部门权责划分,都给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带来了阻碍。在不协调的内部控制环境中,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执行力较差,工作效率较低,系统缺乏完善性,容易引发违规违纪、贪污腐败等问题。

(三)内控制度不全

一是财政经费支出控制不当,经费的使用和报销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少数单位存在专项经费存在挪用问题,资金管理相对混乱,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基本业务管理脱节,缺乏对于票据的有效管控,也没有能够设置有效的票据抽查制度,在票据无法及时入账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部门内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三是预算管理制度薄弱,预算编制计划性不足,影响了资金的预算控制力。这些问题都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四)内控人才不足

内控体系建设内容十分繁琐,专业性较强,需要就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流程梳理和风险识别,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推动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对于工作人員的专业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作为内部控制主力军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对于内控体系建设也是一知半解,导致内控体系建设的成效无法达到预期。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策略

(一)强化内控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对自身的观念和认识进行更新,改变陈旧的工作方式,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管理层和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进行强化,确保其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升内控管理的针对性。领导干部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在单位内部做好内部控制的宣传工作,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同时也应该将内控体系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将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职能切实发挥出来。

(二)优化内控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性和全过程的活动,要求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按照相应的内部控制规范来实施各项经济活动,确保内部控制能够贯穿到行政事务以及事业活动的全过程,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具体来讲,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内控机构,对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进行明确,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工作,确保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能够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一步细化岗位责任,及时找出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使得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序执行;其次,财务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认真执行内控规范,将内控制度贯穿到日常业务中,履行授权审批手续;然后,应该对内控考评制度进行完善,制定出具备良好可行性的奖惩制度,将内部控制考评工作贯穿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在单位内部形成“人人知晓内部控制,个个参与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内控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内部控制规范性的重要前提,也是强化内部控制的核心所在。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应该依照内部控制规范等,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作出合理规划,就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明确,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实现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提升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4]。同时,应该建立起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岗位的责任制度,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力,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应该对各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进行明确,做好经费审核审批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对主要业务进行审核、记录和检查,履行授权审批手续,要求经办人员能够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业务的办理,将授权审批、业务经办、财务审核、财务核算等相互分离,形成不同岗位之间相互牵制的内控机制。另外,应该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完善,借助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找出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防范徇私舞弊与贪污腐败行为,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四)增加人才储备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初期,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助外部专业人员的力量来加快建设的速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为后续内控体系建设储备专业人才。外部专业人员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指导和督促方面,内控体系建设的主体依然应该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考虑到内控体系建设本身的长期性,其具备动态化特征,虽然可以通过外部专业人员介入的方式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其始终属于权宜之计,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对单位内部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储备,确定好最佳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储备规模,以此来实现内部控制建设的持续化和常态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顺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做好改革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强化内控意识、优化内控环境、完善内控制度、增加人才储备等措施,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单位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进行强化,切实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雪玲.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9,(21):78.

[2]许智平.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28):240-241.

[3]腾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架构完善思考[J].纳税,2019,13(02):268,271.

[4]刘耀芳.完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几点思考[J].经贸实践,2018,(23):224-225.

[5]许保英.构建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路探究[J].财会学习,2018,(18):243-244.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策略行政事业单位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完善策略研究
探究现代管理环境下房地产公司会计管理完善策略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