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思考
2020-05-03许文英
【摘 要】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进行思考,分析新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从应对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在需要等方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新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路径:结合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找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切入点;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时代,真正实现与时俱进的目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创新和丰富载体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关键词】新媒体;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C-0149-02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人口众多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贵州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参与者、实现贵州后发赶超的实践者、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承担者,其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在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新变化,呈现新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创新要求。本文试对新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进行思考。
一、新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一)新媒体的含义及主要特征。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媒体形态,它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最大的新媒体主要有两类:一是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载体的新媒体,简称网络媒体,如门户网站、博客、网络论坛、QQ等;二是以手机为连接终端的新媒体,简称手机媒体,如手机短信、手机电视、手机微信等。新媒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全时全域性。全时性是指传播的信息可以随时发布。全域性是指信息的传播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以接受和发布信息。比如,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时政新闻、教育政策、就业形势等,大大增加了教育的时效性。第二,灵活多样性。多样性是指传播的信息不仅仅包括文字、图片,还有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而且传播的渠道多样化,不单是报纸、电视,还包括电脑、手机、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灵活性是指新媒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第三,交互性。传统传媒载体主要是单向地传递信息,互动性较弱,无法实现思想的双向互动和相互交流,而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播和交流互动,无论认识与否,都能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和主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所实施的各种活动和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特征有:第一,种类多样。包括课程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大众传播载体、文化载体等静态或动态的载体。第二,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了增强思政教育成效,以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为基础,分析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积极探索新颖丰富的教育教学形式,以此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当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普遍使用,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始努力寻找利用功能多样的手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效果显著。每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都凝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都经历了教学的艰苦探索和经验的总结升华,都意味着教学成果得到认可和接受,其实效性得到充分保证。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是应对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特点及工作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受到了深刻影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吸引力逐步弱化,难以满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所以,在信息爆炸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需要创新,不仅要在方式方法上推陈出新,同时在数量上也要不断日积月累。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种类各异的载体,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满足大学生的时代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求。人的思想意识是最复杂和难以琢磨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研究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因而人们需要对此进行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发现其内在联系及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较单一,内容单调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结合大学生特点,深入分析和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思考如何充分运用这些新兴载体,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使学习真正内化于心,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在需要。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已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需求,对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逐渐增多。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更加迫切渴望增长自身见识、拓宽知识结构、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开阔认知眼界,他们更为认可和喜欢直观的、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因此,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传递新颖、丰富、健康、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五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新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路径
(一)结合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找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切入点。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推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意识产生了强烈冲击,他们由于独有的民族文化、独特的生活环境、独具的发展条件,在社会心态、竞争意识、学习动机、意志品质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不及时引导,必将影响贵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依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特别是思想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充分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一大批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民族人才,推动贵州的跨越发展和繁荣稳定。
(二)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时代,真正实现与时俱进的目标。落后的观念,是导致部分高校没有及时丰富和创新教育载体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第一,学校设计安排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陈旧过时,缺乏新鲜感。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方式落后古板,形式单一,学生不感兴趣。第三,社会实践载体利用率较低,学生参与参加社会实践课的机会较少。第四,关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认识有所了解,但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创新载体,如何将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重视不够。因此,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运用新媒体的强大功能,积极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现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体如下:
第一,正确利用网络载体。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以网络为媒介,通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健康上网。例如,建立健康向上的网络学习平台,合理利用微信公众号、信息网络平台等新媒体,积极传播绿色文明信息,建立校园网络科学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内容监督监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及时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排解思想困惑,避免走入思想误区。
第二,灵活运用手机载体。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应用,手机功能的丰富,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之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手机这个载体,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主动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解决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加强心理疏导,同时,强化引导功能,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手机,提高学习效能。比如,创新课堂教学载体,探索课堂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用手机有关APP加强学习,例如学习通、蓝墨云等能够使“我的课”变成“我们的课,我和学生的课”,讲道理不再是我说你听,懂道理还需亲自躬行,逐渐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抵触心理,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主性,通过互加好友的方式,互相监督、共同学习。
第三,高度重视校园文化载体。校园文化,是指导高校大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群体文化。重视校园文化教育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校园优良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实现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觉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月、民族风情周等校园活动,大学生可以增进对本民族的认知,同时了解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情,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国家认同感,从而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情编写组.贵州省情教程(第5版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陈刚,等.广告与新媒体[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刘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2
[4]王利捷.新时期我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新媒体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创新研究”(2018S2K30)
【作者简介】许文英(1982— ),湖南長沙人,硕士,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