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0-05-03景凌凌

青年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教育高职院校

景凌凌

摘 要:当前,积极培养高端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定位目标和宗旨。但是这些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在法律方面的素养还有待提升。当前,无论是哪一种人才都应该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法律的有效性教育一旦缺失,学生的法治教育势必要出现问题。因此,本文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

一、引言

人们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很经典地描述了我国古代大家庭管理一个家族坚持原则和规矩的重要性。同样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也需要完善、科学的法治来完成社会的治理任务。只有在每一位公民的头上都戴紧法律的紧箍咒,只要公民不遵纪守法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就必须因为犯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每一位公民要想在生活中获得稳定、安全的环境,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时刻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只有深刻了解法律的底线才能坚决避免触碰法律的警戒线。因此,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教学一定需要确定法律教育始终具备较高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在全面推进公民的法律素养进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无法清晰、科学地掌握法律知识框架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掌握的法律意识并没有形成结构完整的框架,只是掌握了一些零碎的法律知识。要想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要积极帮助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从当前高职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大学生自身掌握的法律知识都呈现出碎片化、零星化的特点,由于大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不成系统,因此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触犯法律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遇到侵权等法律问题很多大学生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而是选择了忍气吞声纵容了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所以只有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缺少学习法律的动力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持续上升导致很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也逐渐提高了用人標准和要求。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仍然把学习重心安排在专业技能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储备中,但是在法律知识的储备方面却显得十分欠缺。这导致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没有办法运用法律的力量来有效规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风险和危险。只有高职院校的学生充分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并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提升主动投身法律学习的能动性。

(三)当前高职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学中,主要依靠法律等相关课程的教育和教学来增加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概率,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依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这种单一的法律知识途径下,学生获取的法律知识一定会变得十分有限。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涵盖较为广泛的法律知识和基础,已经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中安排了大量的课时,但是教师在具体的课程教授中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耽误了课程,因此在相关的课程中便无法顺利获取法律知识。这种单一的法律知识获取途径无法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动力。

三、造成当前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较弱的原因

当前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较弱的原因为社会不良影响,不良的社会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复杂的网络环境。经过中国互联网管理中心的调查发现,随着网络以及移动客户端的普及率持续提升,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更感到好奇,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更容易受到诱惑和欺骗。另一方面,当前司法公正权威性受到较大的影响。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但也不乏很多地方司法机关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不顾法律的权威,出现权大于法的情况,使得公民的合法权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维护。这些事件通过网络的传播也会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带来正确价值观的冲击。

四、关于法治教育的功能分析

(一)保护功能

在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法治教育的进程中,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能够养成批判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及能力,学生通过法律的学习和学习后的反馈及思考,能够针对很多事件展开自由、公平和公正等信念的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一旦遇到相应的问题,便可以积极使用法律的思维、走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二)规制功能

在法律教育的开展中,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能够明确自身应该履行的各项法律义务和权利,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来调整自身的行为,使学生自身的行为始终合乎法律规范的要求,最终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只有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才能帮助学生做好运用法律手段面对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准备。

五、当前在高职院校积极创新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将法治教育主题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践行法律意识就需要学校积极开展相关主题的课外活动。与成年人的思想意识相比,高职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还处在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只有经过不断开展与法律教育主题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熏陶和教育才能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心里产生正确的法治价值观。

(二)法治专题教育和学科教育相互渗透与融合

不同的法治教育活动会产生不同的法治教育效果。经过分析发现,不同的法治教育活动产生的效果差距原因在于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很多学校能够开展的法治主题教育活动数量较少。即使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法治教育活动,但是未充分的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未积极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法律问题,导致法治教育的效果和作用较差。在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专题法治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要积极提升法治专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将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以及社会实践等全方位的内容都积极纳入法治专题教育之中。此外,在专题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中,还可以采用交流的方式将活动与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学科教育相联系,不断丰富法治教育的内容,逐渐提升法治专题教育目的的明确性和针对性,从而能够从多个层次更好地展开法治教育活动。

(三)积极加强高职院校法治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要想让高职院校获得更好的法治教育效果,就需要持续加强法治教育活动的展开力度,然而只有高水平的法治教师队伍才能更加出色的完成任务。但是从当前已经开展法治教育的高职院校来看,能够拥有较强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高职院校少之又少。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加大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积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同时针对现有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展开专业的和定期的培训,最终有效地提升法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法律知识水平。

六、结语

在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向高职院校的学生积极传递有用的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标准法律程序、正确的法治价值观和法律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有效提升法治意识,遇到问题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在法治教育实践中真正做一个合法、用法、懂法和知法的公民,最终有效推进我国的全面依法治国事业。

参考文献:

[1]张洋.依法治国视域下体育院校法治教育的变革路径重构[J].法制博览,2019(27):103-104.

[2]周宁,李子牛,唐黄胤.大学生“知情意行”四维法治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科技资讯,2019(26):187-188.

[3]郑岚.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19(39):15,17.

[4]卢野,彭钟敏.全面依法治国与高校思修课改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的融入为视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3-19.

[5]王嘉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52):249-250.

[6]王国秘.民族地区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教育高职院校
基层检察院规范司法行为的实现路径
领导干部为官做事为什么要紧握法律戒尺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亟待编纂一部21世纪的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