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探究
2020-05-03崔运生王卫民
崔运生 王卫民
摘 要: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前期,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兵器的改进、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人们对战争及其他军事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军事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又反过来对军事实践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探究
远古时代,生息繁衍于世界各地的众多氏族群体,对军事问题普遍处于蒙昧状态,往往把战争发生及胜负的原因归结为“天意”“神旨”等。我国历史上传说的黄帝、炎帝和蚩尤之间的战争,以及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关于“秩序”之神战胜“混沌”之魔的传说,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战争日益频繁,目的性更加明确,并逐渐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使人类对战争和国防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向客观实际靠近,一些军事思想概念和范畴开始产生。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孕育和逐步产生时期
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771年,夏、商、西周三个奴隶制王朝相继更替,在统治者相互攻伐、抵御外族侵扰和镇压奴隶反抗的战争中,古代军事思想初步产生,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夏朝的战争开始使用青铜兵器和战车,但以木、石兵器为主,基本上是步兵作战。夏商之间的鸣条之战和商周牧野之战,已注意讲究军事谋略运用。商代和西周的战争以使用青铜器为主,车战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这时的军事思想包含着许多对军事活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如强调作战规律的灵活性,主张因敌、因地、因势而战,即根据敌情、地形和战场态势采取适当的作战方法等。这一时期的军事谋略思想以及战争情况在《尚书》《周礼》《易经》《诗经》中都有记载。例如,《易经》的卦辞和爻辞中就有一些反映商、周之际谋略思想的内容。
西周时期军事思想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西周开国功臣吕望在灭商战争中辅佐周文王、周武王设计用谋,乘虚捣隙,被尊为谋略之学的鼻祖;二是《周礼》详细记载了西周军事制度和军事职官,为后世军事制度和职官的设置提供了范本;三是以重礼信、轻诡诈为主旨的“司马法”的形成。它既是西周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见诸记载的较为系统的官方军事学说。
在国防和建军方面,以春秋时管仲为代表的富国强兵思想,及其“作内政而寓军令”的寓兵于民的政策和兵役制度;《左传》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论述,都表现了对国防和战备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古代治军理论非常重视将帅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将帅不仅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还是“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并规定了选将的具体标准。《三略》认为一个良将必须具备十二能:“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在军队建设上主张精兵主义。古人认为“简募良材”“料人”“练锐”。兵贵精不贵多成为历代的传统思想。对军队教育、训练,吴起说:“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把教育训练放到首要地位;《兵略丛言提纲》强调“不教则不明,不练则不习”,要从实战出发训练;在训练方法上主张“教得其道”,以“练心”“练胆”“练艺”为内容,提高军队战斗力。对军队的管理要严格,赏罚分明。在战争事件中,古人总结制定了寓兵于农,国富兵强,屯田之法等政策,提出补给的原则方法。中国古代最早的文献汇编《尚书》和诗歌总集《诗经》记述了夏、商、周三代一些軍事理论片段和零星的谋略思想及战争情况。专门研究军事的著作《军政》和《军志》,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动荡和变革之中,争霸、兼并、统一的战争频繁发生,古代军事思想趋于成熟。这个时期,铁制兵器逐步成为主战兵器,军队的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步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骑兵在中原地区也成为重要的作战力量;战争规模扩大,作战方式增多,战略战术有了新的发展,战争指导更加注重军事与政治、外交相结合的谋略运用。吴楚柏举之战、齐鲁长勺之战、齐魏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等770多场战争,丰富的军事实践,使人们对战争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产生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一大批优秀军事理论著作。
孙武是中国先秦时期军事理论家的杰出代表,其著作《孙子》代表了世界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这部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战略的高度,围绕着战争准备和实施两个不同阶段,运用五行相胜、阴阳相克的朴素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和定量分析、逻辑推演等方法,提出了“兵者诡道”“上兵伐谋”“兵闻拙速”“知彼知己”“以迂为直”“致人而不致于人”“造势任势”等一系列战略战术思想,提出了饥饱、劳逸、先后、众寡、主客、阴阳、奇正、分数等众多兵学范畴,构建起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体系,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孙子兵法》所确立的军事理论体系被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例如《吴子》对将帅所应具备修养的分析,《六韬》关于军队组织编制、将领选拔和步骑兵配合作战的论述,《孙膑兵法》对城垒攻防战法的说明,都进一步填补了以往兵学理论的空白。这些军事著作标志着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所阐述的许多观点,揭示了战争的基本规律,对当代军事活动仍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学术上“百家争鸣”,出现非兵家论兵,各派思想家、政治家对战争各抒己见。其中突出的是儒、墨、法、道四家。儒家的仁义为本,足食足兵和重视训练的思想;墨家的休养生息和注重武器与军事工程的主张;法家的讲耕战,重实力、权术和刑赏的观点;道家的慈故能勇、柔弱胜刚强、进道若退的辩证观点等都给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以深刻影响。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时期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两千多年间,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军事技术进步和军事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内容更加丰富并强调实用。
这个时期的战争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王朝更迭战争;二是割据与统一战争;三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四是农民战争;五是沿海抗倭战争。尽管有些王朝为防内乱,禁锢兵书,但频繁而又规模巨大的战争,促进了军事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军事思想逐步形成体系,并区分不同的专业学科。汉代任宏整理兵书,将其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大类,基本建立起包括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军事地理、军事科技等学科的军事学术体系。
北宋初起,火药、指南针等开始用于战争。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频繁的战争促进战略战术的发展。北宋前期,为教文臣武将熟悉军事,编纂出了中国第一部兵书汇编《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宋神宗元丰年间,又将《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汇编为《武经七书》,作为武学的必修课程。此书对宋以后军事学和战争实践都有较大影响。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共八十二篇(含续六十九篇),图九卷。《孙子兵法》被尊為“兵学经典”“世界第一兵书”,包含极其丰富的军事思想,代表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最高成就。《吴子兵法》为战国初期吴起所著,共四十八篇,是对《孙子兵法》的新发展。《司马法》为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的古司马法,共一百五十篇,今仅存五篇。《尉缭子》传说是战国时的尉缭所著,今二十四篇。《六韬》传说是周代吕尚(姜子牙)所作,现存六卷。《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宋代以后,撰写和汇编的兵书层出不穷,如《历代兵制》《百将录》《守城录》《筹海图集》《火龙神器阵法》等。一些有名的军事家如岳飞、成吉思汗等,虽然没有留下军事著作,但他们的作战经历和独到见解成为军事思想的补充。
元代末期,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协助朱元璋为创建明朝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措施和实施步骤。随着热兵器用于战场,也出现了与热兵器作战相适应的军事思想。例如,在作战方法上,出现了火力准备、火力突袭和拦阻射击等战法和灵活机动的疏开式战斗队形,军队指挥和军队训练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明代至前清,一方面出现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但纯防守作战的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带有强烈革新内容的军事思想,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就是这种革新思想的代表作。茅元仪编纂的军事百科全书性的著作《武备志》。但由于此时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外国也开始侵入中国,特别是清王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在军事上逐渐趋于保守落后,所以军事思想虽有某些个新思想提出,总的却趋于保守。
参考文献:
[1]朱梅生.军事思想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
[2]徐唯诚.大学军事教程[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