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2020-05-03李润哲

青年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李润哲

摘 要: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领域发展速度很快,因此对集成电路行业的产品需求量急速上涨。但是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难以在产量和质量上满足需求,国家应该采取措施来加快该产业的发展速度。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是促进该产业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正肩负着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重任,因此应该实施有效的培养策略,提高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的综合技能。本文就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些新兴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迎来了发展热潮,此时也加快了集成电路芯片行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我国家对集成电路市场的需求已经达到了全世界总量的一半居多,显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上的消费大国,其中主要是通信领域、计算机和消费电子对集成电路的需求量最大。虽然中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长,但是我们在集成电路的研究上还有待新突破,也就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市场需求,自主研发能力整体较弱。要想拥有更全面的集成电路研发技术,离不开培养相关行业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来弥补人才空缺,在集成电路研发上拥有更多话语权。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应该加大对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采取更为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为促进国家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基础。

二、树立全新的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不仅在技术上有更多的创新和收获,同时也提高了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促进社会发展而培养满足需求的专业实用型人才,尤其是在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如此短缺的情况下,高校更应该加快该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同时还要注意人才培育的质量。首先,高校应该树立起全新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观念,因为时代的发展让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在招聘市场上大多数企业对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招聘要求就是要有实践经历。集成电路设计的成功与否对后续的制造有重大影响,因此集成电路设计是不能出现差错的,集成电路专业的人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实践训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后才能更好地完成集成电路设计任务。但是现在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在走出校门之后发现自己掌握的都是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一些集成电路领域先进的国家中,对教育和科研的衔接处理得很好,制定了非常完善的教学、研究以及应用体系。近年来,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加大了对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力度,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且全面培养集成电路应用型人才,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应用密切联系起来,注重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它的应用价值等。所以,只要高校把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放在“应用型”这一观念上,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全力培养出专业综合素养高且职业道德良好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就能够在集成电路领域有更多突破性的成就。

三、制订科学、合理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示作用,让人才培养过程朝着理想的培养结果进行。尤其是对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工作来说,更应该提前制订好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明确方向。

(一)重视行业特征,拓宽学生专业面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无法满足当前与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应该重视对行业的特征研究,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侧重点。然后,高校再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多个方面为出发点制定更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法来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改变专业各个环节的设置,拓宽集成电路专业学生的专业面,提高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循打好基础、增强技能、重视实践的原则,把集成电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并在实践中熟练应用,更好地解决问题,进而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及未来社会对集成电路人才的能力要求。

(二)完善考评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完整的人才培养工作既包括日常的教学环节,还包括考评环节,在学生真正踏入社会之前,学校应该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评检测。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会涉及多个方面,因为设计是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中很重要的部分,假如把存在差錯的设计投入制造过程中,那么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学校要先行把关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用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进行检测,这样可以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完善的考评机制不能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对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各项表现进行点评,比如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经过全面检测就可以知道学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然后教师应该指导他们进行提高。待学生的各项能力整体上获得提升后,他们与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差距就缩小了很多。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专业素养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产生直接影响。集成电路专业也不例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这么严峻的情况下,更应该采取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水平。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潜能,在他们已经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再次进行增强,这对他们的后续学习很有帮助。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高效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措施来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以及教学能力。综合教学素养高的教师知道如何选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懂得遵守教学原则,依据集成电路专业的课程特点来探究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应该主动学习先进的产品技术,在课堂上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集成电路设计的学习需要依靠大量的真实案例学习来积累经验,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够接触到先进的集成电路技术,这样在丰富学生知识视野范围的同时也会让学生的求知欲更强。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启发,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培养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主动深入探究集成电路领域,对集成电路设计的学习也会有更多见解。

(二)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邁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此时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短缺成了限制该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更是稀有。因此在培养集成电路人才时应该注重采取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在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时才会有更多突破,解决难题的能力更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需要制订系统、合理的教学计划,先教导学生要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然后给学生提供课题研究项目,再分配给他们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一步步提高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得到激发;还要对他们的创新想法进行验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可以进行有目地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提升,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五、结语

我国对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却拥有很少的核心技术,必须采取措施来缓解这一难题。高校是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培养摇篮,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是否运用恰当,对人才培养质量来说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高校应该先树立全新的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然后再制订科学、合理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方案,最后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内在潜能。通过实施这些方法可以使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在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中还需要大量设计人才作为基础,因此高校还应该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来满足该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谢海情,唐立军,唐俊龙,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76-77.

[2]段智勇,弓巧侠,罗荣辉,等.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5):25-26.

[3]刘胜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2):143-145.

[4]卜丹,邱成军,窦雁巍.集成电路设计本科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10):31-32.

[5]孙玲.关于培养集成电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集成电路,2007(4):19-22.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