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智慧课堂 消学生心病
2020-05-03叶云秀
摘 要: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来源于教师和学生两大方面,教师应该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管理能力和教学方法入手,营造良好的课堂舆论氛围,基于学生生活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改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逐渐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学习心理障碍;改变教师;课堂舆论;取材生活;改变以“教为主”
现如今,英语学习是非常普遍且意义重大的一项活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经常听到学生说“我最讨厌上英语课了”“背英语单词是一件让我作呕的事”“看见英语老师就犯困”等诸如此类的话。这些话充分典型地表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害怕与厌恶学英语的情绪和心理障碍。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非常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近几年来,初中部英语考试的低分率都较高,一般达到20%左右。如何降低低分率,帮助更多同学提高英语成绩成了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我不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尝试中,我发现,一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思想出了问题,二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出了问题。
从教师这个角度看,由于教师面临着沉重的教学成绩压力、课堂管理方面的困难,师生之间缺少真正的情感交流,许多教师过分严肃,造成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紧张,使得学生上课时过分紧张,生怕回答错误时被老师严厉批评或指责,致使许多学生不敢大胆参与课堂互动,成为新时代的“哑巴英语学习者”。更糟糕的是教师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甚至用变相体罚,如长时间站立,放学后延长留校时间或加大作业量等,损坏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信心,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失去安全感,诱发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认为,要想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应该从改变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教育管理能力和教学方法入手,深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制约因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 营造良好的课堂舆论氛围
舆论伤害,就是由于在言语上的失当,给他人或集体造成的一种舆论上的“被冒犯感”。舆论伤害往往是从个体开始,但如果不加扼制,就会发生“群体性情绪”感染,导致不良的整体性舆论氛围。学生之间常常模仿同伴的错误和奇怪的发音或用错字来互相取笑、贬低对方。这种不良习惯和同学之间不尊重,容易诱发学生的自卑感和报复心理。受到嘲弄的学生很难再有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勇气。我目前所上两个班的实际情况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5班同学总能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对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人的发言不对或不准确时,他们会礼貌地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每次在5班上课,总是有许多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成绩差的同学也时常举手大胆参与。相反,在6班,起初有三四个同学对其他同学不完整、不正确的发言或者不准确发音总是发出“切~~”之类不屑一顾的声音,让发言的同学非常尴尬,有的甚至不愿意参与后来的课堂活动。入学一个月后,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除了几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不愿参与课堂活动了。一方面我找那幾个典型的同学谈话,告诉他们错在哪、应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同时还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同学,尤其是曾经被他们取笑过的同学。另一方面,我致力于在班级里树立正气,培养良好的正确的舆论氛围。班上有一位姓刘的同学,他平时话不多,英语基础也比较差,但学习态度良好。我特意上课经常让他发言并总是表扬他,即便他的发言不一定完整正确。对那几个依旧会取笑他人的同学,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他们,即使他们成绩优异也不例外。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刘同学的学习的积极性日益增长,其他几个程度中等且胆子大的同学也开始跃跃欲试,时不时地主动举手参与课堂活动。与此同时,我还与班主任联系,向她反映班级上课的情况,和她联手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舆论氛围。在坚持努力了一年后,班级英语学习的舆论氛围有了明显的好转,大部分同学开始主动参与课堂,成绩也开始逐步提升。教师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愉快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学生们放下紧张、畏缩、羞怯的心理,增强信心,勇于实践,最大限度地获得英语训练的机会和成效。
二、 课堂取材基于学生生活
俗话说“学以致用”,说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其实,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目前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方法还停留在“照本宣科”方式上,常常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大部分或全部用于中文解释语法结构及考查学生上,忽视英语教学需要创造听说的语言环境,学生需要适合他们的语言水平的听说读写机会。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厌烦心理也就意积愈重。要让同学们上课“有话可说”,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及学生的生活,智慧地把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聊自己的生活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如教学there be句型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可以看得到的教室和他们的家作为“聊”的对象,老师指着教室内的某个事物说一个例句,如指着全体同学说:“There are fifty-two students in our class/classroom.”然后让同学们仿照例子自由造句,同学们会争先恐后地说出:There are thirty boys in our class. There are two doors in our classroom. There are eight lights in our classroom.等等。在同学们造句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听他们的句子中是否有典型的或者普遍的错误,在学生们自由造句完成之后,把这些典型的错误或普遍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来讨论判断它们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在哪,通过接下来的讨论让同学们深层理解“there be”的用法。再比如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2 Section B,这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从1a开始上,那么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我从聊兴趣爱好入手(这时学生表现得比较感兴趣),谈到自己喜欢看电影并引出Harry Potter这部电影(此时学生开始有点骚动,甚至窃窃私语),最后我发表了自己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并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it?(这时学生们激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发表他们对这部电影或者这个故事的观点),在接下来的师生齐聊Harry Potter过程中,我引导同学们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把同学们用到的一些句型或词板书在黑板上,这样既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归纳做准备又可以帮助程度弱的同学学会使用那些词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生动具体、轻松愉快、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堂环境中,同学们“有话说”“我会说”“我敢说”,真正做到“愉快学习”,可谓是学习“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三、 改课堂“教为主”为“学为主”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引导下,许多学校发生了一些变化,让教育者的目光集中到课程内容的改变。但是,除了课程内容的改变,课堂教学的变化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许多学校的学习机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日常课堂存在的明显问题是:课堂上学生“学的活动”太少,许多应该学的内容没有学;教学过程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对话,而不是学生的自学、思考、探究。这种现象导致课堂上学生学不充分,只能在课外作业上用功,这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这种形式的课堂是以“教为主”课堂。在许多学校的课堂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要学的内容完全由教师说了算,课堂上的活动也由教师占据和把控,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处于“少动笔、少练习”的状态,只是听教师解读学习内容,偶尔应答一下教师的提问。“教为主”的课堂从教师备课开始就进入了这样一种状态:我怎样理解这篇课文,我怎样分析这篇课文,我怎样讲解这篇课文,我怎样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我怎样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等等。这种课堂完全是“我”字当头,以教师为中心,导致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单项预设并主观讲析、强势操纵的行为,无法成为学生自己的真实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以“学习活动的设计、展开与落实”为切入点和抓手——备课重点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行为是组织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配合教师的提问,课后反思是思考学习活动的实施效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流畅与否。总之,课堂教学要从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在这一年半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发现了三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一、 建立一个英语学习群。鼓励学生在学习群里发他们预习朗读单词和课文的语音,一来可以给更多同学朗读的机会:二来避免了一些同学因为害羞或怕被取笑而不敢读英语的问题;三来通过听同学们的语音,及时了解同学们预习中存在的困难,确定第二天上课学生们要学会“读什么”。二、 指导学生做单元知识归纳思维导图。把制作较好的思维导图投影给同学们看,大家一起讨论、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在归纳整理中同学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我根据同学们的需求进行讲解和补充,明确了课堂上我要“讲什么”,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和互助互学精神。三、 设置“整理答疑”课。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拿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们整理他们这一段时间内所做的练习,提出疑问或熟记典型例题,我负责个别指导答疑,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同学的疑难问题,并为下一阶段“教什么”“怎么教”做好准备。借助这些措施,学生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学习空间,能够获取更多他们想要的知识,在相當多情况下,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从而逐渐转变“教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的。我们老师需要长期坚持努力。课堂教学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只是有效消除学生心理制约因素的一部分,要想学生长期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一定要涉及作业布置、教学管理、课堂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推进。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继续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
叶云秀,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