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对上颌前牙缺失患者软组织美学效果的影响比较
2020-05-01朱艳艳刘红霞
朱艳艳,郭 威,刘红霞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河南 濮阳,457000)
种植义齿是牙齿缺失的常用修复方式,通过种植修复后不仅能保证牙齿正常使用功能,还可恢复正常形态,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患牙拔出时即刻植入种植体能相对减少缺牙部位软组织和牙槽骨的吸收,有效缩短患牙修复时间,但部分临床研究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即刻种植方式修复后的软组织美学效果不太理想[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对上颌前牙缺失患者软组织美学效果的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上颌前牙缺失修复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12例,女25例;年龄15-62岁,平均(30.65±2.68)岁;上颌侧切牙10枚,上颌中切牙25枚,上颌尖牙2枚。观察组男14例,女23例;年龄14-60岁,平均(31.24±5.38)岁;上颌侧切牙12枚,上颌中切牙24枚,上颌尖牙1枚。两组资料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较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上颌牙缺失且咬合功能稳定,种植区骨质健康符合种植标准;②患处软组织未见明显损伤;③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牙周炎或牙周炎急性发作期患者;②存在牙根角度异常或牙龈撕裂者;③无法保证良好口腔卫生者;④治疗依从性差不配合者。
1.3 方 法
观察组采用即刻种植方式进行修复。常规消毒铺巾后局麻,将牙膜分离器楔入牙槽骨与牙根之间,视牙槽骨情况切断牙模并拔除患牙,操作中注意骨壁的完整性;清除增生肉芽和牙齿拔除碎片,冲洗牙窝;采用Osstem种植系统(OsstemImplantCo.,Ltd.OsstemImplantSystem)进行种植窝制备,在拔牙窝的腭侧壁(即舌隆突方向)上定位,逐步扩大种植窝至终末直径,选择对应适合的种植体(按照种植体植入深>牙槽窝底3-5mm标准即可);植入种植体,保证种植体尖部在龈缘2-3mm处,距相邻牙近远>1.5mm,使骨壁和唇侧间保留1-2mm间隙。植入扭力>35Ncm,修复过程中在种植体周围间隙中置入适量Bio-oss人工骨粉,种植体表面覆盖海奥生物膜。依据临牙大小及缺失位置适当磨改即刻种植基台,保持齿间严密缝合;根据临时基台选择种植体,2W后进行成品基台全瓷冠修复。
对照组采用早期种植方式进行修复。按照上述方式拔牙后4-6周进行2期种植术,根据临时基台选择种植体,3期术后4W左右进行成品基台全瓷冠修复。
1.3 评价指标
(1)满意度:术后5个月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修复满意度,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90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该调查表克伦巴赫系数α(Cronbach'sα)为0.828,重测效度为0.864。(2)红色美指数:术后5个月根据红色美学指数评分(PES)[3]从远中龈乳头、近中龈乳头、唇侧牙龈曲线、牙槽骨缺损、唇侧牙龈高度、软组织颜色、软组织质地7个方面评价软组织美学效果。每项总分0-2分,分数越高代表美学效果越好。(3)白色美学指数:术后5个月根据白色美学指数评分(WES)[4]从牙冠颜色、透明度、表面质地、外形轮廓、牙冠状态5个方面与邻近牙齿进行比较,按照比较差异由大到小分别记0分、1分、2分,分数越高美学效果越好。(4)术后5个月,通过X射线检查种植体周边骨吸收情况评价牙槽骨稳定性,并比较两组种植体存留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修复满意度
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满意度97.30%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PES 评分
治疗后5个月,观察组PES评分各项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WES 评分
治疗后5个月,观察组W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牙槽骨稳定性
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牙槽骨松动情况,对照组周边骨吸收为(0.52±0.09)mm,观察组周边骨吸收为(0.60±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P=0.003)。
3 讨论
种植时机对于修复时间和预后效果均有不同的影响,延迟种植因为修复时间长、软组织及牙槽骨吸收功能萎缩等原因,美学效果不理想[5]。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牙齿缺失修复方式,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美学效果更好的优点[6]。但是两种种植方式在软组织美学效果上一直存在争议,自从Furhauser等人在2005年提出红色美学指数(PES)以来,一直作为牙周围软组织美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PES量表和WES量表对两组修复后软组织美学效果和白色美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7]。
表1 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n(%)
表2 两组修复后PE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修复后PE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修复后WE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修复后WES 评分比较(,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5个月,观察组满意度、PES评分、WES评分及骨吸收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对上颌前牙缺失患者均能保持较好的骨组织稳定性,但即刻种植软组织美学效果和白色美学效果更佳,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往传统的临时冠修复术是在缺损部位愈合后才进行牙体种植,但是患者患侧牙槽骨在愈合期间由于缺乏固定关系,牙槽周围软组织细胞会出现无序繁殖发育现象,引发患者患侧牙槽周围结缔组织增生,严重影响牙周整体美观[8-9]。同时,延时种植患者需要经过3-4个月的漫长等待期,骨愈合期间牙齿缺失会给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早期种植和即刻种植技术的出现给牙齿缺失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通过缩短种植等待期,不仅利于患牙周围软组织正常形态化,也给患者生活带来便利。早期种植需要在拔牙4-6周之后可进行牙体种植,牙体种植后4周后进行3期牙冠修复,与延迟种植相比,极大缩短了等待期[10]。即刻种植可在拔牙的同时将种植体即刻植入牙窝,这种方式有效缩短了种植时间,另外,拔牙后尽早植入牙种植体可显著降低牙槽骨吸收量,使软组织轮廓及牙槽嵴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避免因牙槽骨重建导致的治疗难度增加,也保持了牙周软组织的美观性[11]。牙齿拔出后在新鲜创面上立即进行牙体种植,对于确定植入体的方向和形成牙体自然弧度均有良好影响。Ofer[12]等研究发现,早期种植组术后3个月内PES评分高于即刻种植组,但3个月后即刻种植的组龈乳头高度逐渐退缩,12月后再次显著增高,但具体机制并未阐明。分析原因可能与即刻种植术未改变拔牙创重建和吸收作用有关,从而保证龈乳头和龈缘先出现退缩后随着牙龈状态稳定又逐渐改善,长期美学效果更明显。Tonetti[13]等研究发现,前牙种植后1年远中龈乳头出现明显缺失,而近中龈乳头充盈例数超过60%,这与本研究观点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中切牙近中邻接更紧密有关。对患者来说,对牙冠颜色和近中龈更加在意,而对于远中龈的关注并不高,因此观察组满意度更高。
早期种植由于受到牙槽骨吸收影响,在软组织质量、缺牙间隙、种植深度、种植角度等方面均发生一定变化,而即刻种植则有效规避了此类因素,为牙体植入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即刻种植软组织支持性较好,因此牙槽高度、宽度均得到较好维持,美学效果更佳[14]。朱一博[15]等研究表明,通过即刻种植术修复上颌前牙缺失能对牙龈的生理性繁殖进行正向诱导,从而改善牙龈的发育状况,减少对牙冠的刺激作用;另外,牙周围软组织得以有效增殖,利于维持牙组织正常结构,降低牙冠刺激引发的后期炎症反应。前牙种植美学效果的只要影响因素包括种植体位置和方向、牙槽骨自身条件、附着龈组织量以及牙龈的生物学分类等,虽然即刻种植较早期种植具有较好的软组织美学效果,但对于口腔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被拔除牙骨壁完整无炎症感染,牙龈为厚龈生物型且唇侧骨壁厚度≥1mm,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在拔牙时创面较其他种植方式更难达到术口关闭,另外,种植体如与牙窝形态不一致,初期稳定性将受到明显影响,因此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本研究由于临床病例数量和时间的限制,观察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在接下的研究中将扩充病例数结合牙龈质地变化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对上颌前牙缺失患者均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保持较好的骨组织稳定性,但即刻种植软组织在美学效果方面优势更加明显,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在种植条件允许情况下,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