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增生性瘢痕患者VSS 评分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0-05-01王修勇
王修勇,常 远,高 明,张 帆
(洛阳市中心医院皮肤性病科,河南 洛阳,471000)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属于皮肤软组织损伤愈合异常结局,据相关数据报道,手术后HS发病率为40%~70%,烧伤后发病率高达91%[1-4]。外用药物为临床治疗HS常用方法,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能抑制瘢痕,促使皮肤修复,但因药物无法有效渗透皮肤,加之HS形成、修复、转归过程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影响,单独应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整体效果欠佳。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利用剥脱性激光疗法,启动皮肤修复程序,抑制纤维细胞增生,加快胶原降解,改善瘢痕表现。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60例HS患者,从调节生长因子等方面分析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CO2点阵激光的应用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H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6.48±7.40)岁;病程7~14个月,平均病程(10.67±1.50)个月;瘢痕原因:外科手术4例,烧伤9例,感染2例,烫伤7例,外伤6例,其他2例;瘢痕部位:躯干8例,面颈部4例,下肢8例,上肢1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8.15±8.07)岁;病程7~15个月,平均病程(11.28±1.79)个月;瘢痕原因:外科手术5例,烧伤10例,感染2例,烫伤6例,外伤4例,其他3例;瘢痕部位:躯干7例,面颈部4例,下肢8例,上肢11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瘢痕部位、病程、瘢痕原因、性别)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经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症状表现及临床确诊为HS;(2)既往有创伤、炎症、手术等相关病史;(3)存在疼痛、干皱感等临床症状;(4)瘢痕增厚隆起,形状不规则,可见毛细血管扩张;(5)无凝血功能障碍;(6)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等全身性内分泌代谢疾病影响创面愈合者;(2)治疗部位疱疹、癌等活动性皮肤病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近6个月内接受过局部治疗者;(5)近期接受过阳光暴晒者;(6)近期服用过光敏性药物者;(7)明显瘢痕体质者。
1.3 方 法
对照组予以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江苏知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22,规格10g:丙酸氯倍他索5mg,维A酸2.5mg),外用,均匀薄层涂抹于瘢痕表面,每天早晚各1次。
试验组予以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CO2点阵激光,使用CHX-100H型CO2点阵激光治疗机(武汉创鑫光电有限责任公司),治疗前使用利多卡因乳膏(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66)局部麻醉,后清除表面麻醉剂,并用酒精擦洗干净,首次治疗设置治疗仪能量为35mj,以皮肤出现中等均匀红斑为佳,若为明显色素沉着,可将能量调整为42mj,点阵覆盖率0.72%~2.89%;重复治疗2~3次,每次间隔1个月,激光治疗后即刻涂抹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后持续使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
依据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判定疗效,显效:治疗3个月后,V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50%~75%;缓解:治疗3 个月后,V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5%~49%;无效:治疗3个月后,V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5%。显效、缓解计入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疗效。(2)记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SS评分,总分0~15分,评分越低,瘢痕恢复越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度,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度越高。(3)记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TGF-β水平。取空腹3ml静脉血,置于干燥管,室温下静置3h,离心(3000r/min,15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VEGF、TGF-β水平,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执行具体操作。(4)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毛囊炎、皮肤萎缩、皮肤红肿发生情况。(5)复发率。对两组显效、缓解患者随访1年,记录复发情况,复发标准为:体格检查可见明显瘢痕,且与治疗后相比,VSS评分增加≥25%。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 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0.00%高(P<0.05)。见表1。
2.2 VSS、VAS 评分
治疗前,两组VSS、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VSS、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血清VEGF、TGF-β 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TGF-β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VEGF、TGF-β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6.6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试验组脱落病例2例;对照组脱落病例3例。试验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5例。试验组复发率3.70%(1/27)较对照组23.81%(5/21)低(χ2=4.366,P=0.037)。
3 讨 论
HS形成机制复杂,多与创伤愈合时真皮层内成纤维细胞增殖紊乱等因素相关[5-7]。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有丙酸氯倍他索、维A酸,能影响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抑制胶原沉积途径,促使胶原正常排列,达到修复瘢痕目的,但瘢痕组织纤维致密,外用药物无法有效渗透,且HS发生机制还受VEGF、TGF-β等多种细胞因子作用,单独使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无法达到临床预期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VSS、VAS 评分比较(,分)
注:VSS—温哥华瘢痕量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TGF-β 水平比较(,μg·L-1)
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CO2点阵激光为新型治疗方法,通过微小点阵激光作用于瘢痕真皮,激光穿透皮肤可形成孔径,形成显微热损伤区,产生局灶性光热作用,使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坏死,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再生;且CO2点阵激光对组织作用深度较深,能通过形成微热治疗区,重启皮肤生理性修复程序,促使真皮、表皮再生[8-11]。同时CO2点阵激光能破坏角质层完整性,与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用,能促使药物传输,提高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修复瘢痕等药理学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0.00%高(P<0.05),与丁菲等[12]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VSS、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进一步证实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CO2点阵激光的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两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相关细胞因子变化,发现治疗后试验组血清VEGF、TGF-β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VEGF为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重要调控因子,可促使血管形成、组织修复再生,但其表达水平较高则会促使HS患者异常增生血管为瘢痕组织提供养分,增加胶原纤维表达,加重瘢痕[13-14]。TGF-β与创伤愈合密切相关,正常表达下会通过细胞外基质沉积,促使创伤愈合,但在创伤修复后期,TGF-β过度表达易促使瘢痕形成、部分纤维化[15]。且氧化应激失衡、炎性细胞耗氧量增加均会导致瘢痕组织形成缺氧环境,使VEGF、TGF-β靶基因大量转录表达,并恶性循环,加快HS早期发展。CO2点阵激光利用点阵式光热作用理论,能抑制瘢痕组织内血管新生和紊乱的胶原纤维增生,改善皮肤弹性纤维排列紊乱情况,并可抑制瘢痕组织炎性反应,避免引发氧化应激失衡,降低血清VEGF、TGF-β水平,加快瘢痕恢复。此外,本研究中试验组复发率3.70%较对照组23.81%低(P<0.05),CO2点阵激光可通过热效应使瘢痕组织内胶原纤维肽键溶解、随机组合,达到重塑、定型胶原激蛋白结构作用,以降低复发风险。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二者联合在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的同时具有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HS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下调血清VEGF、TGF-β水平,促使瘢痕恢复,降低复发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虽分析了CO2点阵激光调节VEGF、TGF-β水平的部分机制,但HS发生机制复杂,涉及E-钙黏蛋白等多种HIF-1α蛋白相关细胞因子,CO2点阵激光对HIF-1α相关蛋白因子及其缺氧通路调控机制的影响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