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联合大学精神品质的演进逻辑

2020-04-30姜素兰陈静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应用型大学文化传承

姜素兰 陈静

[摘 要] 伴随改革开放而诞生的北京联合大学历经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从学科和专业结构的多次调整以适应北京城市发展的人才需要,到应用型大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深入探索;从捉襟见肘的办学条件,到筚路蓝缕后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从36所大学分校的建立与融合,到以北京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五大融合途径。如今,北京联合大学凝练出独特的精神品质:不负使命,勇于担当;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新时代,北京高等教育发展步入新阶段,学校紧紧抓住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城市型”的服务面向和“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精神品质;大学精神;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 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0)02-0044-06

The Evolution Logic of Spiritual Quality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Jiang Sulan1, Chen Jing2

(1. Archives & History Museum,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2. Colleg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jing 100023, China)

Abstract: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orn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40 years, from the adjustment of disciplines and professional structures for many times to meet the talent needs of Beijings urban development, to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lacking the adequate conditions for running a school to becoming a key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base, one of the largest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from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tegration of 36 University branches to the five major integration approaches guided by Beijings industrial demand. Nowaday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has condensed its unique spiritual quality: to fulfill the mission and to be brave; to strive for self-reliance and hard work;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Beginning a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s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The school seizes the major opportunity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r centers” in Beijing, adheres to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path, highlights the “city-based” service orientation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positioning, and provides talent guarantee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Beijing to build a world-class harmonious and livable capital.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piritual quality; University spirit; Cultural inheritance

[收稿日期] 2020-02-14

[基金項目] 中国高教学会档案工作分会重点课题“从北京地区大学分校的合并调整研究大学的功能定位及文化传承与创新”(ZGD-Z-2018-03),中国高教学会校史研究分会课题“从北京地区大学分校整合探究校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课题“从‘校史故事探究校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zzwm024)。

[作者简介] 姜素兰(1966—),女,辽宁海城人,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馆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档案管理。

[通讯作者] 陈静(1981—),女,河南安阳人,北京联合大学

刨磨翻砂每一个工种的锻炼和体验,掌握机加工的基本能力。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宝贵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成为遗传基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渗透着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也折射着对于思想路线的贯彻和拥护。

大学精神具体的承担者是人,是在大学环境中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师生,他们的教育理念、学术追求、学习风气等,都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大学本校的各种教学资源,比如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验设备等,是展现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熔铸大学育人理念,体现大学办学方向,这种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实现了大学精神的渗透和融合。就这样,分校与本校之间通过人文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的互动,使得大学精神得以继承,分校得以不断前进[6]。

2.2 在融合中发展

北京地区大学分校从本校继承和吸收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特质,随着分校间的各种交流呈现出一种融合的态势。在大学分校创办之初,北京邮电学院分院教师不足时,北京钢铁学院马上派出了部分教师给予支援。在选修课程互选共享方面,一些分校开设了跨分校的选修课,学生可以跨校选修听课。在教学管理上,分校对跨校选修课的成绩互相认可,选修课成绩基本是合格和不合格两个档次。有一门选修课

“中外文学名著”,有来自多所分校的200多人选修这门课。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在北京工业大学一分校建成一座8 000平方米的实验楼,提供给各分校实验使用。这些师资的交流,课程、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得不同分校的学生能接受相同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培养,促进了大学精神的融合。

分校对于本校大学精神有继承有融合也有创新,这种精神上的转变和创新主要是依托办学目标和专业的调整实现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要是培养外语人才,但是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而北京市作为接待外国游客的最主要城市,没有为首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据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的办学思想逐步转变,培养目标由一般外语类人才变为服务旅游业的专门人才,教学工作逐步向旅游教育转变,即培养外语翻译导游和旅行社、饭店、旅游点及其他机关团体外语翻译人才,专业设置也进行了调整,由外语为主体转为以外语与旅游专业为主体。在这一背景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的大学精神也融入了新的元素,更加开放、多元。

总之,大学分校的建立和发展完善是一个过程,大学分校大学精神的构建也是一个不断吸收、交汇、创新、融合的过程。1985年大学分校的联合,将分校大学精神的交汇融合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此,“同一个联大,同一个历史,同一个梦想”文化构建的种子就深深地植根于北京联合大学文化建设的沃土。

3 北京联合大学精神品质的演进与发展

生物学家出身的阿什比运用“大学生态学”开展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其著名论断:“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结果,是自然和培养的产物,”[7]138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对于大学的生存条件,他也提出过异曲同工的论述:“为了生存,一所机构要满足两个条件:必须足够稳定地保持它得以产生的理念,必须有足够的行动同支撑它的社会保持联系。”[7]5所谓“它得以产生的理念”自然是指大学形成其特色的优秀精神文化传统,长期积淀、坚守、“遗传”下来的大学精神决定大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力量,使得高校保持稳定;第二个条件是针对“环境”特性所说,指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带着自身的“遗传基因”,但也不得不面对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得不及时把握时代特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适时调整自身发展逻辑。大学需要和它赖以生存的社会保持互动,社会为大学发展提供土壤,也给大学压力,大学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只有随着社会变化进行不断变革,通过“基因”重组,达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职责。

历史的、优秀的、具有强有力共同认识和内在逻辑并被社会公认的精神文化传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和品格。冯友兰先生说过:“一个真正的大学,都有他自己的特点、特性。”[8]北京联合大学的精神品质是伴随改革开放成立北京地区大学分校伊始,到1985年经过调整合并成为北京联合大学以来深入骨髓的“遗传基因”,也是伴随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突破自我、不断革新后的蜕变。这是北京联合大学的特色和品格。

3.1 不负使命,勇于担当

北京联合大学四十多年的办学实践是一段“不负使命,勇于担当”的历史,是立足本校实际,对应用型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探索、深入、丰富的一个过程,作为北京市属高等院校,始终坚守“立足北京、融入北京、服务北京、发展北京”的使命担当。大学分校的诞生解决了“文革”结束之后大批返城知识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更是顺应北京城市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可以说是当时特殊时代背景下不负使命、勇于擔当的一大壮举,为北京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9]。20世纪90年代,北京联合大学率先提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再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按照北京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要求设置学科、培养人才。北京联合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 “立足首都,面向城乡企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力争把我校办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新型的综合性地方大学。”[10]进入21世纪,大学扩招促使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北京联合大学再一次勇担使命,大量扩招,满足了北京市民让子女接受高质量本科教育的朴素愿望,为北京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也为北京率先在全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作出贡献。

新时代,北京联合大学面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担当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北京的发展,明确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北京联合大学审时度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一步明确服务面向,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6年学校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明确提出“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自身办学定位的调整与聚焦,是在已有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更加体现时代性。

现代大学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职能日臻完备。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高校承载着“教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五大社会职能和使命,学界普遍认同。北京联合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社会职能首先表现在结合实际对应用型大学的内涵进行不断丰富、深化和拓展。另外,学校各学院的研究尽可能融入北京,参与北京社会治理,为北京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健康与环境学院为平谷区桃农研发生物制品代替农药,有效解决了蟠桃的褐腐病问题。教学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传承与创新并重,严谨治学的同时不断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制定《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

—2018)》,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设置、专业教材、教学设计和管理等环节中,使知识体系教育润物无声地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学校立德树人氛围的自觉性,促进了学校“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社会服务方面,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国家战略,学校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学科和专业协调发展,提升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紧贴一线需求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建设,推动相关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更好地服务北京转型发展[11]。文化传承方面,一方面共建人文北京,传承北京文化,关注“三山五园”“三个文化带”等研究、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文北京建设;另一方面深化联大内涵,传承联大精神,加强“学以致用”校园文化建设,重点打造“原创联大”文化精品工程,使“同一个联大,同一个梦想”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教职员工参与育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涵养学生爱校荣校、奉献社会的情愫。国际交流方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拓展办学空间和资源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提升学校对外开放质量及治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学校继续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探索中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打造“留学联大”品牌,推进境外办学,提高师生国际化视野[11] 。

3.2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北京联合大学的大学精神,首先就是一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本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努力创造办学的物质条件,”[12]34 1978年,“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家财政经济上存在很大困难,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又百废待兴,在那样一种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境下,大学分校人能够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创办36所大学分校,将各种困难一一克服,将各种不可能变成可能,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突进”,一个“奇迹”,特定时期建立的36所大学分校能够对无形的办学规律的把握和办学体制机制的主动调整,带着深深的使命感,实现1.6万学子上学的梦想,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符合考生实际和北京市人才需求,完成适应当时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经过不断磨合,消除自身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不足,六年后合并成为北京联合大学,靠的仍然是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20世纪90年代,面对经济社会转型,针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学校能够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加快紧缺人才的培养,取得以应用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成绩,靠的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进入21世纪,学校积极响应国家高考扩招政策调整,克服自身办学条件不足,想尽办法开拓硬件资源,提高容纳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引进培养教学和研究人才,成功实现大幅度扩大招生,靠的仍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新时代,北京联合大学继续传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文化基因,面临国内市场和国际环境带来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正视自身办学时间短、办学实力不够强的劣势,努力发展自身优势学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巩固在应用型高校中的领先优势及市属高校中的影响力。随着北京市“四个中心”战略定位、高精尖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新形势,学校顺势而为,因事而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指引下,继续加强与京津冀地区行业、产业、企业的联系和对接,应对挑战,克服劣势,不断发展壮大,持续推进对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科学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更有特色地服务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13]。北京联合大学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一种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工作作风,也是一种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思想品质。

3.3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大学是所有社会机构中最保守的机构之一;同时它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14]大卫·休谟说过:“不变的物体必然不具备持续性。”[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大学分校的产生和发展,是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改革的一种呼应,是对首都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可以说,大学分校是改革的產物,改革的意识熔铸在大学分校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员工及学生的血液之中,改革的举措体现在大学分校从建立到发展的各个进程之中,改革精神也成为北京地区大学分校的一个精神特质和标签。“在深入一步的工作中,在改革中,在继续开拓进取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调开创性,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12]62四十多年来,学校的成长为满足北京城市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城市建设也推动了北京联合大学的发展与创新。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节点。奥尔特加·加塞特说:“历史的创造,无论是在科学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都源自某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或者说是‘时代精神。”[16]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出现,促使学校在科技和思想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面对新形势,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为适应北京产业调整,北京联合大学以北京的产业需求为导向,突破传统的学科定式,整合学科和专业资源,大力促进多学科广泛交叉、深度融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北京联合大学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以校地、产教、科教、学专和心智五大融合为途径,对接产业、亲近行业、携手企业,推进学校战略决策和重要措施的落实。“联大是改革的产物,是个新事物,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12]143北京联合大学深入骨髓的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伴随着大学分校从无到有、从分散到联合、从联合到发展,也深深地熔铸在新的联大人的血液中,成为北京联合大学继往开来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抚今追昔,四十多年风雨历程,北京联合大学不负使命,勇于担当,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北京同谋划、共发展;四十多年春华秋实,北京联合大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锤炼出自己的风格和品质;四十多年栉风沐雨,北京联合大学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开辟未来,逐梦前行。

[参考文獻]

[1]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20.

[2] 李延保.校园文化与现代大学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2002(Z2):18-19.

[3] 韩延明.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J].教育研究,2007(5):31-35.

[4] 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2.

[5]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

[6] 张楠,梁燕.北京地区大学分校研究:1978—1985[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202.

[7] 埃瑞克·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 滕大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8] 冯友兰.论大学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62.

[9] 姜素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探索历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2):1-5.

[10] 张玉如.张玉如文选[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15:117-135.

[11] 韩宪洲.立足北京、服务北京,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3):1-4.

[12] 张楠.谭元堃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

[13] 韩宪洲.关于推进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6(10):25-26.

[14]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殷企平,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03.

[15] 大卫·休谟.人性论[M]. 贺江,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40.

[16] 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9.

(责任编辑 李亚青)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应用型大学文化传承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