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

2020-04-30梁建兵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问题引导阅读方法阅读教学

梁建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引导;阅读方法

阅读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助推力,只有通过主动思考,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加强阅读方面的教学,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来吸引学生,让他们进行主动阅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深入思考。通过积极高效的阅读,推进了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学生通过阅读活动不仅能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够在阅读中受到课文内容的熏陶,让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进行主动性的阅读,才会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从而对阅读内容获得深刻的理解。因此,兴趣在学生阅读环节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来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可以设计默读、齐声读、分角色读、点名读、有感情地朗读等,把阅读活动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和感悟到文章内涵,在阅读中层层深入地分析课文内容。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使他们能够对课文获得特有的认识,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进行,打造高效的阅读教学。

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阅读活动中有些学生由于阅读水平不高,导致对课文的理解不深入。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進行有目的的阅读,通过阅读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能够完成深入阅读。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把读到的内容通过思考进行加工,结合创新思维找到问题的答案,使他们能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段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松鼠》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正确读写“松鼠、乖巧、清秀、玲珑”等词语,然后可以结合教材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阅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假如你是一只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呢?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结合问题,学生进行了深入阅读,他们在思考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阅读中获得了成就感,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主动性,进而主动进行深入阅读和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进行互动交流,多角度解读课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进行了自主阅读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讨论,促进他们的思维深入,让他们获得深刻的阅读感受。例如,在教学《慈母深情》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他们针对课文中的家境贫寒、工作环境差、母亲瘦弱、工作辛苦、通情达理的母亲、我对母亲的爱和敬意这几方面进行讨论,找出每个方面描写的句子和表达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深刻了解了课文中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祥和善良。通过分析讨论作者第一次拿到钱后没有买书,而是给母亲买了一听罐头的行为,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和敬意。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阅读,加深阅读体会

结合多媒体开展阅读,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进行阅读活动,可以使他们在阅读中与作者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并加深阅读体会。在运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从课文出发,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课文,在阅读时能顺利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例如,在教学《桂花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桂花雨的图片和视频,让他们在优美情境下进行课文的阅读,可以抓住课文中描写桂花雨的语言并深入分析,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里表达对桂花的喜爱,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之情。在优美的情境下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享受过程中挖掘文字的深意,陶冶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获得了深刻的阅读体会。

五、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由此获得深刻感受,教师就必须对他们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能通过有效的阅读活动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抓住题目进行阅读。很多课文的创作都是围绕题目进行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抓住课文的“题眼”进行阅读,能够掌握课文描写的主线。2.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句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找到每个段落的中心句来分析,就可以掌握段落的主要内容。结合中心句进行深入阅读,能够获得深刻的阅读感受。3.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深入分析开头和结尾,可以找到其中的关键词和点题句,从而掌握课文的主旨。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后,学生能够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在读思结合的方式下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实现高效的阅读活动。

六、注重朗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方式,通过大声地、情绪饱满地朗读,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内容从读通过渡到熟悉,因此对课文的语言描写就会印象深刻。通过朗读,学生增加了语言积累,学习了课文中好词好句的构成方法和课文创作的结构等,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促进了所学语文知识的内化,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激励,选择朗读能力高的学生进行朗读展示,使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在他们的带动下都能主动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能力,进而推动阅读能力的提高。

七、注重课外阅读,增加知识积累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和延伸,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促进因素。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由于学生对图书的辨别能力不高,让他们自主选择阅读书目的话,很可能会遇到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的书籍。因此,在选择阅读书目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如《夏洛的网》《狐狸小学的插班生》《魔法师的帽子》《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语文课本内容和童话故事,还能够接触到天文、地理、科学等书籍,他们在积极阅读中探究书中的奥秘,发现更多的知识,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了“我要读”的信念,通过积极地阅读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实现课外阅读对他们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为学生打造生动、有趣的阅读课堂,使他们能够深刻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激发主动阅读的信念,积极参与到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中。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知识的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发展,并且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猜你喜欢

问题引导阅读方法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中政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